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口父)咀。以地黃汁漬藥1宿,煎豬肪去滓,納藥煎15沸,去滓,納丹砂末熟攪。
功能主治 : 一切風濕骨肉疼痹。
用法用量 : 用火炙手摩病上,日1000愈。
摘錄 : 《千金》卷七引《胡洽方》
處方 : 當歸3兩,天雄3兩,烏頭3兩,細辛2兩,川芎2兩,朱砂2兩,干姜2兩半,附子2兩半,雄黃2兩半,桂心1兩,白芷1兩,松脂8兩,生地黃2斤(絞取汁)。
制法 : 上藥別搗雄黃、朱砂為末,余(口父)咀,以釅苦酒3升,合地黃漬藥一宿,取豬脂8斤,微火煎15沸,白芷黃為度,絞去滓,納雄黃朱砂末,攪令稠和,密器貯之。
功能主治 : 心腹積聚,四肢痹躄,舉體風殘。胸肋背痛、肋下積聚如杯,臍旁氣如手,腹切痛,時引背痛,月經(jīng)內(nèi)塞,無子數(shù)年,風瘙腫起累累如大豆,腳膝冷痛,頭項痛,寒熱瘰疬,面目黎黑消瘦,內(nèi)外諸風及腹中積聚。
用法用量 : 陳元膏(《外臺》卷三十一引《崔氏方》)。原書云,有人若胸肋背痛,服之七日,所下狀如雞子汁者三升,即愈。又有人若脅下積聚如杯,摩藥十五日即愈。又有人若臍旁氣如手,藥摩之,去瓜中黃瓤者升許,即愈。有人患腹切痛,時引背痛數(shù)年,以膏摩之,下如蟲者三十枚即愈。又有婦人若月經(jīng)內(nèi)塞,無子數(shù)年,膏摩少腹,并服如杏子一枚,十日下崩血二升,即愈,其年便有子。又療風瘙腫起累累如大豆,以膏摩之,五日即愈。老少患腳膝冷痛,摩之五日便愈。又有人若頭項痛、寒熱瘰疬,摩頭及病上,即愈。又有人患面目黧黑消瘦,是心腹中病,服藥下如酒糟者一升余,即愈。內(nèi)外諸風及腹中積聚,可服之,病無不愈。所療人無數(shù),不可悉記。
摘錄 : 《肘后方》卷八
處方 : 當歸1兩,細辛1兩,桂心5寸,天雄30枚,生地黃3斤,白芷1兩半,川芎1兩,丹砂2兩,干姜10累,烏頭3兩,松脂8兩,豬肪10斤。
制法 : 上(口父)咀。以地黃汁漬藥一宿,煎豬肪去滓,納藥煎15沸去滓,納丹砂末熟攪。
功能主治 : 一切風濕骨肉疼痹。
用法用量 : 陳元膏(《雞峰》卷四)。
摘錄 : 《千金》卷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49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蒼梔丸
下一篇: 蒼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