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猬皮(煅存性)雷丸3克(皂角洗,燒灰存性)川楝白皮 黑芝麻(炒黑)槐角子(煅存性)各1.5克 男發(fā)(皂角水浸,煅存性)2.1克 乳香6克牛角腮(童便浸七次,煅存性)30克 麝香0。6克 雄豬左懸蹄甲49個(童便浸七日,煅存性)
制法 : 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主痔漏。
用法用量 : 每次10丸,弱者7丸,空腹時用胡桃肉1個,細嚼同酒服。服過60克見效。
摘錄 : 《瘍科選粹》卷五
什么是乳糜尿?產(chǎn)生乳糜尿的原因有哪些?應(yīng)做哪些檢查?
尿中含有乳糜液稱為乳糜尿。乳糜尿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白蛋白、卵磷脂、膽固醇、纖維蛋白等。乳糜尿伴有血尿稱乳糜血尿,伴膿尿稱乳糜膿尿。
乳糜尿發(fā)生的原因有哪些:
(1)腹部淋巴管廣泛阻塞 如腸干淋巴管或腹主動脈前淋巴管阻塞。
(2)胸導管阻塞。
(3)淋巴系動力學改變 較粗淋巴管內(nèi)的瓣膜破壞,失去生理功能,逆向流動的淋巴液在泌尿系淋巴管管壁薄弱處可進入尿液,產(chǎn)生乳糜尿。
乳糜尿的診斷:
(1)真乳糜尿的確診:顯微鏡下,真乳糜尿無脂肪球、乳糜尿試驗陽性,蘇丹Ⅲ染色可見紅色脂滴。
(2)定位診斷:乳糜尿的定位診斷應(yīng)包括淋巴系統(tǒng)的阻塞部位及泌尿系統(tǒng)淋巴管破裂部位,可作膀胱鏡檢查確定乳糜尿是何側(cè)腎臟。淋巴系統(tǒng)造影術(shù)檢查對淋巴系統(tǒng)異常改變及瘺道形成的定位診斷很有價值。
(3)病因診斷:乳糜尿病因大致分為寄生蟲性和非寄生蟲性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由班氏絲蟲所致,及少數(shù)由結(jié)核、腫瘤、胸腹部創(chuàng)傷、手術(shù)及原發(fā)性淋巴管系統(tǒng)疾病造成,偶也見于妊娠、腎盂腎炎。
臨床表現(xiàn):
一、小便混濁
乳糜尿病是以小便混濁為基本特點,混濁的尿液中白混、紅混、灰混等等。如小便混白似米泔水樣,或似牛乳樣,或似馬尿樣,或似豆?jié){樣等。尿液中有如絮狀凝塊,或似膏脂,或似膠凍,或似涼粉樣;尿液紅混,或如血樣,或如洗肉水樣;尿液中或有紅色凝塊,或如瘦肉樣,或如豬肝樣,或紅白相間凝塊如粉球樣,或紅中有白,或白中有紅,或如楂糕,或如冰球,或如赤豆冰棒,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二、腰腹部酸脹疼痛或灼熱感
實驗室檢查:乳糜試驗:取中段尿液作乙醚試驗在顯微鏡下找到脂肪球者為乳糜試驗陽性。
分型論治:
(一)濕熱下注型
治法:清熱利濕。
方選:乳糜尿湯加減,尿中帶血者加白茅根、地榆炭涼血止血;夾有血凝塊者加漏蘆、炙刺猬皮活血通絡(luò);少腹墜脹者加川楝子疏肝化郁;少腹痛或痛過于脹加元胡通下焦血滯,宣化膀胱被遏之氣;尿道熱痛者加琥珀、瞿麥、甘草梢泄熱止痛。
(二)寒濕凝滯型
治法:祛寒化濕。
方選:附子理中湯或吳茱萸湯加減,尿中凝塊過大,阻寒尿道者加益智仁、炙刺猬皮以化氣散凝;尿次增多者加桑螵蛸、京菖蒲堅腎化濕;完谷不化者加肉蔻、補骨脂溫腎火以暖土健脾胃;腹痛才加烏藥、炮姜散寒溫中行氣;肢冷不溫加桂枝、白芍溫寒解肌。
(三)絡(luò)脈瘀阻型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jié)帷?
