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天,學(xué)名紅天竹,與南天竹的主要區(qū)別如下:
一、外形特征不同
1、紅天竹:其特征為常綠直立灌木,枝葉濃密,樹形緊湊。葉互生,小葉片先端鈍尖。冬季葉色鮮紅,春、夏、秋三季葉色深綠,羽狀復(fù)葉互生,各級羽片全對生,小葉革質(zhì),近無柄,橢圓狀披針形,深綠色,冬季常變紅色,兩面光滑無毛?;ò咨粷{果球形,鮮紅色,偶有黃色;種子半球形。
2、南天竹:莖常叢生而少分枝,光滑無毛,幼枝常為紅色,老后呈灰色。葉互生,集生于莖的上部,三回羽狀復(fù)葉;小葉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上面深綠色,冬季變紅色,背面葉脈隆起,兩面無毛;近無柄。花小,白色,具芳香,漿果球形,直徑5-8毫米,熟時鮮紅色,稀橙紅色。種子扁圓形。
二、花果期不同
1、紅天竹:花期5—7月,果期8—10月。
2、南天竹:花期3-6月,果期5-11月。
三、分布不同
1、紅天竹: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江蘇、浙江及陜西、廣西等省區(qū),日本、印度。
2、南天竹:分布于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云南、四川等省。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紅天竹
百度百科-南天竹
竹子里面那層膜是可以吃的。
竹蓀菌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wǎng)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wǎng)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蓀營養(yǎng)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含有蛋白質(zhì)及16種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
擴展資料:
營養(yǎng)價值
竹蓀是名貴的食用菌,歷史上列為“宮廷貢品”,近代做為國宴名菜同時也是食療佳品。其營養(yǎng)豐富,據(jù)測定干竹蓀中含蛋白質(zhì)19.4%、脂肪2.6%,碳水化合物總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纖維8.4%,灰分9.3%。
其對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腸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還具有特異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蓀烹調(diào)的菜、肉多日不變餿。
竹蓀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補氣養(yǎng)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云南苗族人患癌癥的幾率較低,這與他們經(jīng)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可能有關(guān)?,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也證明,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竹蓀菌
每天吃四顆南天竹果實沒中毒,應(yīng)該是沒有達到5錢。
一般來說,5錢以下都是安全的。
南天竹,是小檗科南天竹屬植物。別名:南天竺,紅杷子,天燭子,紅枸子,鉆石黃,天竹,蘭竹。
南天竹,是常綠小灌木。莖常叢生而少分枝,高1至3米,光滑無毛,幼枝常為紅色,老后呈灰色。葉互生,集生于莖的上部,三回羽狀復(fù)葉,長30至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對生;小葉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至10厘米,寬0.5至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冬季變紅色,背面葉脈隆起,兩面無毛;近無柄。
圓錐花序直立,長20至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徑6至7毫米;萼片多輪,外輪萼片卵狀三角形,長1至2毫米,向內(nèi)各輪漸大,最內(nèi)輪萼片卵狀長圓形,長2至4毫米;花瓣長圓形,長約4.2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圓鈍;雄蕊6,長約3.5毫米,花絲短,花藥縱裂,藥隔延伸;子房1室,具1至3枚胚珠。果柄長4至8毫米;漿果球形,直徑5至8毫米,熟時鮮紅色,稀橙紅色。種子扁圓形?;ㄆ?至6月,果期5至11月。
南天竹性喜溫暖及濕潤的環(huán)境,比較耐陰。也耐寒。容易養(yǎng)護。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對水分要求不甚嚴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旱。比較喜肥,可多施磷、鉀肥。生長期每月施1至2次液肥。盆栽植株觀賞幾年后,枝葉老化脫落,可整形修剪,一般主莖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復(fù)到1m高,并且樹冠豐滿。
常綠灌木。土壤?;ㄆ?至7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于庭園。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長。
莖干叢生,汁葉扶疏,秋冬葉色變紅,有紅果,經(jīng)久不落,是賞葉觀果的佳品。
是天竺黃。
