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偏方秘方

      鱉甲生犀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02 18:09:58

      鱉甲生犀散

      處方 : 天靈蓋1具(男者色不赤可用

      ,女者色赤勿用
      。以檀香煎湯候冷洗
      ,次用酥炙黃)
      ,生鱉甲1個(gè)(去裙
      ,醋炙黃),虎長(zhǎng)牙2個(gè)(醋炙酥
      。如無(wú)
      ,則用牙關(guān)骨半兩),安息香半兩
      ,雞心檳榔半兩
      ,桃仁(水浸,去皮
      ,焙)半兩
      ,生犀角3錢,木香3錢
      ,甘遂3錢
      ,降真香3錢,干漆(杵碎
      ,炒煙出略盡存性)3錢
      ,阿魏(酒浸,研)3錢
      ,穿山甲取4趾(醋炙焦)
      ,雷丸2錢,全蝎3個(gè)
      ,蚯蚓10條(生研和藥)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殺瘵蟲

      ,取出惡物
      。主瘵疾。

      用法用量 : 每服半兩

      ,先用豉心49粒
      ,東向桃、李
      、桑
      、梅小梢各2莖,長(zhǎng)7寸
      ,生藍(lán)青7葉
      ,青蒿1小握,蔥白(連根
      ,洗)5片
      ,石臼內(nèi)同杵
      ,用井水1碗半煎取1盞,入童便1盞并藥末
      ,煎取7分
      ,入麝1字,月初旬五更空心溫服
      。即以被覆汗

      摘錄 : 《直指》卷九

      中草藥名方:生犀散的功效與作用

      生犀散
      【來(lái)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異名】羚羊角湯(《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七)


      【組成】大黃(蒸
      ,切,焙)鱉甲(湯煮
      ,去裙襕
      ,醋涂,炙黃)麥門冬(去心)黃耆秦艽(去苗并土)羚羊角(鎊)桑白皮(銼)人參茯苓(去皮)地骨皮(去土)赤芍藥柴胡(去苗)枳殼(去瓤
      ,麩炒)
      【用法】上各等分
      ,搗為粗末。每服6克
      ,用水150毫升
      ,入青蒿少許,煎至90毫升
      ,去滓食后溫服
      ,兒小即分為二服。
      【主治】小兒骨蒸肌瘦
      ,頰赤口干
      ,日晚潮熱,夜有盜汗
      ,五心煩躁
      ,四肢困倦,飯食雖多
      ,不生肌肉
      ,及大病愈后,余毒不解
      ;或傷寒病后
      ,因食羊肉,體熱不除

      提醒您:生犀散 此中草藥名方來(lái)源于網(wǎng)絡(luò)

      ,使用前請(qǐng)遵醫(yī)囑。

      生犀飲簡(jiǎn)介

      目錄1拼音2概述3《醫(y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卷七十八方之生犀飲 3.1組成3.2制備方法3.3功效主治3.4生犀飲的用法用量 4《雜病源流犀燭·內(nèi)傷外感門》卷二十方之生犀飲 4.1組成4.2生犀飲的用法用量4.3功能主治 5《普濟(jì)方》卷六十三引《楊氏家藏方》之生犀飲 5.1組成5.2制備方法5.3功能主治5.4生犀飲的用法用量 6《幼幼新書》卷二十引《吳氏家傳》方之生犀飲 6.1組成6.2功能主治6.3生犀飲的用法用量 7《溫疫論》卷二方之生犀飲 7.1生犀飲的別名7.2組成7.3功能主治7.4生犀飲的用法用量7.5運(yùn)用7.6附注 8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生犀飲 1拼音 shēng xī yǐn

      2概述 生犀飲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五首

      3《醫(y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卷七十八方之生犀飲

      3.1組成

      犀角二錢,羚羊角
      、防風(fēng)
      、黃芩、知母
      、茯苓
      、人參各一錢,桔梗一錢五分[1]

      生犀角2錢

      ,羚羊角1錢,防風(fēng)1錢
      ,黃芩1錢
      ,桔梗1錢5分,知母1錢
      ,茯苓1錢
      ,人參1錢。

      3.2制備方法

      上藥為粗末[1]

