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人參1錢,黃耆(蜜炙)2錢,當歸2錢,熟地黃2錢,白芍藥(酒炒)1錢半,芎8分。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血虛,氣不能與之諧,反上氣喘促,自汗惡寒,面白,脈浮,按之空澀,或曾經失血者。
用法用量 : 水2盞,煎至7分。溫服。
摘錄 : 《醫(yī)燈續(xù)焰》卷二
烏雞白鳳丸被很多女性奉為美容調經的上品,但事實上,如果亂吃烏雞白鳳丸,不僅不能調理月經,反而會致使月經失調。中醫(yī)師提醒,身材偏于肥胖者勿盲目服用烏雞白鳳丸,不但無法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還會加重病情,千萬要小心。
烏雞白鳳丸是古書《濟陰綱目》中大小烏雞丸的加減方,估計已有百年歷史。(攝影/張世杰)
氣血兩虛 烏骨雞配中藥
中醫(yī)師吳明珠指出,烏雞白鳳丸是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婦科中成藥,由烏骨雞,去毛和內臟,加上20多味中藥組成,具有補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滋陰壯陽、柔肝調經及健身益智等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所致的多種病癥。
益氣養(yǎng)血 婦女病因素多
烏雞白鳳丸主要成分,包括:黃耆、人參用來補氣;鹿角膠、鹿角霜用來補肝腎;桑螵蛸用來收補腎陽;當歸、川芎、白芍、生地,俗稱四物湯,用于養(yǎng)血;丹參、牡蠣、別甲用于活血、散結、滋陰及安神;銀柴胡、別甲有清虛熱之用;山藥、芡實具有補脾、去濕、固腎及止帶作用;制香附則是理氣藥。
中醫(yī)論證,功效主要是益氣養(yǎng)血、補氣活血,用于調理一些婦科疾病癥狀包括月經不調。但月經不調分很多種,烏雞白鳳丸,并不能包治所有的月經病,對一些因肝郁、痰溼等因素引起的月經不調,服用烏雞白鳳丸效果可能還適得其反。
目錄1拼音2《丹溪心法》卷五:參術飲 2.1參術飲的別名2.2處方2.3功能主治2.4參術飲的用法用量2.5參術飲的臨床應用2.6摘錄 3《杏苑》卷四 3.1方名3.2組成3.3功效3.4主治3.5參術飲的用法用量3.6各家論述 附:1古籍中的參術飲 1拼音 shēn shù yǐn
2《丹溪心法》卷五:參術飲
3《杏苑》卷四
古籍中的參術飲 《明醫(yī)指掌》:[卷九婦人科]胎前四 小便淋瀝澀痛者,名曰子淋,安榮散。虛者六味丸或參術飲。內熱而淋者,五淋散。安榮散治妊娠小便澀少,名...
《竹林女科證治》:[卷二安胎下]轉胞 。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則水道自行,宜參術飲。若飽食后氣傷胎系,系弱不能自舉,而下壓膀胱,...
《邯鄲遺稿》:[卷之三]妊娠 不得溺而腹脹者,名曰轉胞,宜八味丸治之,或丹溪參術飲;服過,以指探之,吐出藥汁,少頃氣定,又與之亦...
《丹溪心法》:[卷五]產前九十一 固孕之藥。戴云∶胎漏者,謂婦人有胎而血漏下者。參術飲治妊娠轉胞。四物湯加人參白術半夏(制)陳皮甘草...
