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藤和雞骨草不是同一種植物。
1、分布范圍不同
相思藤分布在我國吉林、遼寧、陜西、湖北等地。
而雞骨草分布在中國海南、廣東、福建以及越南等地。
2、生長習(xí)性不同
相思藤喜溫暖濕潤,在通風(fēng)良好、半陰的環(huán)境生長最好。土壤以含有大量腐殖質(zhì)的微酸性砂質(zhì)土壤為最適合。
雞骨草大多數(shù)品種畏寒、畏旱,不耐霜凍、濕澇和堿土。冬季氣溫低于3℃時,枝葉易遭受凍害,如持續(xù)時間長就會死亡。
3、價值不同
相思藤芳香,尤以夜間更盛,常栽培供觀賞。華南地區(qū)有取其花與肉類煎炒作饌?;烧粝阌?。花、葉可藥用,有清肝、明目、去翳之效。
雞骨草栽培供觀賞。紅提枝條細長,夏秋開花,黃綠色花朵傍晚開放,飄出陣陣撲鼻濃香,在南方多用來布置庭院、窗前、塘邊和亭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雞骨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相思藤
很多中藥都可以直接泡水喝,甘草的藥用價值極高,泡水喝就能喝到甘草的藥效,是十分方便的中草藥。
一、甘草的主要功效
甘草在中醫(yī)里常常和桂枝配伍,用來治療心氣虛,脾胃氣虛,倦怠乏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nèi)绻忻傲?,咽喉腫痛,甘草常常與金銀花,連翹同用,可以清熱解毒。與芍藥同用的時候,可以用來治療胃痛,腹痛,甘草因為有類似腎上腺素的作用,所以對胃酸過多有抑制作用。女性到了更年期也可以吃甘草來進行平衡體內(nèi)激素。
二、甘草泡水喝的注意事項
雖然日常生活中,我們覺得喉嚨痛是可以拿甘草泡水喝的,但是,甘草具有微量的毒性,可以用來一時飲用,不可以長時間飲用,避免身體出現(xiàn)不適的狀況,藥可以用來治療身體的異狀,但是千萬不能常喝,容易產(chǎn)生賴藥性以及身體會積累一些毒素。復(fù)方甘草片是很多家庭用來在咳嗽的時候用來臨時止咳的良藥,但是千萬不能當(dāng)糖果吃哦。開水沖泡甘草的時候,務(wù)必要記得先把甘草沖洗一下哦。
三、甘草的忌服用者
雖然甘草作為中草藥一般人都可以服用,但還是有些人不適合服用甘草,例如孕婦、哺乳期女性、性功能障礙、肥胖、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月經(jīng)期間等都不適合服用甘草。 這些人服用甘草有可能出現(xiàn)不是很好的效果,就算是正常人在服用甘草前也最好通過甘草實驗,弄清楚自己是否會對甘草過敏。另外服用甘草泡水的時候,是不可以和止咳藥物、強心藥物以及降血壓藥物一起服用的,兩種藥有可能造成不太好的效果,要避免對身體造成嚴(yán)重后果的藥物搭配。
一、甘草種子的表皮處理方法:
甘草籽皮厚,且堅硬,種子不易萌發(fā),可破壞表皮,其方法有以下兩種:
①利用碾米機的高速滾動使種子互相摩擦、碰撞,把表皮擊傷(適用于大量種子處理);
②每千克種子加入80%的硫酸20-30毫升攪拌均勻,經(jīng)4-7小時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后即可播種。
二、甘草栽培技術(shù)
甘草為豆科植物,主要類型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和脹果甘草,以干燥根及根狀莖入藥,生藥稱甘草。它具有補脾益氣、止咳祛痰、清熱解毒、緩急定痛和調(diào)和藥性之功效?,F(xiàn)將甘草的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1、土壤選擇
甘草是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發(fā)達,入土深,直旱作,耐鹽堿,強陽性,喜鈣,怕澇,生命力很強。栽培甘草應(yīng)選擇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條件良好,土層厚度大于2米,內(nèi)無板結(jié)層,灌溉便利的沙質(zhì)土壤較好。
2、種子處理
將種子置于陶瓷罐內(nèi),按1千克種子加80%的濃硫酸30毫升進行拌種,用光滑木棒反復(fù)攪拌,在20℃溫度下經(jīng)過7小時的悶種,然后用清水多次沖洗后晾干備用,發(fā)芽率可達90%以上。
3、播種
甘草在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均可播種,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種為,此時氣溫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較長的生長期。
播前施用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每畝4000千克、磷二銨每畝35千克做基肥,若用種子播種,播種方法可采用條播或穴播較好,播種量每畝2-2.50千克,行距30-40厘米,株距15厘米,播深2.50-3厘米,每穴3-5粒,播后覆土耙糖保摘。
