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辰砂2兩(用無灰酒3升煮,酒將盡留2盞用之),遠志(去心)7錢,石菖蒲(去毛)7錢,7錢,酸棗仁(炒)7錢,乳香(炙)7錢,當歸身(酒洗)7錢,人參5分,白茯神(去皮木)7錢,白茯苓(去皮)7錢。
制法 : 上為細末,用豬心一個研如泥,入前藥末,并煮辰砂酒攪勻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勞神過度,致傷心血,驚悸怔忡,夢寐不寧,若有人來捕捉,漸成心疾,甚至癲狂者。
用法用量 : 每服60-70丸,臨臥以大棗湯送下。
摘錄 : 《回春》卷四
靈砂寧神丸--《楊氏家藏方》卷十
【別名】寧神丸
【處方】辰砂2兩(不夾石,絹袋子盛,于銀石器內懸,于器內用椒紅3兩,取井花水調椒紅盛于器內,可7-8分,更用鍋子坐,盛朱砂器在內,重湯煮令魚眼沸。3晝夜為度,取出辰砂研,水飛),人參(去蘆頭)3兩,白術3兩,茯神(去木)3兩,鹿茸(燎去毛,涂酥炙令黃)3兩,黃耆(蜜炙)3兩,石菖蒲2兩。
【制法】上為細末,次入辰砂研勻,用棗肉和令勻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虛益氣,滋養(yǎng)榮衛(wèi)。主治男子、婦人大病之后,傷損榮衛(wèi)。或發(fā)汗、吐、下太過,或失血過多之后,精氣虧損,不能復常,心神恍惚,不得睡眠,飲食全減,肌體瘦弱,怠墮倦乏,嗜臥無力,四肢酸痛。
【用法用量】寧神丸(《普濟方》卷二一八)。本方方名,《永類鈐方》引作「靈砂寧志丸」。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
辰砂膏--《袖珍》卷三
【處方】瓜蒂3錢(末),密佗僧(研)2錢,朱砂半錢,片腦少許。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干,津調貼;濕,干貼。
【摘錄】《袖珍》卷三
辰砂膏--《博濟》卷三
【處方】白龍腦、鳥魚骨(研極細,飛過用)、川消、真麝香、牛黃、牙消、井鹽石膽各少許(惟石膽多于眾藥),朱砂(明瑩者)少許,膩粉1大兩。
【制法】上為細末,加白砂蜜,和令得所。
【功能主治】眼疾。
【用法用量】以銅箸點之為妙。
【摘錄】《博濟》卷三
辰砂膏--《幼幼新書》卷八引《孔氏家傳》
【處方】天南星(炮熟)1分,辰砂(研)1分,蝎蛸1錢,僵蠶(炒,研)1錢,乳香(研)1錢,麝香(研)半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少許,和劑蜜不欲多。
【功能主治】壓驚化涎,理嗽利膈,退風熱。主治小兒驚熱。
【用法用量】每服量度多少,乳后煎金銀湯或熟水化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八引《孔氏家傳》
辰砂膏--《直指小兒》卷一
【處方】辰砂3錢,硼砂1錢半,馬牙消1錢半,玄明粉2錢,全蝎1錢,真珠末1錢,麝1字。
【制法】上為末,和畢,用好單包起,自然成膏。
【功能主治】疏利驚積。下痰。主治噤風、撮口、臍風服控痰散、益脾散之后。
【用法用量】每服1豆粒許,治諸驚,金銀薄荷湯送下;潮熱,甘草湯送下;月內用乳汁調,敷 *** 上令吮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一
辰砂膏--《普濟方》卷三七四引《仁存方》
【處方】南星1兩(同半夏用白礬水浸21日,換曬乾,又換浸,焙干),半夏1兩,全蝎12個(炒),天麻半兩,朱砂2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痰搐,傷風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四引《仁存方》
辰砂膏--《幼幼新書》卷十引《譚氏殊圣》
【別名】保命丸
【處方】辰砂(光明有墻壁者,研極細)1兩,酸棗仁(微炒,為末)半兩,乳香(光瑩者,細研)半兩。
【制法】上同研成膏。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手足動搖,精神不爽,一切驚邪,狂叫不寧。
【用法用量】保命丸(《普濟方》卷三十四)。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引《譚氏殊圣》
辰砂膏--《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渙方
【處方】大附子1個(重6-7錢以上者,炮,去皮臍,當頂刻一孔,入粉霜、硇砂霜各半錢孔竅中,卻用取下附子末填滿竅子,用木炭火燒存性),天南星半兩(炮裂),蝎梢1分,羌活1分,朱砂(飛)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成膏,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慢驚潮搐,昏困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1-2粒,點麝香、薄荷湯入酒2-3點同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渙方
