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黃耆(蜜炒)3-5錢,當歸(去尾)2-3錢,白術2錢,茯苓1錢,熟地3錢,益母草2錢,甘草(炙)2錢,干姜(炒黑透心)3-5分,白芍(煨,酒炒)1錢半,荊芥穗(炒黑)7分。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氣血兩虛,無神無力,不時昏迷。
用法用量 : 水煎,少加酒、童便和服??煞?shù)劑,氣血易于復元,日后體旺而百病消除矣。人能有力,加參更妙。若不得力,黃耆可加至兩余,再加附子7-8分,以助藥力。如有血氣痛,名兒枕血,加山楂2錢,1劑愈,即去之,余藥不可增入。
摘錄 : 《會約》卷十五
血虛是中醫(yī)名詞,指體內(nèi)陰血虧損的病理現(xiàn)象,以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為特征,那么你知道血虛怎么辦呢?該如何調(diào)理呢?下面我為你詳細介紹。
血虛的調(diào)理方法 1、血虛的起居調(diào)攝
要謹防“久視傷血”,不可勞心過度。
2、血虛的飲食調(diào)養(yǎng)
可常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yǎng)血的作用。
3、血虛的藥物養(yǎng)生
可常服當歸補血湯、四物湯、或歸脾湯。若氣血兩虛,則須氣血雙補,選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或人參養(yǎng)榮湯,亦可改湯為丸長久服用。
4、血虛的精神修養(yǎng)
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啞劇,能使精神振奮。
5、血虛的中醫(yī)調(diào)理方法
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時,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調(diào)以白糖進食。本方有大補陰血功效。適用于虛弱勞損,形體羸瘦。
本方出自《調(diào)疾飲食辨》、《本草綱目》等,原方用于“大補陰血”,“老人甚宜”,為滋補虛損常用方。若日久失于調(diào)攝,或久病失于調(diào)治,臟腑虧損,陰血虧虛,則見虛損,法宜大補陰血。方中以牛乳血肉有情之品為主,大能補陰血,益虛損;以粳米為輔佐,補牌以助牛乳之力,合用而成大補陰血之方。本晶滋補之力較強,尤宜于虛損重癥。
本品滋潤補益,對脾胃虛寒泄瀉及痰濕水飲者不宜食用。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血虛 血虛,指體內(nèi)陰血虧損的病理現(xiàn)象。可由失血過多,或久病陰血虛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夺t(yī)學入門》曾對血虛癥這樣評論:“人知百病生于氣,而不知血為百病之始也?!笨梢?血虛給人們帶來的生理、病理性危害是很嚴重的,必須及時進行補血。服用補血藥時,應辨證用藥,要分清是一般血虛、肝血虛、心血虛,還是心脾兩虛。
一般血虛:面色不華或萎黃,頭暈眼花,爪甲色淡,舌質(zhì)淡、脈細無力。
心血虛:在一般血虛見癥的基礎上,又兼見心悸、怔忡、健忘多夢、失眠等癥。
肝血虛:在一般血虛見癥的基礎上,又兼見眩暈、眼花、手足發(fā)麻、肢體拘攣、爪甲干枯、睡眠不安、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經(jīng)量明顯減少等癥。
心脾兩虛:在心血虛的見癥基礎上,又兼見食欲減退、神疲乏力、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失血等癥。
引起女性血虛的原因 1、失血過多。月經(jīng)過多或產(chǎn)后失血過多引起女性血虛。另外月經(jīng)量大、產(chǎn)婦手術造成失血過多,都可能會造成女性血虛。
2、脈絡阻滯。當身體某處出現(xiàn)瘀血阻滯脈絡時,就會引起新血生成障礙或局部供血不足。
3、慢性消耗。如果思慮勞神太過,血液損耗度隨之遞增,血液的供給和消耗形成差距,消耗越多,差距就越大,最終導致血虛。
4、腸胃功能不好。腸胃的功能差、并有長期腹瀉習慣者,常產(chǎn)生營養(yǎng)不足現(xiàn)象,而導致血液生成不足。
血虛女性應多吃紅色和黑色食物,如紅棗、紅糖、紅小豆、芝麻、烏雞等,食用時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入,因為油膩過多會影響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食療效果不好時,可以配合服用鐵之緣片,更快的改善血虛引起頭暈乏力、面色蒼白萎黃等。
另外,血虛女性可以通過食物來調(diào)理脾胃。專家表示,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只有它們的功能正常了,才能保證血液正常生成。
