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種植靈芝,約23元一斤。
靈芝栽培技術(shù)
(1)打空裝袋:新鮮原木截成30厘米長的短段木,修光斷面,然后用電轉(zhuǎn)或臺轉(zhuǎn)打3個直徑1.8厘米,深3厘米的孔穴,修光穴空裝入折徑20至30厘米,后0.005厘米的低壓聚乙烯袋內(nèi),孔穴朝袋壁,每袋2至4段,松緊適中,收攏袋口用繩扎緊,直徑過粗的段木劈成兩半,打空裝袋。段木偏干時采用浸水或袋內(nèi)加水方法增加含水量。
(2)滅菌:疊放后用蒸汽爐通入蒸汽滅菌,菌袋疊放時。每二三層需留出空隙或采用一層橫排一層豎排即“井”字形疊放。
當溫度達到100度后保持10小時不中斷,中途若需要加水,最好備好開水。整個過程做到開始大火使溫度很快上升至100度,最后1至2小時用旺火攻尾,使之徹底。滅菌結(jié)束,悶3至5小時,等灶內(nèi)溫度降至70度以下,才逐漸開灶門,取出放入冷卻室內(nèi)用消毒藥物熏蒸冷卻。搬移,疊放菌袋時采用合適的塑料筐,做到輕拿清放,切記袋膜破壞。若用高壓滅菌裝袋時用聚丙烯袋分裝,0.137兆帕壓力保持1.5至2小時,自然降落。
(3)接種:將冷卻后的料袋放入接種箱或接種室,接種罩內(nèi),再次用除菌劑熏蒸或氧原子環(huán)境消毒器消毒滅菌。然后雙人操作,一人用45瓦電烙鐵在段木孔穴位置燙破袋膜,另1人用長鑷子夾取成塊菌種填入孔穴內(nèi),在轉(zhuǎn)交給燙空人封貼專用膠布。若栽培種用塑料袋擴制培養(yǎng),接種時可戴上無菌指套從袋底切口直接掰取菌塊填入孔穴內(nèi),這樣速度快,平實,效果好。菌塊要求新鮮,菌齡25天以內(nèi)。
(4)發(fā)菌管理:發(fā)菌室事先經(jīng)過嚴格消毒,除蟲后,將菌袋擺放在層架上,或縱橫分層堆疊在具墊板或泡沫塑料板的地面上,控溫25度左右,使菌絲很快定植,蔓延。菌絲在段木中生長速度以軸向最快,橫向次之,切向最慢,三者長速比大致為4比1比0.5。
因此,接種后應(yīng)在適溫下培養(yǎng),促進菌絲很快從軸向橫向長滿整個段木表面以及向韌皮部,形成層,維管束等延伸。室內(nèi)保持空氣新鮮,每天中午開窗,通風換氣,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以下,每周微噴3%來蘇水1次,以防雜菌滋生。
隨著生長菌絲量增加,菌袋內(nèi)氧氣減少,袋壁水珠增多,當菌絲在斷面上形成菌被時,結(jié)合室內(nèi)噴霧消毒,微開袋口,排除水氣,增氧,保持段木表面少干狀態(tài),促進菌絲伸入木質(zhì)部向切向生長蔓延,積累更多營養(yǎng)。這種排濕,增氧,促生管理,每10天進行1次。
(5)搭棚埋棒
A、整地搭棚:選地勢開闊,通風良好,排灌方便,土地肥沃的微酸性田快作芝場。土地經(jīng)深翻暴曬,按東西走向整畦,畦寬1.5米,高20厘米,畦間走道30厘米,四周開20厘米的排灌溝,并撒滅蟲藥防蟲,每3畦搭1個塑料大棚,棚高2米,離棚頂20厘米再架平棚,上覆遮陽度為80%的遮陽網(wǎng)。也可根據(jù)海拔高低,地勢,生產(chǎn)規(guī)模,地理條件等因地適宜,搭建中棚,小弓棚和林下種植。
B、菌材排放:菌袋內(nèi)菌絲長滿段木,斷面出現(xiàn)紅褐色菌被,菌材表面有彈性感和少量菌材出現(xiàn)原基突起,選晴天將菌材從袋中取出,畦上開淺溝,將菌材橫放入溝中,接種穴朝上,每行4段,行距8至10厘米,填土過菌材2厘米,稍壓平實,澆水使土壤含水量達60%左右,保持濕潤狀態(tài),但忌積水。
(6)出芝管理
A、前期:菌材埋土后氣溫較低,以保溫為主,白天拉稀棚頂?shù)母采w物,接受光照,增加地溫。保持棚內(nèi)溫度在22度以上。約半個月原基即露出土表,注意通風換氣,每2至3天選晴天中午通風1次,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左右。
