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葉全緣,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綠色,佛焰苞葉狀。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1、鎮(zhèn)靜安神,治失眠癥。石菖蒲對人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能夠鎮(zhèn)靜、安神、催眠,對精神病患者有著一定的鎮(zhèn)靜和催眠作用;又有著芳香化濁、祛痰濕的作用,對于治療痰熱內(nèi)擾引起的失眠癥狀有著顯著的療效。
2、理氣活血,治關節(jié)疼痛。石菖蒲味辛,可理氣活血、祛風宣濕,常用于治療風濕痹阻、關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導致瘀腫疼痛等癥,臨床上常將鮮石菖蒲、生姜、梔子等搗碎,敷于疼痛局部,可消腫止痛;若將藥搗碎后加適量白酒,在鍋內(nèi)炒熱后再敷于痛處,效果更佳哦。
3、醒脾和胃,治濕困脾胃癥。石菖蒲內(nèi)含揮發(fā)油,氣味芳香,能夠有效促進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腸的異常發(fā)酵,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可治療濕困脾胃癥。臨床實驗中,常將石菖蒲、郁金、藿香等搭配使用,用于醒脾和胃,效果顯著。
4、豁痰開竅,治癲癇癥。石菖蒲的氣味芳香怡人,能夠化濕濁,有豁痰開竅的作用,適用于痰濕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等病癥,石菖蒲對于治療癲癇癥的療效比較不錯哦。
5、芳香辟濁,預防疾病。石菖蒲氣味芳香,可辟穢化濁,有解毒驅(qū)邪之功效,是自古以來就是勞動人民預防疾病的常用良藥。古人每到 端午節(jié) 就有用鮮石菖蒲、鮮艾葉掛在門窗上的習俗,作為預防瘟疫之用,這都是源于石菖蒲具有芳香辟濁、解毒驅(qū)邪的功效。
6、石菖蒲藥用價值高,但它也有著一定的觀賞價值。石菖蒲葉叢翠綠,端莊秀麗,香氣怡人,很適合水景岸邊及水體綠化,是現(xiàn)代園林綠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應用相當廣泛。并且石菖蒲還可作插花材料,利用其芳香特性還可制成香料或用以驅(qū)逐蚊蟲,效果很不錯哦。
石菖蒲的禁忌
石菖蒲全株有毒,尤以根莖的毒性最大,口服用量過多的話很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幻覺。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應該謹慎服用石菖蒲,以免病情加重。我在這里提醒各位,是藥三分毒,石菖蒲雖然藥用療效好,但因其含有毒性,取用時切記謹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石菖蒲的形態(tài)特征
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芳香,粗2-5毫米,外部淡褐色,節(jié)間長3-5毫米,根肉質(zhì),具多數(shù)須根,根莖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叢生狀,分枝常被纖維狀宿存葉基。葉無柄,葉片薄,基部兩側膜質(zhì)葉鞘寬可達5毫米,上延幾達葉片中部,漸狹,脫落;葉片暗綠色,線形,長20-30(50)厘米,基部對折,中部以上平展,寬7-13毫米,先端漸狹,無中肋,平行脈多數(shù),稍隆起。
花序柄腋生,長4-15厘米,三棱形。葉狀佛焰苞長13-25厘米,為肉穗花序長的2-5倍或更長,稀近等長;肉穗花序圓柱狀,長(2.5)4-6.5(8.5)厘米,粗4-7毫米,上部漸尖,直立或稍彎。花白色。
成熟果序長7-8厘米,直徑可達1厘米。幼果綠色,成熟時黃綠色或黃白色?;ü?-6月。
石菖蒲的附方
①治癲癇:九節(jié)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豮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yī)學正傳》)
②治少小熱風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jié)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忌羊肉、血、飴糖、桃、梅果物。(《普濟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竅:石菖蒲、生姜。共搗汁灌下。(《梅氏驗方新編》)
④治溫熱、濕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時病論》)
⑤治好忘:遠志、人參各四分,茯苓二兩,菖蒲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開心散)
⑥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差暮劇,暮差朝發(fā),狂眩:菖蒲、遠志各二兩,茯苓、人參各三兩。上四味末之,蜜丸,飲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⑦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石菖蒲八兩(銼),斑貓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貓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貓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奇效良方》)
⑧治風冷痹,身體俱痛:菖蒲(銼)、生地黃(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銼)二兩,生商陸根(去土,切)四兩,生姜(切薄片)八兩。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漬一宿,暴干,復納酒中,以酒盡為度,暴干,搗篩為細散。每服,空心溫酒調(diào)一錢匕,日再服。(《圣濟總錄》菖蒲散)
⑨治耳聾: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搗,篩,分作七丸,綿裹,臥即塞,夜易之。(《補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⑩治耳聾耳鳴如風水聲: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二兩,豬腎(去筋膜,細切)一對,蔥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豬腎、蔥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濟總錄》菖蒲羹)
可能大家接觸 中藥 石菖蒲的機會比較少,也不清楚中藥石菖蒲的副作用有哪些。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中藥石菖蒲的副作用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用!
