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肉蓯蓉(酒浸)、牛膝(酒浸)、木瓜干、白芍藥、熟地黃、當(dāng)歸、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肝虛為燥熱所傷,胠脅并小腹痛,腸鳴,溏泄,或發(fā)熱,遍體瘡瘍,咳嗽,肢滿,鼻鼽。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烏梅半個,煎7分,去滓,食前服。筋痿腳弱,鎊鹿角屑同煎。
摘錄 : 《三因》卷五
(1)蓯蓉牛膝湯
[主治]溫里通便。
[處方]肉蓯蓉20克,牛膝15克,當(dāng)歸12克,升麻10克,肉桂6克,巴戟天15克,灸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2)白術(shù)肉桂湯
[主治]溫里通便。
[處方]白術(shù)60克,肉桂3克,厚樸6克,生地黃10克,升麻5克。
[用法]水煎服。
(3)蓯蓉當(dāng)歸湯
[主治]溫里通便。
[處方]肉蓯蓉9克,當(dāng)歸10克,牛膝9克,澤瀉5克,升麻3克,枳殼3克,大黃6克后下,附子6克先煎2小時,干姜3克,人參6克泡水服用,淮山30克,丹皮10克,生地15克,甘草5克。
[用法]中藥置沙罐內(nèi)以冷水浸泡30分鐘,附子先煎2小時后,余藥同置沙罐內(nèi),再用中火煎沸10~15分鐘,下大黃同煎5分鐘,濃縮為450毫升,日分3次服。
人易于感到燥熱,口舌干燥,出汗,夜間腿要伸出被外,咳嗽,咯血等表現(xiàn),所以,此時要注意養(yǎng)肝益腎,潤肺去燥??梢栽谥嗅t(yī)指導(dǎo)下選用蓯蓉牛膝湯預(yù)防,也可選用枸杞子、肉蓯蓉、山萸肉、當(dāng)歸、白芍、木瓜、烏梅、梨子等補虛潤燥養(yǎng)肺。當(dāng)然,平素體寒濕重的人群又當(dāng)別論,采取相應(yīng)措施以養(yǎng)之。
目錄1拼音2處方3制法4功能主治5蓯蓉牛膝湯的用法用量6摘錄附:1古籍中的蓯蓉牛膝湯 1拼音 cōng róng niú xī tāng
2處方肉蓯蓉(酒浸)、牛膝(酒浸)、木瓜干、白芍藥、熟地黃、當(dāng)歸、甘草(炙)各等分。
3制法上銼。
4功能主治肝虛為燥熱所傷,胠脅并小腹痛,腸鳴,溏泄,或發(fā)熱,遍體瘡瘍,咳嗽,肢滿,鼻鼽。
5蓯蓉牛膝湯的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烏梅半個,煎7分,去滓,食前服。筋痿腳弱,鎊鹿角屑同煎。
6摘錄《三因》卷五
古籍中的蓯蓉牛膝湯 《內(nèi)經(jīng)藥瀹》:[卷三]五歲 金畜有盛衰也驥案六丁年少角運歲木不及陳無擇有蓯蓉牛膝湯用蓯蓉熟地牛膝當(dāng)歸白芍木瓜甘草鹿角生姜大棗咀...
《普濟方》:[卷六五運六氣圖]五運時行民病證治 行。民病中清。脅痛。少腹痛。腸鳴溏泄。為火所蓯蓉牛膝湯治肝虛為燥熱所傷。脅并少腹痛。腸鳴溏泄?;虬l(fā)...
《本草簡要方》:[卷之三草部二]牛膝 下。治經(jīng)水不利。臍腹作痛?;蛐「挂鼩夤バ孛{。牛膝湯。牛膝根莖一握。當(dāng)歸(焙)一兩。黃芩五錢。研末...
《普濟方》:[卷一百八十六諸痹門]胞痹(附論) 苓(去黑皮二兩)麋角(屑三兩)麥門冬(去心焙)肉蓯蓉(酒浸切各盞半,煎至八分,溫腎湯治胞痹、小便不利...
《類證治裁》:[卷之七二便不通論治]附方
【中藥處方】
(1)蓯蓉牛膝湯
[主治]溫里通便。
[處方]肉蓯蓉20克,牛膝15克,當(dāng)歸12克,升麻10克,肉桂6克,
巴戟天15克,灸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2)白術(shù)肉桂湯
[主治]溫里通便。
[處方]白術(shù)60克,肉桂3克,厚樸6克,生地黃10克,升麻5克。
[用法]水煎服。
(3)蓯蓉當(dāng)歸湯
[主治]溫里通便。
[處方]肉蓯蓉9克,當(dāng)歸10克,牛膝9克,澤瀉5克,升麻3克,枳殼3克,大黃6克后下,附子6克先煎2小時,干姜3克,人參6克泡水服用,淮山30克,丹皮10克,生地15克,甘草5克。
[用法]中藥置沙罐內(nèi)以冷水浸泡30分鐘,附子先煎2小時后,余藥同置沙罐內(nèi),再用中火煎沸10~15分鐘,下大黃同煎5分鐘,濃縮為450毫升,日分3次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41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蓯蓉牛膝丸
下一篇: 蓯蓉獨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