B、中期:氣溫上升,溫差較大,白天注意降溫,棚頂增厚覆蓋物,控溫28度左右。這時子實體生長較快,應(yīng)增加通氣量,可將四周棚膜往上卷起,離畦面6至10厘米左右,防止二氧化碳積累而產(chǎn)生畸形。相對濕度控制在90%至95%,常向空中噴霧保濕。晚間應(yīng)放下薄膜減少晝夜溫差。每潮芝采收后挺水2天,促使菌絲恢復(fù)生長和原基再次發(fā)生。
C、后期:氣溫逐漸下降,空氣也趨干燥,著重保溫,白天拉稀覆蓋物增加棚內(nèi)溫度,增加噴霧次數(shù)。通氣時,東南方向通風,防止西北方向襲擊。通過精心管理,爭取多產(chǎn)芝,產(chǎn)好芝,
(7)及時采收:當靈芝菌蓋以充分展開,邊緣的淺白色或淡黃色基本消失,菌蓋開始革質(zhì)化,呈現(xiàn)棕色,開始彈射孢子,經(jīng)7日套袋搜集孢子后(孢子收集方法下文有介紹)就應(yīng)及時采收,此時如果不采收,則影響第2茬靈芝子實體的形成,采收時用鋒利的小刀,在菌柄0.5至1CM處割取,千萬不可連菌皮一起拔掉,以免引進蟲害病害蔓延,同時第2茬靈芝子實體也難以形成,采收后的培養(yǎng)料,經(jīng)過數(shù)天修養(yǎng)后,噴施一次豆?jié){水,數(shù)天后就會長出第2茬靈芝子實體。 將采收的靈芝清洗干凈,放在塑料布或竹簾上曬干,或放使用烘干機烘干。
種植靈芝一畝地成本和利潤:
靈芝種植成本主要有地租、菌棒、大棚以及人工費,此外靈芝對于種植環(huán)境、光照以及氣候要求極為苛刻,以種植一畝靈芝為例,前期需投入較大,一次種植,生長期在3-4年,所以每年平均成本在投入的30%。
靈芝簡介:
靈芝(學名:Ganoderma lucidum(Curtis)P.Karst.)是靈芝科、靈芝屬真菌。靈芝子實體大多為一年生,少數(shù)為多年生,有柄,小柄側(cè)生。
菌蓋木質(zhì),木栓質(zhì),扇形,具溝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表面褐黃色或紅褐色,血紅至栗色,有時邊緣逐漸變成淡黃褐色至黃白色,具似漆樣光澤,蓋表有同心環(huán)溝,邊緣銳或稍鈍。
往往內(nèi)卷。菌肉白色至淡褐色,接近菌管處常成淡褐色,菌管小,管孔面淡白色,白肉桂色,淡褐色至淡黃褐色,管口近圓形,菌柄側(cè)生、偏生或中生,近圓柱形,有較強的漆樣光澤。擔孢子卵形或頂端平截,雙層壁,外壁透明、平滑,內(nèi)壁褐色或淡褐色,具小刺,中央具一油滴。
靈芝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其中絕大部分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中國是靈芝真菌資源分布廣泛的地方。
其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廣東、河南、云南、四川、貴州、海南、臺灣、陜西、山西、安徽、甘肅、西藏、香港等地。生于櫟、殼斗科等多種闊葉樹和松棵松屬等木樁旁或根際地上,亦長在鐵杉等針葉樹上。
靈芝屬真菌大多生長在有散射陽光、樹木較稀疏的地方或者空曠地帶。
你問的是靈芝人工種植1組有多少斤嗎?3000斤。
井岡山市下七鄉(xiāng)靈芝種植喜獲豐收,該鄉(xiāng)共種植靈芝70畝,平均一組產(chǎn)約3000斤,按去年每斤25元的價格,可實現(xiàn)收入525萬元。
工藝與普通食用菌相似,生長周期為45至90天。
靈芝種植的種植成本主要是包括菌種費用、租金費用、人工費、水電費、農(nóng)藥、養(yǎng)料等,大概每畝地需要花費40000元左右,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一畝地可以生產(chǎn)靈芝1000斤左右的話,按照市場價每斤80元計算,除去成本之后,每畝地的利潤還可以達到40000元,收入是很可觀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8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