方選:桃紅四物湯或少腹逐瘀湯合化凝湯金鈴子散化裁。兼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可達益氣化瘀之效;兼陰虛者加生地、阿膠、小薊,可達養(yǎng)陰化瘀之功;兼虛寒者加附、桂等,可達溫寒化瘀之妙;兼熱者加山梔、黃芩等,可達清熱化瘀之力;兼氣滯者加柴胡、玉金、青皮等,可達理氣化瘀之用;兼痰濁者加僵蠶、陳膽星、法夏等,可達祛化瘀之巧。
(四)中氣不足型
治法:補中益氣,舉清泌濁。
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或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尿中有鮮紅凝塊者加地榆炭,茜草;尿中有紫紅凝塊者加漏蘆、劉寄奴;尿中有白凝塊者加炙刺猬皮、砂仁;體虛少氣加桂元肉;心悸、失眠者加棗仁、五味子。
(五)脾虛不固型
治法:健脾固澀。
方選:震靈丹、訶子散等加減。兼腎虛者加桑螵蛸、益智仁固脫堅腎;兼陰虛者加龜板、澤瀉補陰分清泌濁;尿中兼血者加墓頭回、黃藥子固脫止血;尿中有凝塊者加益智仁、砂仁、炙刺猬皮消瘀化氣;兼大便滑脫、完谷不化者加谷麥芽、焦楂健脾助化。
(六)腎陽虛損型
治法:溫補腎陽,固腎止?jié)帷?
方選:二仙湯合右歸飲加減。尿中多凝塊者加炙刺猬皮,益智仁、炙地龍;伴陽痿者加柴胡、葫蘆巴;伴滑精者加金櫻子、煅龍牡。腰痛者加狗脊、補骨脂。
(七)陰虛火旺型
治法:滋陰降火,涼血止?jié)帷?
方選:滋陰降火湯加減。尿紅混者加女貞子、旱蓮草、地榆炭;腰痛者加川斷、枸杞;若尿中紅白凝塊較多可加服滋腎通關(guān)丸、滋陰化氣。
(八)肺虛水停型
治法:利肺通水,化氣止?jié)帷?
方選:五皮飲或五苓散加減。兼咳嗽者加萊菔子、冬瓜仁、葶藶子宣肺化飲止咳;有鼻塞者加牛蒡子、淡豆豉解表通陽;大便干燥者加肉蓯蓉、當歸溫陽通便。
其他療法:
1.中成藥
2.單方驗方
3.手術(shù)治療:一般不主張手術(shù)治療,因其復發(fā)率高,療效不確切。復發(fā)后不易治療。
飲食與調(diào)攝:
1.飲食宜清淡,如:米粥、紅棗糯米粥、面條、面包等,其他:蔬菜、蘑菇、蓮子、木耳、山藥等,水果如哈密瓜、西瓜、梨、蘋果、椰子、菠蘿等可適量食用,對脾陽虛、腎陽虛、寒濕者諸多水果則不宜,唯橘類尚可食用,配合姜棗之劑茶飲更佳。
2.避免過食辛(腥)辣、油膩及豆制品。
3.避免過度疲勞,多休息,勿勞累。
定義:乳糜尿是由局部淋巴液滲出形成以“小便混濁”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疾病,“乳”是指白色奶狀,“糜”是指粥樣糊狀。
病因:
1.蟲毒侵淫
2.濕邪
3.飲食勞倦
4.氣虛
5.瘀阻
病機:
1.病位
2.病性
3.病勢
4.分證證侯病機:濕熱下注、寒濕凝滯、絡(luò)脈瘀阻、中氣不足、脾虛不固、腎陽虛虧、陰虛火旺、肺虛水停
臨床表現(xiàn):
一、小便混濁
