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樗雞12枚,蜜蜂12枚,芫青8枚(去翅足,炒),蜈蚣2條(長(zhǎng)5寸者,無以野葛代之),斑蝥60枚(去翅足),藜蘆(去蘆頭)1兩,(艸閭)茹1兩,鉛丹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巴豆60粒(去皮),豬脂2斤。
制法 : 上除豬脂、鉛丹外,銼碎,先熬豬脂令沸,下諸藥,煎至半日,濾去滓,綿布絞濾過,再煎,下鉛丹,以柳篦攪令勻,以瓷合盛。
功能主治 : 瘑瘡。
用法用量 : 取涂摩瘡上,日3-5次,以愈為度。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四
目錄1拼音2《*辭典》:蜜蜂子 2.1出處2.2拼音名2.3蜜蜂子的別名2.4來源2.5性味2.6功能主治2.7蜜蜂子的用法用量2.8注意2.9附方2.10摘錄 附:1用到中藥蜜蜂子的方劑2用到中藥蜜蜂子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蜜蜂子 1拼音 mì fēng zǐ
2《*辭典》:蜜蜂子
①《本經(jīng)》:"味甘,平。"
②《別錄》:"微寒,無毒。"
③《日華子本草》:"涼,有毒。"
①《本經(jīng)》:"主風(fēng)頭,補(bǔ)虛羸傷中。"
②《別錄》:"主心腹痛,大人小兒腹中五蟲口吐出者,面目黃。"
③《本草拾遺》:"主丹毒,風(fēng)疹,腹內(nèi)留熱,大小便澀,去浮血,婦人帶下,下乳汁。"
④《綱目》:"治大風(fēng)癘疾。"
②《蜀本草》:"畏白前。"
用到中藥蜜蜂子的方劑 入神散 。以綿紙1片,針刺小孔貼藥上,水干,再用清水紙上刷之,每1晝夜換1次。如面上發(fā)熱,服清涼飲子數(shù)帖。...
樗雞膏 藜蘆(去蘆頭)1兩,(艸閭)茹1兩,鉛丹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巴豆60粒(去皮),豬脂2...
仙茸壯陽(yáng)口服液 乙醇至50ml,使含醇量為20~30%;另取煉制蜜蜂250g,蔗糖250g制成單糖漿,加入上述鹿茸液...
六神散 ,勿疑,是病出也。如吐瀉后腹痛,取下1塊大小如雞子,有諸般顏色者,此是病根也。如不思食,以甘草2寸...
白花蛇散 朱砂1兩(細(xì)研),羌活2兩,秦艽1兩(去苗),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當(dāng)歸1兩,牛膝1...
更多用到中藥蜜蜂子的方劑
用到中藥蜜蜂子的中成藥 黃芪精口服液 本品;3.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屬氣虛外感者;4.治療子宮功能性出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屬氣不攝血者;5.植物神...
仙茸壯陽(yáng)口服液 乙醇至50ml,使含醇量為20~30%;另取煉制蜜蜂250g,蔗糖250g制成單糖漿,加入上述鹿茸液...
更多用到中藥蜜蜂子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蜜蜂子 《證類本草》:[卷第二十上品]蜂子 黃芩、芍藥、牡蠣。陶隱居云∶前直云蜂子,即應(yīng)是蜜蜂子也。取其未成頭足時(shí)炒食之。又,酒漬以敷面,令面...
《本草綱目》:[蟲部第三十九卷蟲之一]土蜂 蜂穴居作房,赤黑色,最大,螫人至死,亦能釀蜜,其子亦大而白。頌曰∶土蜂子,江東人亦啖之。又有木蜂似...
《本草綱目》:[蟲部第三十九卷蟲之一]蜜蜂 頌曰∶今處處有之,即蜜炒食之。時(shí)珍曰∶蜂子,即蜜蜂子未成時(shí)白蛹也。《禮記》有雀、、蜩、范,皆以供食...
《本草品匯精要》:[卷之二十九蟲魚部上品]羽蟲 蜚零【地】〔圖經(jīng)曰〕生武都山谷今處處有之蜂子即蜜蜂子也在蜜脾中如蛹而白一種大黃蜂子及人家屋上作房及...
