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朱砂(研)、黃丹(飛)、白面各等分。
制法 : 上為末,取蟾酥為丸,如麥粒大。
功能主治 : 疔瘡走黃。
用法用量 : 先刺瘡口,次按1粒在瘡口內(nèi),仍以水沉膏貼之;又以5-7丸,蔥湯吞下。發(fā)汗即愈。
摘錄 : 《準繩·瘍醫(yī)》卷二
筆記本電腦接口圖解鹿茸膏功效
鹿茸是良好的全身強壯藥,鹿茸含有比人參更豐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鹿茸性溫而不燥,具有振奮和提高機體功能,對全身虛弱,久病不愈患者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鹿茸可以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具有免疫促進劑的作用。它能增加機體對外界的防御能力,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發(fā)生和促進傷口愈合,病體康復,從而起到強壯身體,抵抗衰老的作用、鹿茸還可以興奮離體腸管和子宮,增強腎臟的利尿功能。
配方
麻油1斤4兩,甘草2兩,芝麻4兩,紫草2錢,天門冬3錢,寸冬3錢,遠志3錢,生地3錢,熟地3錢,牛膝3錢,蛇床子3錢,虎骨3錢,菟絲子3錢,鹿茸3錢,蓯蓉3錢,川斷3錢,紫梢花3錢,木鱉子3錢,杏仁3錢,谷精子3錢,官桂3錢,黃丹5兩,松香8兩,硫黃2錢,雄黃2錢,龍骨2錢,赤石脂(各為末)2錢,乳香5錢,沒藥5錢,木香5錢,母丁香(各為末)5錢,蟾酥2錢,麝香2錢,陽起石2錢,黃片1兩。
制法
將甘草入麻油內(nèi),熬至六分,下諸藥:第一下芝麻;第二下紫草;第三下天門冬、寸冬、官桂等十七味,文武火熬至枯黑色,去滓,下黃丹;第四下松香,使槐柳枝不停攪,滴水不散;第五下硫黃、雄黃、赤石脂,再上火熬半小時;第六下乳、沒、木香、丁香再熬,離火放溫;第七下蟾酥、麝香、陽起石,滴水不散;第八下黃片。用瓷罐盛之,以燭封口,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紅絹攤貼之。
服用禁忌
1:有“五心煩熱”癥狀和陰虛的人。
2:小便赤黃,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是感到煩渴而具有內(nèi)熱癥狀的人群。
3:經(jīng)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經(jīng)量多,血色鮮紅,舌紅脈細,表現(xiàn)是血熱的人。
4:正逢傷風感冒,出現(xiàn)頭疼鼻塞,發(fā)熱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群。
5:有高血壓癥,頭暈,走路不穩(wěn),脈眩容易動怒而肝火旺的人。
服用方法
1、把鹿茸膏分成小塊或小粒。食用時可以將鹿茸膏分成小塊或者小粒用溫黃酒、溫開水或者紅糖水送服;
2、把鹿茸膏化開送服。也可以用溫黃酒、溫開水或者紅糖水將鹿茸膏直接化開或者用微波爐或爐灶加熱化開以至為糊狀,直接送服即可。
3、嚼服鹿茸膏。建議嚼服,效果更佳,之后再用溫黃酒、溫開水或者紅糖水送服即可。
一日兩次,一次一藥勺,空腹服用,泡服,嚼服,吞服均可。
蟾酥丹--《衛(wèi)生總微》卷五
【處方】蟾酥1分,珍珠末1分,甘遂1分(慢火煨黃),牡蠣粉1分,犀角末1分,巴豆7個(去皮心,出油盡),杏仁1分(麩炒,去皮尖,細研),麝香1分(研)。
【制法】上研,細糯米飯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食癇毒盛,湯藥不下。