中藥石菖蒲的副作用
1、石菖蒲全株都是有毒性的,特別是它的根莖毒性最大,若是過量服用石菖蒲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幻覺。是藥三分毒,石菖蒲的藥用療效雖然很好,但是因為它含有一定的毒性,取用切記要謹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有陰虛陽亢、煩躁汗多、 咳嗽 、吐血、精滑者應該謹慎服用石菖蒲,以免病情加重。
2、石菖蒲副作用大,不宜過量服用,并且在多本古書上也有記載,比如《本草經(jīng)集注》上記載到“秦艽、秦皮為之使,惡地膽、麻黃?!?《日華子本草》也有記載“忌飴糖、羊肉。勿犯鐵器,令人吐逆?!?還有《 醫(yī)學 入門》上也記載著“心勞、神耗者禁用?!?/p>
3、石菖蒲的揮發(fā)油中含有細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有興奮脊髓 神經(jīng) 的作用。若是服用石菖蒲中毒,一般會出現(xiàn)抽搐、驚厥等不良反應,外界刺激更可能會誘發(fā)和加劇,最后死于強直性驚厥。而中毒后的治療和解救方法通常是催吐、導瀉、洗胃、靜脈輸液、皮下注射麻黃堿等。
中藥石菖蒲的小秘方
常頭疼、 頭暈 的人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個菖蒲囊佩戴在胸前,可以起到開竅醒腦的作用。
菖蒲是一 種植 株類的干藥材,在中藥店就能夠買到。
平時可以利用菖蒲來做一些 保健 ,比如可以自己把菖蒲的根莖切成小片,放在小布袋中,然后裝在上衣的口袋里,可以提神,緩解頭疼的癥狀。
晚上失眠的人可以用菖蒲葉自己做一個菖蒲袋,睡覺時放在枕頭邊,如果不是頑固的 失眠癥 狀,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掛一個菖蒲囊在辦公室或者工作間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般來說,菖蒲的副作用很小,外用幾乎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根莖一次用個15——20克都可以。
菖蒲在藥店可見的多數(shù)是石菖蒲,性溫,味辛、苦,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
菖蒲氣芳香,味苦、微辛。可以入藥,也可以用于平時生活中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氣味。其葉子比根莖的氣味要濃烈,外用效果很好。
中藥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1.鎮(zhèn)靜安神,治失眠癥。
石菖蒲對某些中樞神經(jīng)有抑制作用,能鎮(zhèn)靜安神、催眠,又有芳香化濁、祛痰濕的作用,對治痰熱內(nèi)擾之不寐癥有較好的療效。對于 精神病 患者亦有鎮(zhèn)靜和催眠作用。
2.理氣活血,治關節(jié)疼痛。
石菖蒲味辛,能理氣活血,祛風宣濕,用治 風濕 痹阻、關節(jié)疼痛,或跌打損傷之瘀腫疼痛癥,臨床常用鮮石菖蒲、生姜、梔子等搗碎,敷于疼痛局部,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若將藥搗碎后加適量白酒在鍋內(nèi)炒熱后再敷于痛處,效果更佳。
3.醒脾和胃,治濕困脾胃癥。
本品含有揮發(fā)油,氣芳香,能促進 消化 液分泌及抑制胃腸異常發(fā)酵,故能醒脾和胃助運化,用治濕困脾胃癥。濕困脾胃,健運失司,則胸悶腹脹,全身困重乏力,納呆口淡,或胸痞嘔惡。臨床中,常用石菖蒲、郁金、藿香等配伍。
如連樸飲治 濕熱 中阻,藿香正氣散加石菖蒲治濕困脾胃,香砂六君子湯加石菖蒲、佩蘭治脾虛濕阻等,均取石菖蒲和中辟濁之功效。
4.豁痰開竅,治 癲癇 癥。
