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沉香(銼)1兩,五味子(微炒)1兩,雞頭實(和皮用)1兩,桑螵蛸(炒)1兩,金櫻子1兩,熏草(去根,用莖、葉)1兩,鹿茸(去毛,酥炙)1兩,菟絲子(酒浸3日,別摘)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銼,以青鹽、黑豆同煮透,焙干,去鹽、豆)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別搗末)8兩。
制法 : 上11味,搗羅10味為末,先將肉蓯蓉末以好酒1升,慢火熬成煎,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固真氣。主臍腹疼痛,臟腑不調(diào),小便滑數(shù)。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食前以生姜鹽湯送下;溫酒亦得。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九十六
中藥肉蓯蓉,號稱沙漠人參,功效是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臨床可以通過肉蓯蓉治療相關(guān)疾病,比如男性腎陽虛衰導(dǎo)致的陽痿、早泄,也可以通過肉蓯蓉來治療女性的相關(guān)疾病,比如宮寒、月經(jīng)不調(diào)以及性欲下降、不孕癥都可以進行調(diào)治,對月經(jīng)不規(guī)律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臨床肉蓯蓉也非常適合進行補益,適合中老年人改善身體的相關(guān)癥狀,比如過早衰老出現(xiàn)的耳鳴、眼花以及腰膝腿軟也適合應(yīng)用此藥。中藥肉蓯蓉的用法主要是泡酒喝或者和食材熬燉來進補,也可以通過肉蓯蓉切片泡水喝或者將肉蓯蓉做成膏劑來每天少量口服。
肉蓯蓉(學(xué)名:Cistanche deserticolaMa),別名疆蕓、寸蕓等,列當科肉蓯蓉屬植物,屬瀕危種,保護級別為2級。主產(chǎn)于新疆、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甘肅、寧夏也有分布,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肉蓯蓉屬于高大草本植物,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ㄆ?-6月,果期6-8月。其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yǎng)分及水分。
自古以來,民間就流傳一句話:“沉香救命”。作為一味名貴中藥,沉香的主要效能,歸納起來主要是為人體“袪除惡氣、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氣的運行”,在傳統(tǒng)藥房里被廣為使用。
《本草綱目》里記載:沉香可治風水毒腫,心腹痛,去惡心,療霍亂,清人神,補五臟,暖腰膝,補脾胃、療寒痹,具有益氣神,益精氣,助陽道,治淋濁,清暗瘡,解瘟毒等作用。
在古印度和古埃及的古籍文獻里都有記載著香味治病的方法,所以香味療法歷史源頭非常古老。沉香在燃燒之前,大多數(shù)都幾乎沒什么香味,但在燃燒時,就會產(chǎn)生清涼甘甜攝人心魂的香味,這種香味能寧心定志,使人緊張的情緒放松下來,對容易失眠者能鎮(zhèn)靜安神,輔助入眠。
據(jù)史料記載,歷史上曾有葛洪、陶弘景、張仲景、李時珍等許多名醫(yī)用香藥組方直接治病,方式涉及內(nèi)服、佩戴、涂敷、熏燒、薰蒸、泡浴等多種用法。古代文人雅士熏沉香防疫流感等傳染性疾病,并且效果良好。
中國醫(yī)書關(guān)于沉香治病的藥方記載:
1、《局方》沉香降氣丸
治胸膈痞塞,心腹脹滿,喘促短氣,干噦煩滿,腳氣上沖:香附(炒,去毛)四百兩,沉香十八兩半,縮砂仁四十八兩,甘草(爁)一百二十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空心食。
2、《本草匯言》
治陰虛腎氣不歸原:沉香磨汁數(shù)分,以麥門冬、懷熟地各三錢,茯苓、山藥、山茱萸肉務(wù)二錢,牡丹皮、澤瀉、廣陳皮各一錢。水煎,和沉香汁服。