【用法用量】乳食前服3丸,煎荊芥湯放溫送下。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五
蟾酥丹--《濟生》卷八
【別名】蟾酥膏、蟾蜍膏
【處方】蟾酥1個。
【制法】上為末,以白面和黃丹為丸,如麥顆狀。
【功能主治】丁腫。
【用法用量】蟾酥膏(《赤水玄珠》卷二十九)、蟾蜍膏(《得效》卷十九)。
【摘錄】《濟生》卷八
本草綱目·蟲部·蟾蜍原文及翻譯
蟲部·蟾蜍
作者:李時珍
釋名
促秋、秋施、菊促、苦龍、何皮、癩蛤蟆。
氣味
蟾酥:甘辛、溫、有毒。
辛、涼、微毒。
主治
腹中冷嘲熱諷癖(逆害飲食,民證停痰,兩脅痞滿,按之鳴轉)。用大蟾蜍一個,去皮腸,切成小塊,加硭硝(體強者一升,中等者七合體弱者五合),以水七升,煮成四升,一次服下,以得瀉為度。
小兒疳積(疳積腹大。黃瘦骨立,頭生瘡癤)。用立秋后大蟾蜍,去首、足腸,涂上清油,在瓦上炙熟吃下,有積穢排出。連吃五、六個,一月這后,形容改變,療效顯著。
五疳八痢(面黃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干蟾蜍一個(燒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錢(燒存性)、蛤粉(水飛)三錢、麝香一錢,共研為末,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五疳保童丸”。
走馬牙疳,浸蝕口鼻。用干蟾蜍裹黃泥中煅過,取二錢產(chǎn),加黃連二錢半、青黛殘、麝香少許,共研為末,敷患處。
小兒口瘡。蓐瘡。用夏季蟾蜍炙過,研為末,敷患處。
一切濕瘡。用蟾蜍燒灰,調(diào)豬油涂搽。
小兒癬瘡。治方同上。
附骨壞瘡(膿汁不斷,或骨從瘡孔中露出,久治不愈)。和大蟾蜍一個、亂頭發(fā)如雞蛋大一團、豬油四兩,煎枯,去渣,凝成膏藥,先以桑根皮、烏頭煎湯冼瘡,,再用干煅過的龍骨末,撒在瘡的四周,最后以膏藥敷上貼好。
腫毒初起。用大蟾蜍一個剁碎,和炒石灰一起,研如泥敷涂。頻頻換藥。
破傷風病。用蟾蜍二兩半(切剁如泥)、加花椒一兩,同酒炒熟,再加酒二兩半,溫服。不久,通身出汗,極效。
折傷接骨。用大蟾蜍生研如泥,敷涂傷處,外用竹片包好捆穩(wěn)。
大腸痔疾。用蟾蜍一個,泥封固,火上煅存性,研為末;另取豬大一截,扎定兩頭,煮熟切碎,蘸蟾末吃下。如此幾次,痔瘡自落。
蟾酥(蟾蜍的眉間白汁,按:即蟾蜍耳上腺及皮膚腺的分泌物):
拔取疔毒。用蟾酥調(diào)白面、黃丹用成丸子,如麥粒大,插入瘡中,同時以水和丸成膏貼瘡上。
疔瘡惡腫。用蟾酥一錢、巴豆四枚,搗爛,加飯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丸,姜湯送下。地定會,以 以蓄根、黃荊子研,酒半碗飲服促進藥力。四、五次后,可食粥補身體。
一切瘡毒。用蟾酥一錢、白面二錢、朱砂少許,加水調(diào)成丸子,如麥粒大。每用一丸,水送服。如瘡勢緊急,用蔥湯送服五、七錠亦可。汗出即愈。
喉痹乳蛾。用蟾枚、草烏尖末,皂角末等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研一丸點患處,極有效。
一切齒痛。用蟾枚少許點前處即止。
破傷風。用蟾酥二錢,水調(diào)成糊,加干蝎(酒炒)、天麻各半兩,共研為末,做成丸子,如綠豆在。每服一至二丸,豆淋酒送下。
附方
蟾酥有毒,不宜久服或多服。酥汁入目,能引起紅腫,重者甚至目盲,但以紫草汁點眼或沖洗可治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68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蟾酥膏
下一篇: 蟾酥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