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陳皮1兩,半夏1兩,枳殼1兩,厚樸1兩,神曲1兩,杏仁1兩,黃芩5錢,桔梗5錢。
功能主治 : 消積滯。主飲食所傷,脾失運化。
用法用量 : 痰滯膠固者,加莪術(shù)。
摘錄 : 《醫(yī)學(xué)傳燈》卷上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丹溪心法》卷三方之大補丸 4.1方一 4.1.1大補丸的別名4.1.2處方4.1.3制法4.1.4大補丸的用法用量4.1.5功能主治4.1.6方解 4.2方二 4.2.1處方4.2.2制法4.2.3大補丸的用法用量4.2.4功能主治4.2.5各家論述5《醫(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卷四十五方之大補丸 5.1處方5.2制法5.3大補丸的用法用量5.4功能主治5.5摘錄 6《育嬰秘訣》卷二方之大補丸 6.1處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大補丸的用法用量6.5摘錄 7《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三方之大補丸 7.1大補丸的別名7.2處方7.3制法7.4功能主治7.5大補丸的用法用量7.6摘錄 8《宣明論方》卷十二方之大補丸 8.1方名8.2組成8.3主治8.4大補丸的用法用量8.5制備方法 9《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方之大補丸 9.1方名9.2組成9.3主治9.4大補丸的用法用量9.5制備方法 10《萬氏家抄方》卷四方之大補丸 10.1方名10.2組成10.3功效10.4大補丸的用法用量10.5制備方法 11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大補丸*大補丸藥品說明書 1拼音 dà bǔ wán
2英文參考 Da Bu Wan
3概述 大補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八首。
4《丹溪心法》卷三方之大補丸
4.1.2處方 炒黃柏、知母(酒炒)各四兩,熟地黃(酒蒸)、龜甲(酥炙)各六兩[1]。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120克熟地黃(酒蒸)龜版(酥炙)各180克
4.1.3制法 上藥為末,豬脊髓、蜜為丸,梧桐子大[1]。
4.1.4大補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腹鹽湯送下[1]。
4.1.5功能主治 《丹溪心法》卷三方之大補丸功能滋陰降火。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咳嗽,咯血、吐血,煩熱易饑,足熱疼痛,舌紅少苔,尺脈數(shù)而有力。近代常用于肺結(jié)核,甲狀腺功能亢進(jìn)、腎結(jié)核等證屬陰虛火旺者[1]。
4.1.6方解 熟地黃、龜甲大補腎水,潛陽制火;豬脊髓、蜂蜜可加強滋陰潤燥之功,使腎陰充足則相火自退;黃柏、知母清熱瀉火,苦寒堅陰,使火去則不傷陰,且知母又可清熱保肺,為肺腎相滋,培本清源之法,適用于陰虛火旺并重者[1]。諸藥合用,補陰與瀉火并重,且瀉火可存陰,滋陰可制火,共收滋陰降火之效。
4.2.2制法 上藥為末,水泛為丸[1]。
4.2.3大補丸的用法用量 氣虛以補氣藥送下;血虛以補血藥送下[1]。
《景岳全書》本方用法:米粥為丸,血虛,四物湯送下;氣虛,四君子湯送下?!稄埵厢t(yī)通》本方用法: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空心醇酒下。如服之不應(yīng),每斤加厚肉桂一兩。
4.2.4功能主治 《丹溪心法》卷三方之大補丸主治下焦?jié)駸?,筋骨軟弱[1]。
去腎經(jīng)火,燥下焦?jié)?,去陰火。主陰火亢極,足脛疼熱,筋骨軟,不能久立,及婦人火郁發(fā)熱。
4.2.5各家論述 《醫(yī)方考》:柏皮味苦而厚,為陰中之陰,故能制腎經(jīng)沖逆之火,火去則陰生,故曰大補。王冰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之謂也。
5《醫(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卷四十五方之大補丸
6《育嬰秘訣》卷二方之大補丸
7《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三方之大補丸
8《宣明論方》卷十二方之大補丸
9《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方之大補丸
10《萬氏家抄方》卷四方之大補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61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沖關(guān)散
下一篇: 沖和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