天竺黃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黃蜂咬洞后,而于竹節(jié)間貯積的傷流液,經(jīng)干涸凝結(jié)而成的塊狀物質(zhì)。冬季采收,砍取竹稈,剖取天竺黃,晾干。本品自然產(chǎn)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燒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熱后,竹瀝溢在節(jié)間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主產(chǎn)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具有祛風(fēng)除濕,活血舒經(jīng),止咳的功效。用于風(fēng)濕痹痛,四肢麻木,小兒百日咳,白帶過多。有謂尚可治胃病。
中文學(xué)名: 天竺黃
別稱: 竹黃、竹花、竹繭、赤團子
界: 真菌界
門: 真菌門(Eumycota)
亞門: 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on)
綱: 糞殼菌綱(Sordariomycetes)
目: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科: 肉座菌科
屬: 竹黃屬
目錄
基本信息
藥材
性味
原形態(tài)
鑒別
化學(xué)成份
藥理作用
功用主治
展開
編輯本段
基本信息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華思勞竹 Schizostachyum,chinense Rendle等桿內(nèi)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秋、冬二季采收。 天竺黃藥用部位 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華思勞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桿內(nèi)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
主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云南、廣東、廣西等地
別名
天竺黃、竹膏(《開寶本草》),天天竺黃(《本草衍義》),竹糖(《偽藥條辨》)。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黃蜂咬洞后,而于竹節(jié)間貯積的傷流液,經(jīng)干涸凝結(jié)而成的塊狀物質(zhì)。
采集
冬季采收,砍取竹稈,剖取天竺黃,晾干。本品自然產(chǎn)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燒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熱后,竹瀝溢在節(jié)間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
編輯本段
藥材
為不規(guī)則多角形的塊狀或片狀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灰藍色相雜。質(zhì)輕,松脆,易破碎。斷面光亮,稍顯粉性,觸之有滑感。吸水力強,置水中有氣泡產(chǎn)生,不溶于水。味甘有涼感,舐之粘舌。以干燥、塊大、淡黃白色、光亮、吸水力強者為佳。
主產(chǎn)云南、廣東、廣西等地。
編輯本段
性味
甘,寒。
①《日華子本草》:"平。"
②《開寶本草》:"味甘,寒,無毒。"
③《本草正》:"味甘辛,性涼。"
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無毒。"
編輯本段
原形態(tài)
子座呈不規(guī)則瘤狀,早期白色,后變成粉紅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龜裂,肉質(zhì),漸變?yōu)槟舅ㄙ|(zhì),長1.5-4cm,寬1-2.5cm。子囊殼近球形,埋生于子座內(nèi),直徑480-580μm.子囊長圓柱狀,(280-340)μm×(22-35)μm;子囊孢子單行排列,長方形至梭形,兩端大多尖銳,有縱橫隔膜,(42-92)μm×(13-35)μm,無色或近無色,成堆時柿黃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箣竹屬、剛竹屬的竹竿上,多生長在將衰敗或已衰敗的竹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編輯本段
鑒別
1.性狀鑒別:子座瘤狀,略呈橢圓形或紡錘形,長1-4cm,直徑1-2cm。背部隆起,有 天竺黃不規(guī)則的橫溝,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殘留枝竿。表面粉紅色,有細密紋理及針尖大小的灰色斑點。質(zhì)疏松,易折斷。橫斷面略呈扇形,外層粉紅色,內(nèi)層及基部色淺,可見竹的枝竿斷面。氣特異,味淡。2.顯微鑒別:子座橫切面:表層為無色菌絲,其內(nèi)側(cè)為含有紅色色素的菌絲層,并埋生單列或偶為2列的子囊殼。子囊殼橢圓形、類圓形或梨形,直徑400-600μm,內(nèi)有多數(shù)子囊和側(cè)絲。子囊長250-350μm,直徑20-30μm,頂端圓鈍,基部具細長柄,含子囊孢子6-8個,單列。子囊孢子紡錘形,長30-60μm,直徑13-25μm,兩端略尖,有墻磚狀的縱橫分隔。側(cè)絲線形,略長于子囊。紅色菌絲層以內(nèi)為由基部向四周放射排列的無色至淺紅色菌絲。子座基部常見被菌絲包埋的竹枝竿,有時可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形狀與子囊孢子相似,長50-80μm,直徑20-30μm。
粉末特征:粉紅色。水裝片可見菌絲多數(shù)粘結(jié)成團,直徑4-7μm,橫壁可見,分枝少,菌絲含細小油滴,遇蘇丹Ⅲ試液顯橙紅色。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眾多。
(1)本品遇堿變?yōu)榇渚G色,滴加三氯化鐵試液顯紫紅色。(檢查竹紅菌素A)
(2)子座切面在紫外燈下觀察,紅色菌絲顯亮紅色熒光,如滴加稀堿液,即轉(zhuǎn)為翠綠色,熒光消失。
(3)本品乙醇浸出液呈鮮紅色,在465nm處有最大吸收峰,滴加FeCl3試液轉(zhuǎn)為紫紅色。
(4)取本品粗粉4g,加水2ml,溫浸,濾壺,濾液作供試液;另取丙氨酸、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為對照品。分別點樣于同一濾紙上,以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4:1:1:2)展開,噴以0.2%茚三酮憶醇液,加熱顯色。供試液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