乳糜尿病是以小便混濁為基本特點,混濁的尿液中白混、紅混、灰混等等。如小便混白似米泔水樣,或似牛乳樣,或似馬尿樣,或似豆?jié){樣等。尿液中有如絮狀凝塊,或似膏脂,或似膠凍,或似涼粉樣;尿液紅混,或如血樣,或如洗肉水樣;尿液中或有紅色凝塊,或如瘦肉樣,或如豬肝樣,或紅白相間凝塊如粉球樣,或紅中有白,或白中有紅,或如楂糕,或如冰球,或如赤豆冰棒,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二、腰腹部酸脹疼痛或灼熱感
實驗室檢查:乳糜試驗:取中段尿液作乙醚試驗在顯微鏡下找到脂肪球者為乳糜試驗陽性。
分型論治:
(一)濕熱下注型
治法:清熱利濕。
方選:乳糜尿湯加減,尿中帶血者加白茅根、地榆炭涼血止血;夾有血凝塊者加漏蘆、炙刺猬皮活血通絡(luò);少腹墜脹者加川楝子疏肝化郁;少腹痛或痛過于脹加元胡通下焦血滯,宣化膀胱被遏之氣;尿道熱痛者加琥珀、瞿麥、甘草梢泄熱止痛。
(二)寒濕凝滯型
治法:祛寒化濕。
方選:附子理中湯或吳茱萸湯加減,尿中凝塊過大,阻寒尿道者加益智仁、炙刺猬皮以化氣散凝;尿次增多者加桑螵蛸、京菖蒲堅腎化濕;完谷不化者加肉蔻、補骨脂溫腎火以暖土健脾胃;腹痛才加烏藥、炮姜散寒溫中行氣;肢冷不溫加桂枝、白芍溫寒解肌。
(三)絡(luò)脈瘀阻型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jié)帷?br>方選:桃紅四物湯或少腹逐瘀湯合化凝湯金鈴子散化裁。兼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可達益氣化瘀之效;兼陰虛者加生地、阿膠、小薊,可達養(yǎng)陰化瘀之功;兼虛寒者加附、桂等,可達溫寒化瘀之妙;兼熱者加山梔、黃芩等,可達清熱化瘀之力;兼氣滯者加柴胡、玉金、青皮等,可達理氣化瘀之用;兼痰濁者加僵蠶、陳膽星、法夏等,可達祛化瘀之巧。
(四)中氣不足型
治法:補中益氣,舉清泌濁。
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或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尿中有鮮紅凝塊者加地榆炭,茜草;尿中有紫紅凝塊者加漏蘆、劉寄奴;尿中有白凝塊者加炙刺猬皮、砂仁;體虛少氣加桂元肉;心悸、失眠者加棗仁、五味子。
(五)脾虛不固型
治法:健脾固澀。
方選:震靈丹、訶子散等加減。兼腎虛者加桑螵蛸、益智仁固脫堅腎;兼陰虛者加龜板、澤瀉補陰分清泌濁;尿中兼血者加墓頭回、黃藥子固脫止血;尿中有凝塊者加益智仁、砂仁、炙刺猬皮消瘀化氣;兼大便滑脫、完谷不化者加谷麥芽、焦楂健脾助化。
(六)腎陽虛損型
治法:溫補腎陽,固腎止?jié)帷?br>方選:二仙湯合右歸飲加減。尿中多凝塊者加炙刺猬皮,益智仁、炙地龍;伴陽痿者加柴胡、葫蘆巴;伴滑精者加金櫻子、煅龍牡。腰痛者加狗脊、補骨脂。
(七)陰虛火旺型
治法:滋陰降火,涼血止?jié)帷?br>方選:滋陰降火湯加減。尿紅混者加女貞子、旱蓮草、地榆炭;腰痛者加川斷、枸杞;若尿中紅白凝塊較多可加服滋腎通關(guān)丸、滋陰化氣。