1.飲食調(diào)養(yǎng)
血虛體質(zhì)的人平時常吃補血養(yǎng)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蓮藕、黑木耳、雞肉、豬肉、羊肉、海參等。水果可選用桑椹、葡萄、紅棗、桂圓等。
2.精神調(diào)養(yǎng)
血虛體質(zhì)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調(diào)養(yǎng)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3.藥物養(yǎng)生
可常服當歸補血湯、四物湯、或歸脾湯。若氣血兩虛,則須氣血雙補,選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或人參養(yǎng)榮湯,亦可改湯為丸長久服用。
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阿膠等。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如當歸羊肉湯、四物雞湯(當歸、熟地、川芎、白芍燉雞湯)等,均有很好的養(yǎng)血效果。
4生活起居
血虛體質(zhì)者要避免勞累。大腦的血液靠心臟來供給,而我們的血液循環(huán)與心有關,如果思慮過多、勞累就會耗心血,這對血虛患者來說無疑是會加重病情的。血虛患者要避免思慮過多,不要太過勞累。
擴展資料: 通過食物調(diào)理脾胃,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只有它們的功能正常了,才能保證血液正常生成。中醫(yī)認為,南瓜味道甘甜,纖維素豐富,是溫性食物,多吃可以調(diào)理脾胃、暢通腸道。另外,忌食辛辣刺激、過冷的食物也是體貼脾胃的重要方式。
平時常吃補血養(yǎng)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蓮藕、黑木耳、雞肉、豬肉、羊肉、海參等。水果可選用桑椹、葡萄、紅棗、桂圓等。
多吃紅色和黑色食物,如紅棗、紅糖、紅小豆、芝麻、烏雞等,食用時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入,因為油膩過多會影響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
很多中藥都有補血的作用,如熟地黃、白芍、當歸、川穹、枸杞子、黃芪等,可以將其作為湯料或茶飲食用。另外,還可以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如當歸羊肉湯、四物雞湯等,均有很好的養(yǎng)血效果。
參考資料:人民網(wǎng)-女人血虛吃什么五種食物最補血
虛證在臨床上十分常見,老年多虛證,久病多虛證,其他如先天不足、煩勞過度、飲食不節(jié)、饑飽不調(diào)等,皆能導致虛證。虛證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分,本文僅述氣血虛。
氣虛主要指肺脾氣虛,臨床表現(xiàn)為氣虛、氣短聲低、倦怠無力、面色晃白,頭暈自汗,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常用的方劑有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補中益氣湯(黃芪、黨參、白術、灸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這些方劑都是以補肺健脾的中藥為主而組成的。
血虛包括心血虛與肝血虛,主要表現(xiàn)為面色萎黃、指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常用的方劑有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當歸補血湯(黃芪、當歸)、歸脾湯(白術、茯苓、黃芪、龍眼肉、酸棗仁、黨參、木香、灸甘草、當歸、遠志)等。
氣血雙虛則應氣血雙補,常用的方劑有八珍湯(四君子湯加四物湯),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加黃芪、肉桂),人參養(yǎng)榮湯(當歸、黨參、白芍、白術、茯苓、熟地、灸甘草、黃芪、肉桂、五味子、遠志、陳皮、生姜、大棗)等。
中藥的劑型很多,最適合補虛的是煎膏制劑,這是傳統(tǒng)的中藥劑型之一,藥性滋補,味道甘美,濃度高,體積小,容易保存,便于服用,具有良好的滋補效果。從季節(jié)而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其中冬季是閉藏季節(jié),氣候寒冷,虛證也會加重或復發(fā),因此更宜服用滋補膏。
制做滋補膏,首先是對癥選方、看你是氣虛、血虛,亦或是氣血俱虛,然后按上述介紹的方劑選擇。為慎重起見,最好請當?shù)氐闹嗅t(yī)師選方遣藥,藥材必須干凈、地道。中藥材的質(zhì)量高下懸殊甚大,要選擇上乘者。