4、田間管理
施肥: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發(fā)前追施磷二銨每畝25千克。并開溝施于行側(cè)10厘米深處,溝深15厘米,施肥后覆土。
灌水:播種當(dāng)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畝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后1個月左右進行,以后每隔1個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漸減少灌水次數(shù)。
間苗:當(dāng)甘草秧苗長到15厘米高時可進行間苗,株距15厘米,每畝保苗約2萬株左右。
中耕除草:播種當(dāng)年一般中耕3-4次,以后可適當(dāng)減少中耕次數(shù),結(jié)合中耕主要消滅蒸絲子等田間雜草。
病蟲害防治:甘草病蟲害主要有銹病、白粉病、紅蜘蛛等。對于銹病,可用石硫合劑進行防治;對于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進行防治;對于紅蜘蛛,可用樂果進行防治。
5、收獲加工直播2-4年收獲,育苗移栽1-2年可起挖,移裁的可用拖拉機深翻起挖。在霜降以后,地上莖葉枯萎采挖。甘草根深,必須深挖不可創(chuàng)斷。以免影響產(chǎn)量。
挖出后抖凈泥土,忌用水澆。趁鮮去掉節(jié)頭、毛頒,分出等級涼曬,曬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曬至全干,鮮品折干率30%左右。
擴展資料
種植甘草注意事項:
1、育苗的時候需要足夠的底肥。一般都是用農(nóng)肥、圈肥為主。把土地進行翻耕以后,開始起壟澆水,等土地松軟了就可以直接播種了。
壟需要按照每行句子5厘米開一個溝,溝寬度在4厘米左右,深度約3厘米,播好以后蓋上土填嚴(yán)實,苗出土之前不要輕易澆水。每畝地大概需要6千克種子。
出苗了以后還需要加強管理,育苗一年以后,當(dāng)苗長到高13-15厘米,根長15厘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了。
2、移栽的季節(jié)一般選擇在春秋兩季節(jié)。春天栽種的時間是4月下旬-5月上旬,秋天栽種時間一般是10月下旬到立冬之前。
移栽的時候需要選擇好的苗種,按照大、中、小分配,去掉根和須。移栽之前需要把地進行深耕,一般溝深15厘米,每棵之間10-12厘米,每行之間30厘米。
然后把選好的苗種斜栽到溝里面,蓋上5厘米的土就可以了。每畝需要苗種2萬-2.2萬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甘草
別名:山梅、山甘草、土甘草、柴秤星、了歌飯、烏鴉飯(潮汕)、山梅根(汕頭)、山梅(潮安、饒平、澄海)、等秤星(潮陽、陸豐、饒平)、臭青杖(普寧)、秤星根、釘秤根(揭陽)、秤星根、早禾仔、烏雅飯(饒平)、了哥飯(饒平、潮安、揭陽)、柴秤星(潮陽、潮安、揭陽、饒平)、青梅根、秤星樹(湛江)、苦梅根、土甘草(惠陽)、青梅根(廣州)。
性狀:本品為冬青科冬青屬梅葉冬青。本草生于山坡灌木叢中。根、莖、葉夏秋采收。分布于華東及華南地區(qū)。
性味:本品苦、微甘、涼。
功效:有清熱解毒、生津利咽、散瘀止痛的功用。
主治:感冒、高熱煩渴、咽喉腫痛、氣管炎、百日咳、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及野蕈、砒霜中毒等。
單方驗方:
1、治感冒發(fā)熱:山梅根、蘆根、葛根各30克,水煎服。
2、治急性咽炎、扁桃體炎:山梅根15-30克,燈籠草15-30克,水煎服。
3、治淋?。荷矫犯?0克,水煎服。
4、治痢疾:山梅根10-15克,水煎服。
5、治跌打瘀腫:山梅根30克,三椏苦、七葉蓮各15克,水煎服。
6、治小兒百日咳:山梅根、白茅根各30克,水煎加蜜糖服。
7、治骨折:山梅根適量搗爛外敷。
8、治食野蕈或砒霜中毒:鮮山梅根120克,鮮金銀花、鳳尾草各60克,水煎頻服。
9、治癰癤腫毒:山梅葉適量搗爛外敷。
本品內(nèi)服根常用量15-30克,葉外用適量。
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使寧夏擁有許多獨具特色的農(nóng)副畜產(chǎn)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被譽為“紅、黃、藍、白、黑”寧夏“五寶”的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皮、發(fā)菜。
1、紅寶:枸杞