(八)肺虛水停型
治法:利肺通水,化氣止?jié)帷?br>方選:五皮飲或五苓散加減。兼咳嗽者加萊菔子、冬瓜仁、葶藶子宣肺化飲止咳;有鼻塞者加牛蒡子、淡豆豉解表通陽;大便干燥者加肉蓯蓉、當歸溫陽通便。
其他療法:
1.中成藥
2.單方驗方
3.手術(shù)治療:一般不主張手術(shù)治療,因其復發(fā)率高,療效不確切。復發(fā)后不易治療。
飲食與調(diào)攝:
1.飲食宜清淡,如:米粥、紅棗糯米粥、面條、面包等,其他:蔬菜、蘑菇、蓮子、木耳、山藥等,水果如哈密瓜、西瓜、梨、蘋果、椰子、菠蘿等可適量食用,對脾陽虛、腎陽虛、寒濕者諸多水果則不宜,唯橘類尚可食用,配合姜棗之劑茶飲更佳。
2.避免過食辛(腥)辣、油膩及豆制品。
3.避免過度疲勞,多休息,勿勞累。
乳糜尿是由局部淋巴液滲出形成以“小便混濁”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疾病,“乳”是指白色奶狀,“糜”是指粥樣糊狀。臨床分為絲蟲性乳糜尿和非絲蟲性乳糜尿。乳糜尿是絲蟲病的晚期病變之一,在絲蟲流行區(qū)既是常見病,又是疑難病。乳糜尿為現(xiàn)代醫(yī)學病名,類屬于中醫(yī)“尿濁”、“膏淋”病范疇。
病因:
1.蟲毒侵淫
2.濕邪
3.飲食勞倦
4.氣虛
5.瘀阻
病機:
1.病位
2.病性
3.病勢
4.分證證侯病機:濕熱下注、寒濕凝滯、絡(luò)脈瘀阻、中氣不足、脾虛不固、腎陽虛虧、陰虛火旺、肺虛水停
臨床表現(xiàn):
一、小便混濁
乳糜尿病是以小便混濁為基本特點,混濁的尿液中白混、紅混、灰混等等。如小便混白似米泔水樣,或似牛乳樣,或似馬尿樣,或似豆?jié){樣等。尿液中有如絮狀凝塊,或似膏脂,或似膠凍,或似涼粉樣;尿液紅混,或如血樣,或如洗肉水樣;尿液中或有紅色凝塊,或如瘦肉樣,或如豬肝樣,或紅白相間凝塊如粉球樣,或紅中有白,或白中有紅,或如楂糕,或如冰球,或如赤豆冰棒,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二、腰腹部酸脹疼痛或灼熱感
實驗室檢查:乳糜試驗:取中段尿液作乙醚試驗在顯微鏡下找到脂肪球者為乳糜試驗陽性。
分型論治:
(一)濕熱下注型
治法:清熱利濕。
方選:乳糜尿湯加減,尿中帶血者加白茅根、地榆炭涼血止血;夾有血凝塊者加漏蘆、炙刺猬皮活血通絡(luò);少腹墜脹者加川楝子疏肝化郁;少腹痛或痛過于脹加元胡通下焦血滯,宣化膀胱被遏之氣;尿道熱痛者加琥珀、瞿麥、甘草梢泄熱止痛。
(二)寒濕凝滯型
治法:祛寒化濕。
方選:附子理中湯或吳茱萸湯加減,尿中凝塊過大,阻寒尿道者加益智仁、炙刺猬皮以化氣散凝;尿次增多者加桑螵蛸、京菖蒲堅腎化濕;完谷不化者加肉蔻、補骨脂溫腎火以暖土健脾胃;腹痛才加烏藥、炮姜散寒溫中行氣;肢冷不溫加桂枝、白芍溫寒解肌。
(三)絡(luò)脈瘀阻型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jié)帷?
