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山慈菇2錢,蒼耳子3錢,當歸1兩,白芷2錢,王不留行3錢,天花粉3錢。
功能主治 : 諸疔瘡。
用法用量 : 水2碗,煎至1碗,加酒1杯,再煎共1杯服之。必出汗而愈。
摘錄 : 《洞天奧旨》卷八
1、清熱解毒:山慈菇性寒,歸肝經(jīng),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蛇、蟲、狂犬咬傷,還可用于治療癰阻發(fā)背、疔瘡腫毒、喉痹腫痛等癥。
2、消癰散結(jié):山慈菇味辛能散,具有解毒、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瘰疬痰核、癥瘕痞塊和多種腫瘤。
3、化痰:山慈菇還具有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風痰癲癇。
4、抗炎作用:山慈菇中含有秋水仙堿,秋水仙堿對急性痛風性關(guān)節(jié)炎有特殊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療急性痛風性關(guān)節(jié)炎發(fā)作。
擴展資料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根叢生,稍肉質(zhì),直徑2-3毫米。葉片長卵形、闊卵形或近三角狀卵形,長15-25厘米,寬11-1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耳狀心形或耳形,兩側(cè)裂片長6-11厘米,寬4-6厘米,通常外展,葉面深綠色,偶有云斑,葉背初具短毛,后毛逐漸脫落;葉柄長15-25厘米;芽苞葉卵形,長約1厘米,寬約5毫米,邊緣有密生睫毛。
花單生,每花枝常具2朵花,紫綠色,直徑2.5-3厘米,花梗長約1.5厘米,稀達6厘米;花被管圓筒狀,長1.5-2.5厘米,直徑7-12毫米,喉部縊縮,膜環(huán)寬約2毫米,內(nèi)壁有縱行脊皺,花被裂片卵狀腎形,長10-14毫米,寬12-18毫米,基部有乳突皺褶區(qū);藥隔伸出,錐尖或短舌狀;子房半下位,花柱離生,頂端2裂,柱頭側(cè)生。
——山慈菇
再過不久,就是慈菇上市的季節(jié)了。喜歡嘗鮮的人會買回慈菇做上一道慈菇燒肉或慈菇雞湯,但蔬菜專家就提醒,吃慈菇一定要認真加工,千萬不要圖省事,以免吃進過多的鉛,引發(fā)鉛中毒。
慈菇富含淀粉、蛋白質(zhì)、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具有消炎解毒、生津潤肺、補中益氣的作用。但慈菇屬于水生蔬菜,對鉛等重金屬具有較強的吸收、積累能力。
目前,鉛已是環(huán)境中的重點污染物之一,隨著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及“三廢”物質(zhì)的大量排放,水體中的鉛等重金屬含量越來越高。如人們食用加工粗糙的慈菇,就可能會導致慢性中毒,對健康產(chǎn)生較大的危害。有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水體、土壤中鉛濃度的增加,慈菇各部位鉛含量呈上升趨勢,鉛殘留量以慈菇球莖表皮最高,頂芽次之,去皮球莖最少。當土壤和水中的鉛濃度達到每升50毫克時,慈菇頂芽的鉛殘留量為每公斤0.22~0.25毫克,表皮的為0.29~0.37毫克,均超過每公斤0.2毫克鉛這一無公害蔬菜產(chǎn)品國家標準限量值。
如果將慈菇球莖表皮去除后,鉛殘留量為每公斤0.11~0.12毫克,低于國家標準,這時食用,相對安全。
慈菇球莖在土壤中成長,表皮直接接觸土壤中的鉛而導致吸收和積累較多,從而使得慈菇球莖表皮的鉛積累量最高。為保證慈菇食用安全,加工時首先不要怕麻煩,認真去除表皮,其次不要怕浪費,要把頂芽掐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77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慈云散
下一篇: 慈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