具體的制作方法,有以下四個步驟:
一、煎煮將藥材置于砂鍋或不銹鋼鍋內(nèi)(忌用鐵鍋、銅鍋),加冷水浸泡4—8小時。因為滋補藥物含有多量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浸泡可使水分子滲透到藥材內(nèi)部,增加有效成分的浸出率。第一煎的水平應淹埋藥材后再高出2—3指。先以文火加熱,以使藥材預熱,然后加大火力(武火)至沸,再轉為文火慢煎,持續(xù)1小時。1小時后濾出,再加水進行第二煎,先武火至沸,再轉文火慢煎,又1小時后濾出。由于做膏劑藥量較大,故尚需第三煎,以充分溶出有效成分。第三煎亦是先武火后文火,沸后半小時即可濾出。藥材經(jīng)三次煎煮后,內(nèi)部組織膨脹,含有較多藥汁,故還應將藥渣裝入粗布袋內(nèi),放入榨床上擠壓,有板框壓濾機更好。榨出的藥汁與三次濾出的藥汁兌在一起,用適宜的濾器過濾干凈。
二、濃縮過濾后的藥汁放入鍋內(nèi)加熱濃縮。濃縮時有浮沫產(chǎn)生,欲稱膏化,應掠去浮沫不要。在加熱過程中應不斷攪拌,防止結底焦化。濃縮至稠膏時沾取少許滴于濾紙上檢視,以無滲潤水跡為度,此時稱為清膏。
三、煉蜜將適量(一般為清膏的二倍)蜂蜜置于鍋內(nèi),文火加溫,沸后不斷用銅篩撈去死蜂和泡沫,煉至色轉棕黃,有香氣時為止。
四、收膏將上述清膏與煉好的蜂蜜兌在一起,攪拌均勻,再微煉、去沫,此時仍需不斷攪拌,以防結底焦化。根據(jù)經(jīng)驗,用膏板挑起鍋內(nèi)之濃縮膏成水平面5—10秒鐘(室溫不得低于5°C),再將膏板轉成90°直角,膏若成小薄片狀流下時,即為收膏成功。中藥稱此為“拉大旗”,然后裝入磁罐中貯存即可。
口服時每次1湯匙,每天3次,虛證嚴重者量可加倍。有不少體質(zhì)虛弱者,包括年老體虛、久病體虛等病人,每到冬季自制一料滋補膏,自冬至日開始,至立春日為止,若服90天左右,總能安然地度過冬天。
冬季服用滋補膏,可防治疾病,強身健體,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甚至能延緩衰老,諸君不妨一試。
※氣血虛四物湯四君子湯可改善體質(zhì)
在中醫(yī)古書《內(nèi)經(jīng)》中云:「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身而周於性命者也」。中醫(yī)師陳潮宗表示,貧血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一個綜合的癥候,在許多疾病過程中,往往伴有貧血,而且可能以貧血為主要癥狀。
中醫(yī)認為「氣為陽、血為陰」,血本不會動,而是由氣所推動,所以認為「氣為血之帥」,故中醫(yī)又稱為「氣血循環(huán)」。西醫(yī)則認為,血液所以能循環(huán)、流動,主要是靠心臟血管的收縮作用,與氣血沒有關系,所以稱為「血液循環(huán)」。
患有貧血的人,一般都會出現(xiàn)以下癥狀,很容易來辨別,第一皮膚及黏膜蒼白,尤其以面部、唇、舌、指甲及瞼結膜處最為明顯。
第二心悸、呼吸急促、有時心前區(qū)緊悶不適的感覺,活動后更加明顯。第三有頭痛、頭暈、眼花、耳鳴、無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第四食欲不振、惡心、腹脹等現(xiàn)象。
中醫(yī)治療方面,可用有補血功效的四物湯,加人蔘、黃耆,及可補脾胃之氣的四君子湯,以養(yǎng)血藥配合健脾補氣藥,能改善消化及吸收功能、增加營養(yǎng)吸收、刺激骨髓造血,有促進紅血球生成的作用。
藥膳食療有助於改善癥狀,具有補血作用。黃耆雞汁粥,材料有母雞一只(約1000至1500克)、黃耆15克、白米100克。作法是將母雞剖開洗凈,水煮熬成雞汁,再將黃耆水煎煮汁,每次以白米100克同煮成粥。有補益氣血的功效。蓮子龍眼粥,材料有蓮子20克、龍眼15克、糯米30克。作法是將蓮子、龍眼、糯米同煮成粥??裳a脾胃之氣,也有補血功效。
醫(yī)師提醒民眾,一般國內(nèi)資訊多半鼓勵大眾多吃蔬菜、水果來補充鐵質(zhì),這是因為胖的人越來越多,希望藉由鼓勵多吃蔬果來幫助減肥,其實肉類及動物的內(nèi)臟,尤其是肝臟中含鐵量不但比蔬菜高出許多,還較易讓人體吸收,而肉類中紅色越深者,含鐵量越多。此外,豆類、全谷類、海澡類、綠色蔬菜等都是鐵的食物來源,水果中如番茄、番石榴、檸檬、葡萄等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助於鐵的吸收,也應多加攝取。
平日適當去戶外運動,作息正常,不熬夜、睡眠充足,有助改善病情,使身體機能更有活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51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補虛沉香丸
下一篇: 補虛益精大通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