辰砂膏--《幼科發(fā)揮》卷二
【處方】朱砂(飛)1錢,牙消2錢5分,雄黃(飛)2錢5分,麝2字,金箔15片,銀箔15片,白附子3錢,枳殼(炒)3錢,川芎4錢,白茯苓4錢,人參2錢,黃連2錢,遠志2錢。
【制法】除前六味另碾,后七味共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通心氣。主治驚風,精神潰亂,魂魄飛揚,氣逆痰聚。
【用法用量】每服1丸,麥門冬煎湯化下。
【摘錄】《幼科發(fā)揮》卷二
辰砂膏--《直指小兒》卷二
【處方】黑附子1枚(8錢重者,去皮臍,頂上刻一孔,入辰砂末1錢,重用附子末塞之,以炭火3斤燒存性為度),南星(炮)半兩,白附子(炮)1分,川五靈脂1分,蝎蛸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慢脾冷痰壅滯,手足冷而微搐。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辰砂丸」。
【摘錄】《直指小兒》卷二
朱砂安神丸,中醫(yī)方劑名。為安神劑,具有鎮(zhèn)心安神,清熱養(yǎng)血之功效。主治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失眠多夢,驚悸怔忡,心煩神亂:或胸中懊儂,舌尖紅,脈細數(shù)。臨床常用于治療神經(jīng)衰弱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精神憂郁癥引起的神志恍惚,以及心臟早搏所致的心悸、怔忡等屬于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者
朱砂安神丸出自《醫(yī)學發(fā)明》,組成為:朱砂15g,黃連18g,炙甘草16g,生地黃8g,當歸8g。朱砂水飛,余四味研細末,共和為丸。本方具有鎮(zhèn)心安神,瀉火養(yǎng)陰之功效。臨床用于心火偏亢,陰血不足,出現(xiàn)心煩神亂,失眠,多夢,怔忡,驚悸,甚至欲吐不果,胸中自覺懊,舌紅,脈細數(shù)者。方中用朱砂重鎮(zhèn)以安心神。朱砂體陽而性陰,寒能勝熱,以制浮越之火;黃連苦寒,清熱除煩;兩藥配合,共具瀉火清熱除煩,重鎮(zhèn)以安神之功,是為主藥。當歸養(yǎng)血,生地滋陰,補其耗傷的陰血,為輔助藥。甘草調和諸藥。合而成方,一瀉偏盛之火,一補不足之陰血,達到心火下降,陰血上承,是為重鎮(zhèn)安神,標本兼顧之方。臨床用于治療心火偏盛,陰血不足所致心律失常。每次6~9g,每日3次,15天為一療程。
朱砂安神丸是著名的養(yǎng)血鎮(zhèn)靜安神藥,是金元時期著名醫(yī)家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方。朱砂安神丸具有鎮(zhèn)定、安神清熱、養(yǎng)血之功效,常用于心火上炎,熱傷陰血所致的心神不寧、煩亂怔忡、胸中煩悶、熱入心血、失眠多夢、精神抑郁、神志恍惚等癥。
現(xiàn)代常加減運用于治療神經(jīng)衰弱、精神抑郁癥等有上述表現(xiàn)者。
目錄1拼音2《增訂醫(yī)方易簡》卷六 2.1方名2.2組成2.3主治2.4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怔忡酒 1拼音 zhēng chōng jiǔ
2《增訂醫(yī)方易簡》卷六
古籍中的怔忡酒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卷之九·虛損門]怔忡 膽湯。去竹茹加人參柏子仁各一錢。下定志丸。仍佐以酒。調辰砂妙香散。有痞塞不飲食。心中常有所怯。愛處...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之五十驚悸門]藥方 寧志丸治驚悸。人參茯苓茯神柏子仁琥珀當歸酸棗仁(酒浸,去殼)石菖蒲遠志(酒浸,去心。各五錢)乳香朱...
《醫(yī)學綱目》:[卷之三十二·傷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驚悸續(xù)法 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溫服,日三服。少陰心悸者,四逆不可與也。心悸者,火懼水也,惟腎欺心,故...
《醫(yī)學正傳》:[卷之五]怔忡驚悸健忘證 治勞役大虛心跳。朱砂(另研,水飛)白芍藥當歸身(酒浸)側柏葉(各三錢)川芎甘草陳皮(各一錢)炒黃連...
《醫(yī)宗金鑒》:[外科卷下骨度尺寸]背部主病針灸要穴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72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辰砂寧心散
下一篇: 辰砂安驚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