方選:桃紅四物湯或少腹逐瘀湯合化凝湯金鈴子散化裁。兼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可達益氣化瘀之效;兼陰虛者加生地、阿膠、小薊,可達養(yǎng)陰化瘀之功;兼虛寒者加附、桂等,可達溫寒化瘀之妙;兼熱者加山梔、黃芩等,可達清熱化瘀之力;兼氣滯者加柴胡、玉金、青皮等,可達理氣化瘀之用;兼痰濁者加僵蠶、陳膽星、法夏等,可達祛化瘀之巧。
(四)中氣不足型
治法:補中益氣,舉清泌濁。
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或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尿中有鮮紅凝塊者加地榆炭,茜草;尿中有紫紅凝塊者加漏蘆、劉寄奴;尿中有白凝塊者加炙刺猬皮、砂仁;體虛少氣加桂元肉;心悸、失眠者加棗仁、五味子。
(五)脾虛不固型
治法:健脾固澀。
方選:震靈丹、訶子散等加減。兼腎虛者加桑螵蛸、益智仁固脫堅腎;兼陰虛者加龜板、澤瀉補陰分清泌濁;尿中兼血者加墓頭回、黃藥子固脫止血;尿中有凝塊者加益智仁、砂仁、炙刺猬皮消瘀化氣;兼大便滑脫、完谷不化者加谷麥芽、焦楂健脾助化。
(六)腎陽虛損型
治法:溫補腎陽,固腎止?jié)帷?
方選:二仙湯合右歸飲加減。尿中多凝塊者加炙刺猬皮,益智仁、炙地龍;伴陽痿者加柴胡、葫蘆巴;伴滑精者加金櫻子、煅龍牡。腰痛者加狗脊、補骨脂。
(七)陰虛火旺型
治法:滋陰降火,涼血止?jié)帷?
方選:滋陰降火湯加減。尿紅混者加女貞子、旱蓮草、地榆炭;腰痛者加川斷、枸杞;若尿中紅白凝塊較多可加服滋腎通關(guān)丸、滋陰化氣。
(八)肺虛水停型
治法:利肺通水,化氣止?jié)帷?
方選:五皮飲或五苓散加減。兼咳嗽者加萊菔子、冬瓜仁、葶藶子宣肺化飲止咳;有鼻塞者加牛蒡子、淡豆豉解表通陽;大便干燥者加肉蓯蓉、當歸溫陽通便。
其他療法:
1.中成藥
2.單方驗方
3.手術(shù)治療:一般不主張手術(shù)治療,因其復發(fā)率高,療效不確切。復發(fā)后不易治療。
飲食與調(diào)攝:
1.飲食宜清淡,如:米粥、紅棗糯米粥、面條、面包等,其他:蔬菜、蘑菇、蓮子、木耳、山藥等,水果如哈密瓜、西瓜、梨、蘋果、椰子、菠蘿等可適量食用,對脾陽虛、腎陽虛、寒濕者諸多水果則不宜,唯橘類尚可食用,配合姜棗之劑茶飲更佳。
2.避免過食辛(腥)辣、油膩及豆制品。
3.避免過度疲勞,多休息,勿勞累。
還有其它具體相關(guān)的你自己上.cn/bbs_ys/ 去看,上面很多專家的,一般24小時以內(nèi)都會有很多朋友回復網(wǎng)友的提問
參考資料:.cn/bbs_ys/ShowPost.asp?ThreadID=5658
乳糜尿是由局部淋巴液滲出形成以“小便混濁”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疾病,“乳”是指白色奶狀,“糜”是指粥樣糊狀。臨床分為絲蟲性乳糜尿和非絲蟲性乳糜尿。乳糜尿是絲蟲病的晚期病變之一,在絲蟲流行區(qū)既是常見病,又是疑難病。乳糜尿為現(xiàn)代醫(yī)學病名,類屬于中醫(yī)“尿濁”、“膏淋”病范疇。
病因:
1.蟲毒侵淫