編輯本段
化學(xué)成份
從菌絲發(fā)酵液中分得兩種多糖:SB-1和SB-2;前者由D-葡萄糖(D-glucose)、D-半乳糖(D-galactose)和L-阿拉伯糖(L-arabinose)按摩爾比0.37:1:0.07所組成,后者由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mannose)和L-阿拉伯糖按摩爾比0.25:1:0.47:0.12所組成。又從水溶性成分中分得蛋白酶,淀酚酶,D-甘露醇(D-mannitol)和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蘇氨酸(threonine),絲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胱氨酸(cystine),纈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賴氨酸(lys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酪氨酸(tyrosine)及微量半胱氨酸(cysteine)。從子座中分得:竹紅菌素(hypocrellin)A、B、C,甘露醇,硬脂酸(stearicacid)。還分得:竹黃色素(shiraiachrome)A、B、C。
編輯本段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能使離體蛙心收縮力減弱,心率變慢,1×10- 天竺黃2g濃度作用更強烈。對離體兔耳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表現(xiàn)為灌流量增加,尤其是血管處于攣縮狀態(tài)時此作用更明顯。小鼠由背部皮下注入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3.0g/kg,對組胺所致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非常顯著的抑制作用。靜注0.5g/kg該提取物能降低麻醉兔血壓,其機制可能與影響心排血量和使小動脈擴張,外周阻力減低有關(guān)。2.對心血管及血漿復(fù)鈣時間的影響2×10-1g濃度可顯著延長血漿復(fù)鈣時間,在血凝實驗中,該藥能延長凝血時間,可能與復(fù)鈣時間延長有關(guān)。
3.鎮(zhèn)痛抗炎作用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2-3.1g/kg皮下注射,對小鼠醋酸刺激性疼痛有較好的鎮(zhèn)痛作用。從竹黃中提取物的結(jié)晶物Ⅲ號(竹菌甲素),以100mg/kg灌胃,能顯著提高小鼠熱板法痛閾,其作用優(yōu)于吲哚美辛(消炎痛),與杜冷?。?0mg/kg)相似;能顯著降低醋酸所致扭體反應(yīng)的次數(shù),亦能顯著降低蛋清所致的足跖腫用程度。
4.其他作用真菌竹黃多糖SB1及SB2經(jīng)藥理初步試驗,對肝炎具有一定療效。
5.毒性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15g/kg給小鼠灌胃,72h內(nèi)小鼠活動自如,飲食正常,無不良反應(yīng);給雄性小鼠靜注的LD50為6.471g/kg。
編輯本段
功用主治
功效
清熱豁痰,涼心定驚。 天竺黃
主治
熱病神昏譫妄,中風(fēng)痰迷不語,小兒驚風(fēng)抽搐,癲癇。 痰熱咳嗽。
①《蜀本草》:"制藥毒發(fā)熱。"
②《日華子本草》:"治中風(fēng)痰壅,卒失音不語,小兒客忤及癇痰。"
③《開寶本草》:"主小兒驚風(fēng)天吊,鎮(zhèn)心明目,去諸風(fēng)熱,療金瘡止血,滋養(yǎng)五臟。"
④《本草衍義》:"涼心經(jīng),去風(fēng)熱。"
⑤《玉楸藥解》:"清熱解毒。"
編輯本段
選方
①治傷風(fēng)溫疫,身熱昏睡,氣粗,風(fēng)熱痰塞壅嗽,驚風(fēng)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帶: 天竺黃天竺黃一兩,雄黃(水飛)一錢,辰砂、麝香(各別研)半兩,天南星四兩(臘月釀牛膽中,陰干百日,如無,只將生者去皮臍,炒干用)。上為細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溫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兒,每丸分作三、四服,五歲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鹽少許,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臘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藥尤佳。(《小兒藥證直訣》抱龍丸)②治小兒急驚風(fēng):青黛、輕粉各一錢,牽牛末五錢,天竺黃二錢。上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湯下。(《小兒藥證直訣》利驚丸)
③治鼻衄不止:天竺黃、芎藭各一分,防己半兩。上三味搗研為散。每服一錢匕,新汲水凋下。肺損吐血用藥二錢匕,生面一錢匕,水調(diào)下,并食后服。(《圣濟總錄》天竺黃散)
這種植物名字叫南天竹
別名:南天竺,紅杷子,天燭子,紅枸子,鉆石黃,天竹,蘭竹;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屬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國南方常見的木本花卉種類。由于其植株優(yōu)美,果實鮮艷,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性強,常常出現(xiàn)在園林應(yīng)用中。常見栽培變種有:玉果南天竹,漿果成熟時為白色;綿絲南天竹,葉色細如絲;紫果南天竹,果實成熟時呈淡紫色;圓葉南天竹,葉圓形,且有光澤。因其形態(tài)優(yōu)越清雅,也常被用以制作盆景或盆栽來裝飾窗臺、門廳、會場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8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山海棠寓意,海棠寓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