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黃柏250克(鹽、酒炒)知母(酒浸,炒)熟地黃各90克 龜版120克(酒浸,炙)白芍(炒)陳皮 牛膝各60克 鎖陽 當歸各45克 虎骨30克(酒浸,酥炙)
制法 : 上藥為末,酒煮羊肉和丸。
功能主治 : 滋陰降火,強壯筋骨。主精血不足,虛火亢盛,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精元不固,尺脈虛浮洪數(shù),久不生育。冬加干姜15克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鹽湯送下。。
備注 : 方中黃柏、知母瀉火清熱,熟地、龜版、白芍補益肝腎,滋陰養(yǎng)血;虎骨強壯筋骨,鎖陽溫陽益精,干姜、陳皮溫中健脾,理氣和胃。諸藥合用,共奏滋陰降火,強壯筋骨之功。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制法 : 用石斛120克熬膏,和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滋腎補肝,強筋壯骨。主陰虛火爍,髓減骨枯,腰軟無力,便結(jié)溺赤,脈細數(shù)無力。
用法用量 : 每早淡鹽水下9克。
摘錄 : 《醫(yī)學心悟》卷三
制法 : 上為末,羊肉為丸。
功能主治 : 肝熱痿軟,筋膜干急。
用法用量 : 口服。
摘錄 : 《癥因脈治》卷三
制法 : 上為末,地黃膏為丸。
功能主治 : 陰虛性急腰痛。
摘錄 : 《醫(yī)學綱目》卷二十八
制法 : 上細切地黃,酒蒸熟,擂細為丸。
功能主治 : 補陰。主
用法用量 : 口服。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制法 : 上為末,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 : 補陰。主
用法用量 : 口服。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制法 : 上為末,姜汁浸地黃膏為丸。
功能主治 : 補陰。主
用法用量 : 空心服。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制法 : 上為末,用紫河車蒸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痿。
用法用量 : 如無河車,用豬腦骨髓亦得。每服70-80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 : 《濟陽鋼目》卷八十
制法 : 上為末,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 : 補陰。主
用法用量 : 口服。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處方 : 黃柏(去皮,酒拌,炒褐色)3兩,知母(去皮毛,酒拌炒,忌鐵)3兩,敗龜版(酥炙透)3兩,鎖陽(酥炙干)2兩,枸杞子2兩,熟地黃(酒拌蒸,忌鐵)、干姜(炒紫色)3錢(寒月加至5錢)。
制法 : 上為末,加煉蜜及豬脊髓三條,和藥末杵勻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瀉火補陰。主陰虛火旺,勞瘵咳嗽,咯血吐血。
用法用量 : 濟陰丸(《醫(yī)級》卷九)。夢遺精滑者,加牡蠣(童便煅)、白術(shù)各1兩,山茱萸肉、椿根白皮(炒)各7錢;若有赤白濁病者,加白術(shù)、白茯苓各1兩半,山梔仁、黃連(炒)各5錢;若腳軟弱無力者,加牛膝(酒洗)2兩,虎脛骨(酥炙透)1兩,防己(酒洗)、木瓜各5錢;若有疝氣病者,加蒼術(shù)(鹽水炒)1兩半,黃連(姜汁炒)、山梔(炒)各6錢,川芎1兩,吳茱(炒)、青皮(去瓤)各5錢;脾氣虛弱,畏寒易泄者,加白術(shù)3兩,陳皮1兩,干姜(炒)加至7錢;眼目昏暗者,加當歸(酒炒)、川芎、菊花各1兩,柴胡、黃連(酒炒)、烏犀角各5錢,蔓荊子、防風各3錢;若兼氣虛之人,加人參、黃耆各2兩;若左尺既虛,有尺亦微,命門火衰,陽事不舉,加黑附子(小便浸泡去皮),肉桂(去皮)各7錢,沉香5錢。
摘錄 : 《明醫(yī)雜著》卷一
制法 : 上為末,用參4兩,耆8兩熬膏,再用豬腎酒煮搗爛為丸。
功能主治 : 陰虛。
摘錄 :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
制法 : 上為末,用臘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補陰。主血氣俱虛兼痰之痛風。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 : 《杏苑》卷七
制法 : 上為末,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 : 補陰。主
用法用量 : 口服。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制法 : 上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滋其真水之化源,以制其邪火之元甚。主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空心、食前百沸湯送下。
各家論述 : 腎苦燥,知母之辛寒以潤之;腎欲堅,黃柏之苦寒以堅之;熟地黃之苦甘寒,以補腎之虛;天門冬之甘寒,以補肺,滋腎水之化源。
摘錄 : 《廣嗣紀要》卷四
處方 : 側(cè)柏2兩,黃柏2兩,烏藥葉2兩,龜版(酒炙)5兩,苦參3兩,黃連半兩。
制法 : 上為末,地黃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補陰。主腎經(jīng)陰虧。
用法用量 : 大補陰丸(《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新效方》)。冬,加干姜;夏,加縮砂。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制法 : 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瀉沖任之火。主一月而經(jīng)再行。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摘錄 : 《萬氏女科》卷一
制法 : 上為末,豬脊髓加地黃膏為丸。
功能主治 : 滋陰降火。主腰痛;咳血。
用法用量 : 口服。
摘錄 : 《準繩·類方》卷四引丹溪方
制法 : 上為散,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孕婦溺血,脈虛數(shù)者。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米飲送下。
各家論述 : 妊娠沖任兩虛,不能吸血歸經(jīng)而偏滲膀胱,故溺血不止,胎因不安焉。熟地補陰資血,以滋沖任,阿膠補血益陰,以止尿血,蜜丸以潤其經(jīng)氣,飲下以和其胃氣,使經(jīng)血內(nèi)充則經(jīng)脈完固,而血不妄行。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制法 : 羊肉為丸。
功能主治 : 肝經(jīng)血枯筋攣。
用法用量 : 口服。
摘錄 : 《癥因脈治》卷三
位元堂養(yǎng)陰丸可滋養(yǎng)血液,促進循環(huán),能調(diào)理臟腑,直接改善體質(zhì),固本培元、扶助正氣,全面調(diào)養(yǎng)各器官系統(tǒng)??煞鲋龤?,祛病強身,溫陽散寒,益氣健脾。適用于心脾兩虛、陽氣不足所致的失眠、伴有心悸、健忘、神疲體虛、頭暈眼花、食欲減退、大便稀溏、面色少華、舌質(zhì)淡、舌體胖、苔薄白、脈沉弱等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52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補陽還五湯
下一篇: 補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