《醫(yī)學正傳》:[卷之七]婦人科中·胎前
【張文馨中醫(yī)師】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骨盆腔良性腫瘤。主要由子宮平滑肌細胞過度增生而成,一般認為和雌激素 *** 有關,停經后肌瘤大都會逐漸萎縮。 子宮肌瘤通常發(fā)生在生育年齡婦女,大約20%至40%育齡女性有子宮肌瘤的問題,大多無癥狀,一般是在骨盆腔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 大多數(shù)的子宮肌瘤沒有癥狀,通常不需特別治療,建議定期到婦產科超音波追蹤檢查即可,除非引起經血過多造成貧血或有壓迫膀胱大腸的癥狀才需治療。 西藥主要是用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類似物等藥物療法,暫時降低或抑制體內雌激素的制造,以期肌瘤變??;手術治療是針對肌瘤造成癥狀(包括不孕),或者懷疑惡性時才進行(例如:停經后肌瘤變大或肌瘤快速變大)。 中醫(yī)調理子宮肌瘤利用中藥加上針灸雙管齊下,以及配合居家保養(yǎng),從不同的觀點理論切入,一樣是子宮肌瘤,體質卻大不同!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中醫(yī)如何調理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臨床癥狀 大多數(shù)的子宮肌瘤沒有癥狀,子宮肌瘤的癥狀常與生長部位密切相關,與肌瘤大小不成正比,依據(jù)生長部位一般分成三型,長在子宮表面向外(腹腔方向)、長在子宮肌肉層中間和長在子宮黏膜下(子宮腔方向),以第三種類型較常引起癥狀和影響生殖功能。月經癥狀 :黏膜下肌瘤較易發(fā)生月經出血過多,因為子宮肌瘤使子宮內膜表面積增加,在經期剝落的子宮內膜較多,出血量會變多;也可能是不規(guī)則出血或持續(xù)淋漓不盡(滴滴答答拖很久),也可能經量沒有異常。 貧血 :出血較多引起繼發(fā)性的貧血。 疼痛 :較大的子宮肌瘤會伴隨腹痛、腰酸,經痛時會有下腹墜脹感。 壓迫癥狀 :壓迫膀胱可能引起頻尿、排尿困難;壓迫輸尿管可能引起腎盂積水;后壁肌瘤壓迫直腸可能引起便秘、排便急迫感。 增加不孕機率 :子宮肌瘤位于黏膜下方往子宮內膜腔空間長大,占住空間可能會阻礙受精卵著床或發(fā)育,或造成反復流產?!緩埼能爸嗅t(yī)師】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骨盆腔良性腫瘤。主要由子宮平滑肌細胞過度增生而成,一般認為和雌激素 *** 有關,停經后肌瘤大都會逐漸萎縮。 子宮肌瘤通常發(fā)生在生育年齡婦女,大約20%至40%育齡女性有子宮肌瘤的問題,大多無癥狀,一般是在骨盆腔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 大多數(shù)的子宮肌瘤沒有癥狀,通常不需特別治療,建議定期到婦產科超音波追蹤檢查即可,除非引起經血過多造成貧血或有壓迫膀胱大腸的癥狀才需治療。 西藥主要是用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類似物等藥物療法,暫時降低或抑制體內雌激素的制造,以期肌瘤變??;手術治療是針對肌瘤造成癥狀(包括不孕),或者懷疑惡性時才進行(例如:停經后肌瘤變大或肌瘤快速變大)。 中醫(yī)調理子宮肌瘤利用中藥加上針灸雙管齊下,以及配合居家保養(yǎng),從不同的觀點理論切入,一樣是子宮肌瘤,體質卻大不同!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中醫(yī)如何調理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臨床癥狀 大多數(shù)的子宮肌瘤沒有癥狀,子宮肌瘤的癥狀常與生長部位密切相關,與肌瘤大小不成正比,依據(jù)生長部位一般分成三型,長在子宮表面向外(腹腔方向)、長在子宮肌肉層中間和長在子宮黏膜下(子宮腔方向),以第三種類型較常引起癥狀和影響生殖功能。月經癥狀 :黏膜下肌瘤較易發(fā)生月經出血過多,因為子宮肌瘤使子宮內膜表面積增加,在經期剝落的子宮內膜較多,出血量會變多;也可能是不規(guī)則出血或持續(xù)淋漓不盡(滴滴答答拖很久),也可能經量沒有異常。 貧血 :出血較多引起繼發(fā)性的貧血。 疼痛 :較大的子宮肌瘤會伴隨腹痛、腰酸,經痛時會有下腹墜脹感。 