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五加皮(銼)3分,人參3分,吳茱萸(湯洗,焙干)3分,惡實(炒)3分,桂(去粗皮)3分,檳榔(銼)3分,赤茯苓1兩,芎1兩,柏子仁1兩,厚樸(姜汁炙)1兩半,郁李仁(湯去皮尖,研)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牛膝(酒浸,切,焙)1兩半,杜仲(去皮,炙,銼)2兩,羌活2兩。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腳氣,皮膚不仁,發(fā)歇不定。
用法用量 : 每日30丸,空心溫酒送下;不飲酒者,橘皮湯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八十一
目錄1拼音2注解附:1用到中藥五加的方劑2用到中藥五加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五加*五加藥品說明書 1拼音 wǔ jiā
2注解
五加
釋名 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風使、木骨、金鹽、豺漆,豺節(jié)。
氣味?。ǜぁ⑶o)溫、辛、無毒。
主治
1、風濕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裝袋內(nèi),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壇封固,安大鍋內(nèi)水煮,壇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壇取出。等火毒出過,取藥渣曬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藥酒送下,臨臥時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風濕、壯筋骨、順氣化痰、添精補髓,功難盡述。
2、虛勞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頭號。其中,以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飯,照常法釀酒,熟后常取飲服。
3、腳氣腫濕,骨節(jié)、皮膚疼痛。用五加止四兩,浸酒中,遠志(去心)四兩,亦浸酒中。幾日后,取藥曬干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
4、小兒行遲(三歲小兒還不會走路)。用五加皮五錢,牛膝,木瓜各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五分,米湯加幾滴酒調(diào)服。
附方
用到中藥五加的方劑 五加皮散 頑痹,骨節(jié)疼痛。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再服。衣...
五加皮湯 濕癢,腰脊如折,顏色枯悴。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錢,加生姜五片,大麻子一撮(研破)。水煎,食前服。每服...
五加皮酒 滲漉,收集滲漉液;另取蔗糖2000g制備成糖漿,加入滲漉液中,混勻,靜置,濾過,即得。性狀:本品為...
刺五加膠囊 ,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對照藥材2.5g,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1小時...
刺五加顆粒 eli處方:刺五加浸膏50g制法:取刺五加浸膏,加稀乙醇適量溶解。另取糊精40g及蔗糖適量混勻,加...
更多用到中藥五加的方劑
用到中藥五加的中成藥 五加皮酒 滲漉,收集滲漉液;另取蔗糖2000g制備成糖漿,加入滲漉液中,混勻,靜置,濾過,即得。性狀:本品為...
刺五加膠囊 ,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對照藥材2.5g,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1小時...
刺五加顆粒 eli處方:刺五加浸膏50g制法:取刺五加浸膏,加稀乙醇適量溶解。另取糊精40g及蔗糖適量混勻,加...
刺五加腦靈液 的液體;味甘、酸。鑒別:(1)取本品0.5ml,加水2ml,搖勻,加5%亞硝酸鈉溶液與10%硝酸鋁...
刺五加片 an處方:刺五加浸膏150g制法:取刺五加浸膏,加淀粉、硬脂酸鎂及其他輔料適量,混勻,制成顆粒,干...
更多用到中藥五加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五加 《救傷秘旨》:[救傷秘旨續(xù)刻]輕重損傷按穴治法 ,屬心脾二經(jīng)。當歸紅花威靈仙枳殼烏藥陳皮赤芍澤蘭五加皮傷輕者,將膏貼穴內(nèi),煎藥用原方。傷重者,傷血即...
《驗方新編》:[卷二十三跌打損傷]輕重損傷按穴治法 歸、紅花、威靈仙、枳殼、烏藥、陳皮、赤芍、澤蘭、五加皮。傷輕者,將膏貼穴內(nèi),煎藥用原方。傷重者,傷血...
《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五加 《炮炙論》)追風時珍曰∶此藥以五葉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楊慎《丹鉛錄》作五佳,云一枝五葉者佳...
《本草崇原》:[卷上本經(jīng)上品]五加皮 氣、腹痛,益氣,療、小兒五歲不能行,疽瘡陰蝕。(五加木始出漢中句,今江淮、湖南州郡皆有。春生苗,葉青...
《證類本草》:[卷第十二]五加皮
金鹽是一種植物,是五加的一個別名。
還可稱為: 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風使、木骨、金鹽、豺漆,豺節(jié)。 高2-5m,有時蔓生狀,枝無刺或在葉柄基部有刺。
果近于圓球形,熟時紫黑色,內(nèi)含種子2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適應性強,在自然界常生于林緣及路旁,用種子繁殖。
擴展資料:
金鹽的功效:
⒈風濕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裝袋內(nèi),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壇封固,安大鍋內(nèi)水煮,壇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壇取出。等火毒出過,取藥渣曬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藥酒送下,臨臥時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風濕、壯筋骨、順氣化痰、添精補髓,功難盡述。
⒉虛勞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頭號。其中,以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飯,照常法釀酒,熟后常取飲服。
⒊腳氣腫濕,骨節(jié)、皮膚疼痛。用五加止四兩,浸酒中,遠志(去心)四兩,亦浸酒中。幾日后,取藥曬干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
⒋小兒行遲(三歲小兒還不會走路)。用五加皮五錢,牛膝,木瓜各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五分,米湯加幾滴酒調(diào)服。
-金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50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補榮湯
下一篇: 補藥地骨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