《本草綱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藥]大便燥結(jié)
目錄1拼音2拼音名3樗雞的別名4來源5原形態(tài)6生境分布7樗雞的藥理作用8性味9歸經(jīng)10功能主治11樗雞的用法用量12摘錄附:1用到中藥樗雞的方劑2古籍中的樗雞 1拼音 chū jī
2拼音名Chū Jī
3樗雞的別名紅娘子、灰花蛾
4來源藥材基源:為蠟蟬科動(dòng)物樗雞的成蟲。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
采收和儲(chǔ)藏:78月捕捉,捕后蒸死或烤死,曬干。
5原形態(tài)樗雞,體長(zhǎng)1422mm,寬68mm。頭狹小,復(fù)眼黑褐色。額延長(zhǎng)如象鼻。前胸背板淺褐色;腹部大,黑褐色,腹部背面黑色,間被白色粉霜。前翅基半部淡褐色而稍帶綠色,有黑斑20余個(gè),端半部黑色,翅脈白色;后翅基部呈紅色,有黑斑78個(gè),翅端黑色。紅色與黑色交界處有白帶,體翅常有粉狀白蠟。尾端逐漸狹小。
6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多九棲于樗、榆、刺槐、女貞及多種果樹上。
資源分布:盛發(fā)于我國(guó)北方。
7藥理作用給小鼠一次性灌胃鮮樗雞勻漿20g/kg、干樗雞煎劑25g/kg,觀察7天,小鼠無死亡發(fā)生。給小鼠按4.2g/kg給藥連續(xù)4星期,小鼠體重增長(zhǎng),紅細(xì)胞數(shù)、白細(xì)胞數(shù)、血色素及血清AST和ALT與對(duì)照組比較無差異用40%鮮樗雞勻漿和40%樗雞乙醇浸液泡過的濾紙片貼于人體上壁皮膚,48h取下,結(jié)果40%鮮樗雞勻漿組無紅腫反應(yīng),40%樗雞乙醇浸液組有一人局部微紅,12h內(nèi)消失。用樗雞乙醇浸液3g/10ml,涂小鼠耳,4h后觀察,樗雞可引起小鼠耳水腫,但無發(fā)泡現(xiàn)象。0.14g/ml的樗雞頭足翅混懸液、0.12g/ml去頭足翅混懸液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分別為7.59g/kg,6.44g/kg。
8性味味苦;辛;性平;有毒
9歸經(jīng)肝經(jīng)
10功能主治活血通經(jīng);玫毒散結(jié)。主血瘀經(jīng)閉;腰傷疼痛;陽(yáng)痿;不孕瘰疬;癬瘡;狂犬咬傷
11樗雞的用法用量?jī)?nèi)服:研末,入丸、散,0.10.2g。外用:適量,研末敷貼或調(diào)涂。
12摘錄《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樗雞的方劑 辟溫殺鬼丸 7兩,龍骨3兩,龜甲3兩,鯪鯉魚3兩,猬皮3兩,樗雞15枚,空青1兩,芎5兩,真朱砂5兩,東門上雞...
避瘟殺鬼丸 余糧2兩,真珠(酌加)、羚羊角7兩,虎頭骨7兩,樗雞15枚(如無,可以芫青15枚代之),東門上雄雞頭...
神效猬皮散 翅),鯪鯉甲4枚(炙令黃),桂心半兩,細(xì)辛半兩,樗雞3分(炒黃),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蜈蚣1枚...
樗雞膏 拼音:chūjīgāo處方:樗雞12枚,蜜蜂12枚,芫青8枚(去翅足,炒),蜈蚣2條(長(zhǎng)5寸者,無以...
大度世丸 蜈蚣1枚,巴豆仁80枚,地膽50枚,元青20枚,樗雞20枚。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
更多用到中藥樗雞的方劑
古籍中的樗雞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一、醫(yī)方(二十九)治女科方]17.資生通脈湯 至十劑,身體較前胖壯,脈象亦大有起色。又于方中加樗雞(俗名紅娘蟲)十枚,服至七八劑,天癸遂至。遂減去...
《證類本草》:[卷第二十一中品]樗(丑如切)雞 是雌,不入藥用。今出歧州,河內(nèi)無此物也。圖經(jīng)曰∶樗雞,生河內(nèi)川谷樗木上,今近都皆有之。形似寒而小,七...
《本草崇原》:[卷中本經(jīng)中品]樗雞 痿,益精強(qiáng)志,生子好色,補(bǔ)中輕身。(樗音話。)(樗雞出梁州、岐州、汴洛諸界尤多。生樗樹上,形類蠶蛾而...
《本草品匯精要》:[卷之二十一木部下品之下]木之木 小干多迂矮者為樗故曰未見椿上有莢者惟樗木上有又有樗雞故知古人命名不言椿雞而言樗雞者以顯有雞者為樗無雞...
《本草衍義》:[卷十五]椿木華、椿樗
樗雞膏--《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四
【處方】樗雞12枚,蜜蜂12枚,芫青8枚(去翅足,炒),蜈蚣2條(長(zhǎng)5寸者,無以野葛代之),斑蝥60枚(去翅足),藜蘆(去蘆頭)1兩,(?閭)茹1兩,鉛丹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巴豆60粒(去皮),豬脂2斤。
【制法】上除豬脂、鉛丹外,銼碎,先熬豬脂令沸,下諸藥,煎至半日,濾去滓,綿布絞濾過,再煎,下鉛丹,以柳篦攪令勻,以瓷合盛。
【功能主治】瘑瘡。
【用法用量】取涂摩瘡上,日3-5次,以愈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99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樗皮丸
下一篇: 橙皮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