壓迫癥狀 :壓迫膀胱可能引起頻尿、排尿困難;壓迫輸尿管可能引起腎盂積水;后壁肌瘤壓迫直腸可能引起便秘、排便急迫感。 增加不孕機率 :子宮肌瘤位于黏膜下方往子宮內膜腔空間長大,占住空間可能會阻礙受精卵著床或發(fā)育,或造成反復流產。子宮肌瘤飲食禁忌 子宮肌瘤飲食禁忌~這些食物真的不能吃嗎? 子宮肌瘤為雌激素相關疾病,不宜補充蜂王乳、大豆異黃酮、胎盤素等有類雌激素作用的保健食品至于山藥、豆?jié){這類天然食材并非濃縮萃取物,避免天天及大量食用即可此外避免高油脂、高脂肪食物、多運動也是有助益的喔!請不要自行服用四物湯補血,需事先詢問過中醫(yī)師,僅少數(shù)指出四物湯養(yǎng)血,類似雌激素可能把肌瘤養(yǎng)大的爭議,事實上臨床仍是以患者體質為主去開立方藥,倘若貧血嚴重的患者宜補氣血與活血化瘀藥材兼用。 中醫(yī)調理能改善子宮肌瘤能到什么程度?中醫(yī)調理可改善 1.子宮肌瘤引發(fā)的不適癥狀,例如:經痛、經量過多導致頭暈;經期淋漓不盡,拖了很長時間造成的困擾,若能控制得好至少讓肌瘤不再變大,調理體質上必須有耐心。 2.子宮肌瘤<5cm者若積極配合依體質選用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等中藥材長期調理,及日常飲食、運動、作息調整會有縮小的可能性,越大越難消除甚至可能需要手術。 3.手術切除子宮肌瘤的患者,可以運用中藥來協(xié)助調理術后的體虛,搭配調養(yǎng)氣血,以佐以少量活血化瘀藥材,以減少未來肌瘤復發(fā)機率。中醫(yī)如何調理子宮肌瘤? 中醫(yī)稱子宮肌瘤為「癥瘕」,「癥」為血病,「瘕」為氣病。子宮肌瘤的產生臟腑不和與血行瘀阻是主要原因,造成痰瘀阻胞宮,體內產生有形的腫塊。子宮肌瘤的中醫(yī)治療,分成出血期以及非出血期,治療目標不同。一、出血期的治療原則月經前期及月經期,應以扶正為主,「扶正」大多是補氣,因氣為血之帥,能推動血液運行,氣能攝血,尤其對于月經過多或淋漓不盡屬于氣血兩虛者更是重要,可避免氣血受損。 治療時搭配辯證,找出經量多或淋漓不盡的主因,針對原因調理體質,并適當配伍化瘀止血藥物。二、非出血期的治療原則平時經量過多的患者,因長期經來大量失血,導致氣血兩虛,而引發(fā)貧血。 因此經凈后,除了運用活血化瘀,軟堅消癥的中藥材如丹參、鱉甲、夏枯草、牡蠣、昆布、海藻、三棱、莪術等來加強調理子宮肌瘤之外,還必須結合補益氣血,使其袪邪不傷正,大量的益氣藥能通血脈,也有助于癥塊的消除。中醫(yī)體質說:哪些體質容易有子宮肌瘤一、氣滯血瘀婦科特點 經痛、經量可能多或少,經色暗紅或紫黑,可能血塊偏大且偏多,或經行不暢,淋漓不盡,伴隨腹部脹痛、經前 *** 脹痛。 全身癥狀 頭痛、肩頸僵硬、失眠、全身酸痛,心煩易怒或情緒不穩(wěn)、口苦口干。 調養(yǎng)方藥 治療原則以「疏肝行氣,活血化瘀」為主,視個人體質選用柴胡、川芎、延胡索、當歸、茯苓、白芍、牡丹皮、梔子、薄荷、桂枝、桃仁等藥材調理。二、氣虛血瘀婦科特點 經來量多,經色淡質稀,經來可能大崩或淋漓不盡(滴滴答答持續(xù)7至10天),少量血塊、小腹墜脹作痛,喜溫喜按(熱敷或 *** 后改善)或伴腰酸腿軟。 全身癥狀 神疲倦怠,面色及甲色蒼白,頭暈心悸,氣短懶言、排便稀軟或正常,食欲不振。 調養(yǎng)方藥 治療原則以「益氣補血,化瘀止血」為主,視個人體質選用黃耆、白術、人參、炙甘草、龍眼肉、當歸、遠志、紅棗等藥材調理。 如果出現(xiàn)月經淋漓不盡,拖延超過7天尚未經凈,可視情況加入阿膠、艾葉、三七、炮姜、黑地榆或黑荊芥等止血藥。 婦科特點 月經后期(周期35天以上),經少不暢,或量多有血塊,經色紫暗,白帶多,下腹脹滿悶痛或刺痛。 全身癥狀 多痰,形體多為肥胖、容易水腫、全身酸痛、神疲倦怠。 調養(yǎng)方藥 治療原則以「理氣化痰,活血消癥」為主,視個人體質選用蒼術、香附、枳殼、陳皮、半夏、茯苓、膽南星、紅花、黃芩、 知母、 龍膽草、昆布、 柴胡、連翹、 三棱 、莪術、歸尾等藥材調理。 作者介紹:張文馨中醫(yī)師,澄觀中醫(yī)診所副院長、中醫(yī)婦科醫(yī)學會??漆t(yī)師。 美麗馨情 張文馨醫(yī)師的漢方美人書、 張文馨醫(yī)師粉絲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66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參耆四圣散
下一篇: 參耆地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