2.濕邪
3.飲食勞倦
4.氣虛
5.瘀阻
病機:
1.病位
2.病性
3.病勢
4.分證證侯病機:濕熱下注、寒濕凝滯、絡(luò)脈瘀阻、中氣不足、脾虛不固、腎陽虛虧、陰虛火旺、肺虛水停
臨床表現(xiàn):
一、小便混濁
乳糜尿病是以小便混濁為基本特點,混濁的尿液中白混、紅混、灰混等等。如小便混白似米泔水樣,或似牛乳樣,或似馬尿樣,或似豆?jié){樣等。尿液中有如絮狀凝塊,或似膏脂,或似膠凍,或似涼粉樣;尿液紅混,或如血樣,或如洗肉水樣;尿液中或有紅色凝塊,或如瘦肉樣,或如豬肝樣,或紅白相間凝塊如粉球樣,或紅中有白,或白中有紅,或如楂糕,或如冰球,或如赤豆冰棒,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二、腰腹部酸脹疼痛或灼熱感
實驗室檢查:乳糜試驗:取中段尿液作乙醚試驗在顯微鏡下找到脂肪球者為乳糜試驗陽性。
分型論治:
(一)濕熱下注型
治法:清熱利濕。
方選:乳糜尿湯加減,尿中帶血者加白茅根、地榆炭涼血止血;夾有血凝塊者加漏蘆、炙刺猬皮活血通絡(luò);少腹墜脹者加川楝子疏肝化郁;少腹痛或痛過于脹加元胡通下焦血滯,宣化膀胱被遏之氣;尿道熱痛者加琥珀、瞿麥、甘草梢泄熱止痛。
(二)寒濕凝滯型
治法:祛寒化濕。
方選:附子理中湯或吳茱萸湯加減,尿中凝塊過大,阻寒尿道者加益智仁、炙刺猬皮以化氣散凝;尿次增多者加桑螵蛸、京菖蒲堅腎化濕;完谷不化者加肉蔻、補骨脂溫腎火以暖土健脾胃;腹痛才加烏藥、炮姜散寒溫中行氣;肢冷不溫加桂枝、白芍溫寒解肌。
(三)絡(luò)脈瘀阻型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jié)帷?br>方選:桃紅四物湯或少腹逐瘀湯合化凝湯金鈴子散化裁。兼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可達益氣化瘀之效;兼陰虛者加生地、阿膠、小薊,可達養(yǎng)陰化瘀之功;兼虛寒者加附、桂等,可達溫寒化瘀之妙;兼熱者加山梔、黃芩等,可達清熱化瘀之力;兼氣滯者加柴胡、玉金、青皮等,可達理氣化瘀之用;兼痰濁者加僵蠶、陳膽星、法夏等,可達祛化瘀之巧。
(四)中氣不足型
治法:補中益氣,舉清泌濁。
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或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尿中有鮮紅凝塊者加地榆炭,茜草;尿中有紫紅凝塊者加漏蘆、劉寄奴;尿中有白凝塊者加炙刺猬皮、砂仁;體虛少氣加桂元肉;心悸、失眠者加棗仁、五味子。
(五)脾虛不固型
治法:健脾固澀。
方選:震靈丹、訶子散等加減。兼腎虛者加桑螵蛸、益智仁固脫堅腎;兼陰虛者加龜板、澤瀉補陰分清泌濁;尿中兼血者加墓頭回、黃藥子固脫止血;尿中有凝塊者加益智仁、砂仁、炙刺猬皮消瘀化氣;兼大便滑脫、完谷不化者加谷麥芽、焦楂健脾助化。
(六)腎陽虛損型
治法:溫補腎陽,固腎止?jié)帷?br>方選:二仙湯合右歸飲加減。尿中多凝塊者加炙刺猬皮,益智仁、炙地龍;伴陽痿者加柴胡、葫蘆巴;伴滑精者加金櫻子、煅龍牡。腰痛者加狗脊、補骨脂。
(七)陰虛火旺型