3、《雞峰普濟方》沉香丸
治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jīng),咳嗽短氣,腹脅脹,小便不利:沉香一錢,烏藥三錢,茯苓、陳皮、澤瀉、香附子各半兩,麝香半錢。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熟水下。
4、《濟生方》四磨湯
治七情傷感,上氣喘息,妨悶不食:人參、檳梅、沉香、天臺烏藥,上各濃磨,水和作七分盞,煎三、五沸,放溫服。或下養(yǎng)正丹尤佳。
5、《張氏醫(yī)通》沉香化痰丸
治胸中痰熱,積年痰火,無血者:半夏曲八兩(用姜汁一小杯、竹瀝一大盞制),黃連二兩(姜汁炒),木香一兩,沉香二兩。為細末,甘草湯泛為丸??招牡獪露X。
6、《圣濟總錄》沉香丸
治傷寒虛痞,氣逆嘔吐:沉香(銼)一兩,青橘皮、陳橘皮(并湯浸去白,焙)、胡椒、蘹香子(炒)、楝實(銼,炒)、蓽澄茄(炒)各半兩。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半盞,酒半盞,入蔥白一握,煎至半盞,去滓熱服。
7、《活人心統(tǒng)》
治胃冷久呃:沉香、紫蘇、白豆蔻各-錢。為末。每服五、七分,柿蒂湯下。
8、《方脈正宗》
治大腸氣滯,虛閉不行:沉香磨汁八分,以當歸、枳殼、杏仁泥、肉蓯蓉各三錢,紫菀一兩,水煎,和沉香汁服。
9、《醫(yī)壘元戎》
治胞轉(zhuǎn)不通,或過忍小便所致,當治其氣則愈,非利藥可通也:沉香、木香各二錢。為末。白湯空腹服之,以通為度。
10、《新疆中醫(yī)藥》
治胃癌:沉香4g,黨參30g,白術(shù)15g,茯苓12g,陳皮、天南星各10g,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g,炒大黃(研粉吞)10g,豆蔻(后下)6g。水煎服,每日一劑。
11、《腫瘤臨床》
治食管癌:沉香10g,礞石15g,冰片10g,硼砂60g,火硝30g,砌砂6g。共研為細末,每次3g,噙化緩下,至黏末吐盡,連服兩天即停藥。
12、《腫瘤的辨證施治》
治腸癌:沉香曲9g,木饅頭30g,石見穿12g,廣木香6g,天龍2條,山慈菇12g,黃柏、浙貝母各9g,生熟薏苡仁各24g,制大黃9g,夏枯草24g。水煎服,每日一劑。
中藥大云又稱為肉蓯蓉,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我國傳統(tǒng)的名貴中藥材,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
食療方法有:
用途]用于腎陽不足、精血虛虧,陽痿或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 [用法]一日10~15g,每次6-9g,或用至30g。煎湯,煎膏滋,浸酒,煮粥等。 [附方] 1,肉蓯蓉粥:肉蓯蓉30g,鹿角膠5g,羊肉100g,粳米150g。肉蓯蓉煎水取汁,羊肉切小塊,與米同煮粥,臨熟時下鹿角膠煮至粥熟。 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肉蓯蓉、鹿角膠及羊肉補腎陽、益精血。用于腎虛、精血不足,陽痿泄精、早泄,婦女宮寒不孕,腰膝酸痛。 2,蓯蓉麻子仁膏:肉蓯蓉15g,火麻仁30g,沉香6g。蓯蓉、火麻仁煎水,沉香后下,一同煎取濃汁,加入約等量的煉蜜,攪勻,煎沸收膏。每次食1~2匙。 源于《金匱翼》(原方為丸)。本方以蓯蓉、火麻仁潤腸通便,沉香行氣除脹,蜂蜜有潤腸之功。用于津枯腸燥,便秘腹脹。 [肉蓯蓉泡酒] 1.肉蓯蓉酒:肉蓯蓉200g放入3千克白酒內(nèi)浸泡7-15日后,每日飲用10-30毫升。 2.肉蓯蓉枸杞酒:肉蓯蓉200g鎖陽100g天麻30g枸杞子50g,放入3千克白酒內(nèi)浸泡7-15日后,每日飲用10-30毫升。 3.肉蓯蓉菟絲酒:肉蓯蓉30g菟絲子20g,放入500克白酒內(nèi)浸泡后飲用。 飲用完可繼續(xù)加入白酒浸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34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沉香舒郁丹
下一篇: 沉香茯苓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