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為刺五加經(jīng)加工制成的浸膏。
性狀 : 為黑褐色的稠膏狀物;氣香,味微苦、澀。
炮制 : 取刺五加1000g,粉碎成粗粉,加7倍量的75%乙醇,連續(xù)回流提取12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浸膏50g,即得。
功能主治 : 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于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0.3~0.45g,一日3次。
貯藏 : 密封。
摘錄 : 《中國藥典》
修正 復(fù)方刺五加片¥34.00 對于疾病的治療,人們一直比較傾向于選擇對自身傷害最小的治療方式來治療疾病,而藥物治療是人們的首選。刺五加片是一種中成藥對于很多疾病都有良效。那么,刺五加片治什么病,有什么作用呢? 經(jīng)過研究分析刺五加片主要成份含:多種醣類、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A、B1、B2及多量的胡蘿卜素;另含有芝麻脂素、甾醇、香豆精、黃酮、木栓酮、非芳香性不飽和有機酸、及多種微量礦物質(zhì)等。因此,刺加五片是一種藥效較多的藥物。 刺五加片治什么病?刺五加片是取刺五加浸膏150g,加輔料適量,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改品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的功效。適用于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 刺五加片有什么作用呢?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刺五加含有多種五加甙、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勞(刺五加甙的抗疲勞作用比人參還強)、抗癌,和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心血管功能,提高機體對物理、化學(xué)、生物等有害剌激的抵抗能力等藥理作用。在神經(jīng)衰弱、失眠、高血壓病、冠心病、腦梗塞、腦動脈硬化、更年期綜合癥、血脂異常、糖尿病、風(fēng)濕病、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腫瘤等疾患的治療中,都有一定療效。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刺五加的別名7來源8產(chǎn)地9采收與初加工10性味歸經(jīng)11刺五加的功效與主治12刺五加的用法用量13刺五加的化學(xué)成分14刺五加的藥理作用15刺五加制劑16刺五加藥典標(biāo)準(zhǔn) 16.1品名16.2來源16.3性狀16.4鑒別16.5檢查 16.5.1水分16.5.2總灰分 16.6浸出物16.7含量測定 16.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16.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16.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16.7.4測定法 16.8刺五加飲片 16.8.1炮制16.8.2檢查 16.8.2.1水分16.8.2.2總灰分 16.8.3鑒別16.8.4浸出物 、含量測定16.8.5性味與歸經(jīng)16.8.6功能與主治16.8.7用法與用量16.8.8貯藏 16.9出處 17刺五加藥品說明書 17.1適應(yīng)癥17.2用量用法17.3規(guī)格 18參考資料附:1用到中藥刺五加的方劑2用到中藥刺五加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刺五加*刺五加相關(guān)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拼音 cì wǔ jiā
2英文參考 Aesculus wilsonii Rehd. [朗道漢英字典]
acanthopanax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拉)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root and vine of manyprickle acanthopanax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3概述 刺五加為中藥名,見《中藥材手冊》。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莖或莖[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biāo)準(zhǔn)。
4拉丁名 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拉)(《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5英文名 root and vine of manyprickle acanthopanax(《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6刺五加的別名 刺拐棒、老虎獠子[2]。
7來源 刺五加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莖或莖[1]。
刺五加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的根及根莖[2]。
8產(chǎn)地 刺五加分布于河北、山西及東北地區(qū)[2]。
9采收與初加工 春、秋二季采收,洗凈,干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0性味歸經(jīng) 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溫,入脾、腎、心經(jīng)[2]。
11刺五加的功效與主治 刺五加具有功能補腎強腰,益氣安神,活血通絡(luò)的功效,治腎虛體弱,腰膝酸軟,小兒行遲,脾虛乏力,氣虛浮腫,食欲不振,失眠多夢,健忘,胸痹疼痛,風(fēng)寒濕痹,跌打腫痛[2]。
12刺五加的用法用量 煎服:6~15g[2]。
13刺五加的化學(xué)成分 刺五加含多種刺五加苷A、B、B1、B4、C、D、E、左旋芝麻素、多糖等[2]。
14刺五加的藥理作用 刺五加作用與人參相似,能增加機體對有害 *** 的非特異性抵抗力,如抗疲勞作用,減輕寒冷、灼熱、X線照射等對機體的傷害,延遲腫瘤發(fā)生,阻止腫瘤轉(zhuǎn)移,減輕抗癌藥物毒性[2]。有人認(rèn)為刺五加可作為人參的代用品[2]。
刺五加對實驗性糖尿病能降低尿糖或血糖等[2]。
15刺五加制劑 刺五加浸膏
16刺五加藥典標(biāo)準(zhǔn)
Ciwujia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
本品莖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5~2cm。表面淺蓯色,老枝灰褐色,具縱裂溝,無刺;幼枝黃褐色,密生細(xì)刺。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皮部薄,黃白色,木部寬廣,淡黃色,中心有髓。氣微,味微辛。
根莖橫切面:韌皮部纖維束較根為多;有髓。
莖橫切面:髓部較發(fā)達(dá)。
(2)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剌五加對照藥材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異嗪皮啶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lán)色熒光斑點。
16.5.2總灰分 不得過9.0%(附錄ⅨK)。
16.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一水(20:8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65nm。理論板數(shù)按紫丁香苷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2000。
16.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紫丁香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16.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粗粉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16.7.4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紫丁香苷(C17H24O9)不得少于0.050%。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厚片。根和根莖外表皮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細(xì)縱溝和皺紋,皮較薄,有的剝落,剝落處呈灰黃色;莖外表皮淺灰色或灰褐色,無刺,幼枝黃褐色,密生細(xì)刺。切面黃白色,纖維性,莖的皮部薄,木部寬廣,中心有髓。根和根莖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莖氣微,味微辛。
16.8.2檢查16.8.2.1水分 不得過8.0%(附錄ⅨH第一法)。
16.8.2.2總灰分 不得過7. 0%(附錄Ⅸ K)。
16.8.3鑒別 (除橫切面外) 同藥材。
16.8.4浸出物 、含量測定 同藥材。
16.8.5性味與歸經(jīng) 辛、微苦,溫。歸脾、腎、心經(jīng)。
16.8.6功能與主治 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于脾肺氣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肺腎兩虛,久咳虛喘,腎虛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夢。
16.8.7用法與用量 9~27g。
16.8.8貯藏 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潮。
17刺五加藥品說明書
18
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于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刺五加浸膏,輔料為淀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于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于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62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初精散
下一篇: 刺猬皮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