治法:滋陰降火,涼血止?jié)帷?br>方選:滋陰降火湯加減。尿紅混者加女貞子、旱蓮草、地榆炭;腰痛者加川斷、枸杞;若尿中紅白凝塊較多可加服滋腎通關(guān)丸、滋陰化氣。
(八)肺虛水停型
治法:利肺通水,化氣止?jié)帷?br>方選:五皮飲或五苓散加減。兼咳嗽者加萊菔子、冬瓜仁、葶藶子宣肺化飲止咳;有鼻塞者加牛蒡子、淡豆豉解表通陽;大便干燥者加肉蓯蓉、當歸溫陽通便。
其他療法:
1.中成藥
2.單方驗方
3.手術(shù)治療:一般不主張手術(shù)治療,因其復發(fā)率高,療效不確切。復發(fā)后不易治療。
飲食與調(diào)攝:
1.飲食宜清淡,如:米粥、紅棗糯米粥、面條、面包等,其他:蔬菜、蘑菇、蓮子、木耳、山藥等,水果如哈密瓜、西瓜、梨、蘋果、椰子、菠蘿等可適量食用,對脾陽虛、腎陽虛、寒濕者諸多水果則不宜,唯橘類尚可食用,配合姜棗之劑茶飲更佳。
2.避免過食辛(腥)辣、油膩及豆制品。
3.避免過度疲勞,多休息,勿勞累。
病案舉例(一)
葛某某,男,38歲,泗陽縣新園鄉(xiāng)人。1998年6月25日診。
患者近半月來小便黃混,逐漸加重,或尿中有血絲樣物,或有棉絮狀物排出,少腹墜脹,尿道熱痛,口苦口干,胸悶納少。脈滑數(shù),苔黃厚。
尿檢:尿乳糜試驗陽性,含紅細胞+++,白細胞+++。證屬濕熱下注膀胱,熱迫精微下注,診為乳糜尿。
治宜清熱利濕,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5克,黃柏10克,山梔6克,黃芩、柴胡各10克,清寧丸2克(分吞),蒼術(shù)15克,烏藥、京菖蒲各10克,小薊30克,扁蓄20克。
連服五劑,諸癥緩解,尿混稍減。
轉(zhuǎn)方:黃柏、蒼術(shù)各10克,扁蓄20克,小薊30克,萆解15克,花粉20克,合入基本方。
再服十劑,尿清,尿檢正常。續(xù)予健脾化燥之品,調(diào)服鞏固療效。追訪數(shù)年未發(fā)!
病案舉例(二)
葉某某,男,40歲,教師,本市人。1998年7月13日診。
患者長期失眠,腰痛腿酸,遺精,有乳糜血尿史四年,尿紅混,時作時止,最近工作煩忙,失眠多夢,頭痛頭暈,盜汗,心悸,口燥咽干,不欲飲水,面頰潮紅,五心煩熱,大便干燥,上午小便混白,下午小便為粉紅色,或尿血鮮紅。脈細數(shù),舌紅苔少。尿乳糜試驗陽性。證屬久病氣陰兩虛,水虧火旺,相火妄動。治宜滋陰降火,益腎固精。
方用知柏地黃丸、二至丸合基本方加減:黃柏10克,知母15克,生地20克,澤瀉15克,茯神10克,山藥20克,丹皮10克,女貞子、旱蓮草、芡實、蓮須、金櫻子、萆解各15克,煅龍牡各30克。
連服二十劑后,諸癥好轉(zhuǎn),尿轉(zhuǎn)為白混。
原方去女貞子、旱蓮草、生地,加枸杞、川斷各15克,再服十劑,尿清,尿乳糜試驗陰性。加服六味地黃丸一月余,四年后追訪一切正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75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川楝湯
下一篇: 川楝茴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