      3.3功效主治

      功能涼血清熱[1]
      。主治傷寒病后,余熱未清
      ,過(guò)食辛熱
      ,兩熱合邪,以致瞳人散大
      ,時(shí)見(jiàn)黑花
      ,隱澀淚多,紅腫疼痛[1]

      3.4生犀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
      ,食后服[1]。

      以水2盞

      ,煎至1盞
      ,食后去滓溫服。

      4《雜病源流犀燭·內(nèi)傷外感門》卷二十方之生犀飲

      4.1組成

      黃土五錢
      ,犀角二錢,黃連
      、蒼術(shù)各一錢,金汁半杯(沖),茶葉一大撮[1]

      4.2生犀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
      ,日三
      、夜二服[1]。

      4.3功能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內(nèi)傷外感門》卷二十方之生犀飲主治瓜瓤瘟
      ,胸高脅起,嘔血如汁[1]

      5《普濟(jì)方》卷六十三引《楊氏家藏方》之生犀飲

      5.1組成

      大黃2兩,盆消2兩
      ,荊芥1兩,薄荷1兩
      ,甘草1兩。

      5.2制備方法

      上藥為粗末

      5.3功能主治

      《普濟(jì)方》卷六十三引《楊氏家藏方》之生犀飲主治脾肺積熱,臟腑積滯
      ,咽喉腫痛,痰嗽不利

      5.4生犀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
      ;或?yàn)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蜜水調(diào)下

      6《幼幼新書》卷二十引《吳氏家傳》方之生犀飲

      6.1組成

      羚羊角1分,地骨皮1分
      ,紫菀1分,麥門冬(焙)1分
      ,秦艽1分,大黃(生)1分,枳殼(麩炒)1分
      ,柴胡1分,茯苓1分
      ,赤芍藥1分,人參1分
      ,桑白皮1分
      ,黃耆1分,羌活1分
      ,半夏曲(炙黃)1分,鱉甲(醋炙
      ,再糖醋炙焦)1分。

      6.2功能主治

      《幼幼新書》卷二十引《吳氏家傳》方之生犀飲主治兒10歲內(nèi)肌體煩躁
      ,或食桃杏酸熱類,或傷寒后肌熱羸瘦
      ,或食羊肉令兒體熱
      ,或作骨蒸瘦瘁
      ,潮熱頰赤,口干
      ,五心煩躁,食不生肌
      ,盜汗,伏臥食泥
      ,一切蒸熱。

      6.3生犀飲的用法用量

      散1錢
      ,水1盞,煎5分,食后夜臥溫服
      。兒5歲內(nèi)服半錢。

      7《溫疫論》卷二方之生犀飲

      7.1生犀飲的別名

      生犀散

      7.2組成

      犀角2錢(鎊)
      ,蒼術(shù)(泔浸油炒)1錢,川連1錢
      ,黃土5錢,界茶葉1大撮
      ,金汁半盞。

      7.3功能主治

      《溫疫論》卷二方之生犀飲主治瓜瓤瘟

      7.4生犀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
      ,入金汁攪和
      。日3夜2服

      7.5運(yùn)用

      虛,加鹽水炒人參
      ;大便結(jié),加大黃
      ;渴,加栝樓根
      ;表熱,去蒼術(shù)
      、黃土,加桂枝
      、川連
      ;便膿血
      ,去蒼術(shù)
      ,倍黃土
      ,加黃柏;便滑
      ,以人中黃代金汁

      7.6附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57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別入生地黃汁1合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面糊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補(bǔ)肝腎
      健脾增力丹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防風(fēng)
      、桂心
      、天麻、萆薢
      、石斛、虎骨(酥炙)
      、白芍藥
      、當(dāng)歸
      、云母粉、白術(shù)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gè)(每個(gè)分作5塊),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gè)(每個(gè)分5塊)
      ,半夏25個(gè)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
      。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用法用量 : 上于未發(fā)前1日至晚作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