石菖蒲氣味芳香,能化濕濁,有宣竅祛痰濕的作用,適用于痰濕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等。
5.芳香辟濁,預防 疾病 。
石菖蒲氣味芳香,能辟穢化濁,有 解毒 驅(qū)邪之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預防疾病的常 用藥 。古人有在 端午 節(jié)用鮮石菖蒲、鮮艾葉掛在門窗上的習俗,作為預防瘟疫之用,皆取石菖蒲芳香辟濁、解毒驅(qū)邪的功效。
菖蒲,本經(jīng)正品,石菖蒲。其它國家與地區(qū)也有使用此藥。但他們多用的香蒲或水菖蒲。在毒性與藥效上有區(qū)別。
關于毒性,天底下單味重劑無毒的藥物并不多。因為中藥治病靠的就是以偏調(diào)偏。這幾年禁木通,認為木通有腎毒性,真是可笑致極,有副作用的西藥基本上占了西藥的百分之百,為什么不禁?石菖蒲,本經(jīng)記載無毒。實際上,這個藥物有毒。水菖蒲也有毒。石菖蒲中毒表現(xiàn)為出汗,嘔惡,心慌,頭暈,嚴重出現(xiàn)美妙幻覺及瀕死感兩極端。
之所以出現(xiàn)中毒,以藥物本身的治療效果息息相關。主要是元真不足以供藥力激發(fā)。所以唐以后,人體漸弱,甚少有菖蒲獨一味之方。一般干品菖蒲單味中毒量在15到30克之間。如果配方使用,不一定受此限制。
與毒性反應相反的是,比北細辛安全多了。菖蒲是一味凈化藥物,可以凈化其他精神類藥物(包括西藥類)引起的頭暈,嘔惡等不良反應。所以天下無不是有毒性有偏性之物,在于善用。
對于善用者來講,菖蒲是味圣藥。菖蒲是丹家之圣藥??梢猿霈F(xiàn)在多種需要通神明,調(diào)氣化,開心孔,去痰濁,溫胃本,暢三焦,明耳目的活動中。 甚則祛邪辟穢。唐及唐以前,有三個重要的菖蒲方劑,菖蒲丸,菖蒲生姜丸,菖蒲散。前兩者都和丹家有關。菖蒲丸,此丸只一味菖蒲,然而是九制菖蒲,最后以石蜜合之,云服之強身健體,輕身不老延年,十年服之神仙。菖蒲生姜丸,石菖蒲加生姜為丸,云入山,住山,含或服,辟一切邪。古代的菖蒲散,獨一味菖蒲,治胎動不安,半產(chǎn)漏下,或搶心下血,及產(chǎn)后崩中不止,以菖蒲一味煎服。
唐及唐以前還有一些重要的方子都在煉丹上,在此就不多展開。另有,與中醫(yī)相關,比較值得一提的叫做菖蒲酒。療風濕,滿悶,郁不樂。組方:石菖蒲,合歡花,茯神。酒浸六月,飲之。不怎么好喝,療風濕一般,然而確實爽神,令人飄然灑脫而樂。菖蒲酒飲之微微汗出,自覺濕邪自毛孔而出,飄飄然神仙乎。菖蒲生姜丸,曾制作送予山中朋友十數(shù)人,均云辟穢祛濁,解山中寒濕佳。此后二方,皆提示,菖蒲有內(nèi)外透達的解表去濕作用,即本經(jīng)言的第一個作用。
我嘗一次煎服45克菖蒲,遍身汗出,欲嘔不得出,暈,服參助元氣,眠,第二天,精神暢然,頭目清利,身體輕健倍常。修仙第一妙品,可謂“上池之藥”,實在是開悟透達之靈藥。微毒品的妙用說不盡,實在居家旅行必備之物。
我有幾師善用石菖蒲。其中一人所言甚妙。其言,人以幻心幻形活于幻世,醫(yī)者治其幻,令其幻覺增上,則美滿人生矣。
閱素靈中醫(yī)讀書會講記
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溫。
功效:
化痰開竅;化濕行氣;祛風利痹;消腫止痛。主熱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鳴;耳聾;脘腹脹痛;噤口痢;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疥癬。
禁忌:
石菖蒲全株都容是有毒性的,特別是根莖毒性最大,若是過量服用石菖蒲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幻覺。因此取用石菖蒲切記要謹慎,若有煩躁汗多、陰虛陽亢、咳嗽、吐血、精滑者應該謹慎服用石菖蒲,以免病情加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4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