木本植物,漿里呈鮮紅色,形似紡錘,更似紅瑪瑙墜,是寧夏的傳統(tǒng)名牌出口商品,以皮薄、肉厚、籽少、品質(zhì)優(yōu)良馳名中外。歷史上是皇室貢品。枸杞是一種名貴中藥,營養(yǎng)成份十分豐富,并有很高的藥物價值,不僅含鐵、磷、鈣等物質(zhì),而且還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質(zhì)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維生素、甾醇、甙類等,有潤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祛風(fēng)、明目、強筋骨的功能?,F(xiàn)應(yīng)市者多為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干果,用法主要有三:入藥、泡酒泡茶、做菜。它的系列產(chǎn)品有:干鮮枸杞、枸杞菜、枸杞酒、枸杞水晶糖、鮮枸杞罐頭,枸杞蜂蜜等。
2、黃寶:甘草
甘草,屬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根可長達五、六尺,因含有豐富的糖分,味甚甘,故得名“甘草”。甘草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中草藥,既能調(diào)和諸藥,又能補氣和中、瀉火解毒、強健筋骨;主治脾胃虛弱、咳嗽多、咽痛、癰腫痛、小兒胎毒等癥,還能起到抗?jié)?、抗炎癥、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寧夏用上等甘草為原料精制成甘草霜,在醫(yī)藥、工業(yè)、食品等領(lǐng)域得到廣泛應(yīng)用。
3、藍寶:賀蘭石
賀蘭山出產(chǎn)的賀蘭石,石質(zhì)細密,堅而不脆,呈天然深紫和豆綠兩色,有的還巧夾著玉帶、云紋、眉子、銀線、石眼等結(jié)構(gòu),似云、似月、似水、似山的圖案,雅趣天成,經(jīng)能工巧匠雕飾,成為上好的石硯工藝品。清末,就流傳著“一端二歙三賀蘭”之說。賀蘭硯古樸典雅,造型優(yōu)美,別具一格,且具有不吸水、易發(fā)墨、不損毫、加蓋后硯內(nèi)余墨數(shù)日不干不臭等奇效,深受歷代書法家喜愛,公認為硯中佳品。
4、白寶:灘羊皮
灘羊是蒙古羊的后裔,后經(jīng)游牧遷徙到寧夏黃河兩岸的草灘上繁殖,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優(yōu)良裘皮羊。有人考察,寧夏草原干旱少雨而牧草豐足,水質(zhì)微堿而礦化度高。正是灘羊繁育的天賦條件。寧夏灘羊肉營養(yǎng)豐富,肉質(zhì)細嫩。不膻不腥,味美可口,是佳肴上品,深受美食家們的歡迎。灘羊肉,今天除供給本地區(qū)各族人民食用外,還運往外省市和出口阿拉伯國家。
5、黑寶:發(fā)菜
在植物分類學(xué)中,屬蘭藻門,含珠藻的一種。生長在荒漠、半荒漠地區(qū),逢雨萌發(fā),深秋早春時節(jié)采收。制作過程是將采回的帶雜質(zhì)的“毛菜”揀選,去雜質(zhì),潤濕曬干包裝。新鮮發(fā)菜呈藍綠色或褐色,風(fēng)干后烏黑,形態(tài)酷似東方女子的秀發(fā),故得名。
它是一種高檔食品,與海參、魚肚、燕窩、魷魚、猴頭、魚翅、熊掌合稱“美味八珍”,是喜慶筵宴必不可少的山珍。發(fā)菜的營養(yǎng)十分豐富,而且極易被人體吸收。其蛋白質(zhì)含量為雞蛋的20倍,含糖類、脂肪、鈣質(zhì)也較多,更富磷、鐵等礦物質(zhì)。在醫(yī)學(xué)上有助消化、解積膩、清胃腸、降血壓等功能。
擴展資料:
寧夏,全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簡稱“寧”。首府銀川市,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是中國五大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之一。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東鄰陜西省,西、北部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西南、南部和東南部與甘肅省相連。南北相距約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總面積為6.64萬多平方千米。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qū),轄5個地級市,22個縣、市(區(qū))。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寧夏五寶?百度百科-寧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7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赤芍的功能主治,赤芍作用功能主治
下一篇: 榕樹須煲湯,榕樹須煲水洗澡可以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