處方 : 山茱萸 干姜 巴戟天 芍藥 澤瀉 桂心 菟絲子 黃耆 干地黃 遠志 蛇床子 石斛 當歸 細辛 蓯蓉 牡丹 人參 甘草 附子各60克 菖蒲30克 羊腎2枚 防風45克 茯苓90克
制法 : 上二十三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補腎聰耳。主腎虛耳聾,耳嗚。
用法用量 : 飯后服15丸,日服三次,加至30~40丸止。
備注 : 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xiàn)據(j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六補。
摘錄 : 《備急千金要方》卷六
制法 : 上為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主虛勞,陰虛火動,眩暈耳鳴。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圓翳內障,眩暈目糊,或齒痛膿耳。
臨床應用 : 膿耳:一人耳內出膿,或痛或癢,服聰耳益氣湯不應,服防風通圣散愈甚,予用補腎丸而愈。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 : 《得效》卷十六
制法 : 上為末,羊腎煮爛,細研,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臟虛冷,攻注四肢,煩熱多汗,肢節(jié)痛,耳內鳴。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鹽酒送下,空心、午前各1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五十一
制法 : 上為末,與菟絲子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目暗浮花,恐變成黑風內障。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一二
制法 :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2錢重。
功能主治 : 鎖陽固精,滋陰補腎。主腎水不足,陰虛陽亢,頭暈咳嗽,腰膝酸痛,四肢無力,夢遺滑精。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空心炒鹽湯送下。
摘錄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制法 : 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圓翳。
用法用量 : 口服。
摘錄 :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虛勞痿痹,百節(jié)沉重,四肢不舉,食飲漸少,羸瘦乏力。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注意 : 忌生冷、毒滑、魚肉。
摘錄 : 《圣惠》卷三十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 : 目珠上轉如月出東海狀。
用法用量 : 鹽湯送下。
摘錄 : 《異授眼科》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倒睫拳毛外障。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空心茶清送下。
摘錄 :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眼昏暗,瞳人不分明,成黑風內障。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送下。
摘錄 : 《圣惠》卷三十三
制法 : 上為末,煉蜜和雞子白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虛勞腎氣不足,膝脛痛,陽氣衰弱,小便數(shù),囊冷濕,尿有余瀝,精自出,陰痿不起,悲恚消渴。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加至20丸,食前溫酒送下,日3次。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八十六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虛,目有黑花如飛蟬蠅者。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 : 《異授眼科》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目患花翳白陷。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米湯送下。
摘錄 : 《梅氏驗方新編》卷一
制法 : 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眼目有黑花,芒芒如蠅翅者。
用法用量 : 原書治上證,須先用豬苓散順其肝腎之邪熱,次用黑參湯以涼其肝,后用補腎丸。
摘錄 : 《銀海精微》卷上
功能主治 : 陰虛證。
摘錄 : 《慎齋遺書》卷七
制法 : 上為細末,加豬脊髓和,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虛、因房勞而腰痛者。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食前四物湯、杜仲水煎送下。
摘錄 : 《保命歌括》卷十三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虛腰痛。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鹽湯送下。
摘錄 : 《簡明醫(yī)彀》卷五
處方 : 龜版(酒炙)4兩,知母(酒浸,炒)3兩,黃柏(炒焦)3兩,干姜1兩(1方無姜,有側柏葉)。
制法 : 上為末,粥為丸。
功能主治 : 陰虛血少。
用法用量 : 補血丸(《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新效方》)。
摘錄 : 《醫(yī)學綱目》卷四引東垣方
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氣不足,眼目昏暗,瞳人不分明,漸成內障。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 : 《濟生》卷五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臟積冷,虛損氣乏羸劣。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五十二
制法 : 上酒蒸,曬干為末,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虛腰痛。
用法用量 : 《醫(yī)學正傳》本方用法:同紫河車為丸。
摘錄 : 《醫(yī)學綱目》卷二十八引丹溪方
制法 : 上為細末,姜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虛損。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酒送下。冬,加干姜5錢。
各家論述 : 《醫(yī)方考》:黃柏、龜版、杜仲、牛膝、皆濡潤味厚物也。故能降而補陰,復用陳皮籍以疏滯。夏加五味者,扶其不勝之金也,冬加干姜者,壯其無光之火也。經(jīng)曰,無伐天和,此之謂也。
摘錄 : 《醫(yī)統(tǒng)》卷四十八引丹溪方
制法 : 上為末,豬脊髓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虛腰痛。
用法用量 : 有濕熱,加蒼術、川芎、黃柏;有瘀血,加桃仁、紅花。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新效方》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黑風內障。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
摘錄 :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二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辰砂為衣。
功能主治 : 腎虛,眼目昏花,近視不明。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空心白滾湯送下。
摘錄 : 《玉案》卷三
處方 : 干姜2錢,黃柏(炒)、龜版1兩半(酒炙),牛膝1兩,陳皮半兩。
制法 : 上為末,姜汁為丸,或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 : 痿厥之重。
用法用量 : 補陰丸(《不居集》上集卷十七)。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固精補腎丸是屬于一種中成藥,具有溫補脾腎的功效,臨床上多是用于脾腎虛寒,食欲減退,身疲乏力,腰酸不適。固精補腎丸,它的主要藥物組成包括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石菖蒲,山藥,金櫻子,茯苓牛膝,小茴香,杜仲,巴戟天,肉蓯蓉,菟絲子,遠志。在用藥期間一定要禁食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而且最好要在飯前服用。
其實從藥名就可以得知養(yǎng)血補腎丸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了。它是南京同仁堂獨家原研的補益類產(chǎn)品,主要用于防早衰。臨床上又用于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不利,頭昏目眩,須發(fā)早白。中醫(yī)認為,青壯年人,血氣方剛,易于激動,肝火亢盛,耗傷肝陰,造成陰血不足;中年以后所思不遂,肝氣郁結,橫逆犯脾,脾之運化失司,氣血生化不足;或先天腎之精氣不足,或久病、年老體虛,耗傷精氣,精虛不能化生陰血,肝血不足,都能導致毛發(fā)失去濡養(yǎng),頭發(fā)早白。
藥方: 紅參10克. 麥冬15克. 五味子10克. 熟地黃15克.當歸12克. 熟附片12克.
方法: 水煎服,日一劑。
功效: 補腎生精,扶陽養(yǎng)陰。
主治: 男人房事疲倦,腰腿無力,?;锜o神。 此乃祖?zhèn)髅胤健?/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47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補肺黃耆散
下一篇: 補腎健脾益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