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 : 主小兒咳嗽,胸中滿悶,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入燈心10莖,煎至75毫升,去滓溫服,日三四次。
摘錄 :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五膈氣,胃中宿冷,食不消化,嘔吐酸水。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五十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噦逆醋咽,胸膈不利,食少腹脹。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2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五十
制法 :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 膈氣,脾氣弱,嘔逆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以生姜湯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五十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消渴,飲水過多,心腹脹滿,或脅肋間痛,腰腿沉重。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三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心腹痞滿,下之后心腹轉(zhuǎn)脹。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二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后胃虛氣逆,嘔噦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頻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一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妊娠嘔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 《普濟(jì)方》有白茯苓一兩。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五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濕腳氣。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四十五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咳嗽上氣,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四十六
制法 :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 脾氣虛,心腹脹滿,大腸不調(diào),少思飲食,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食前以清粥飲調(diào)下。
摘錄 : 《圣惠》卷五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五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兩脅脹滿,心腹壅悶,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一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時(shí)氣已汗下后,脾胃氣虛,心下痞滿,腹中雷鳴。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五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咳嗽,胸中滿悶,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以水1盞,加燈心10莖,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三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霍亂嘔逆,腹鳴下痢,心下脹滿。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jì)方》卷二○二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時(shí)氣愈后,起早及食多勞復(fù)。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十六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膈氣,因食即噎塞,如有肉臠在咽中不下。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五十
制法 : 上銼細(xì)和勻。
功能主治 : 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分溫2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五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因食熱及飲冷水,上氣胸滿,不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大棗3枚,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熱頻服。
摘錄 : 《圣惠》卷四十二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胸痹,胸中愊愊如滿,噎塞如痹,咽喉中澀,唾沫。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溫溫頻服。
摘錄 :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見《普濟(jì)方》卷一八七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咳嗽,咽中作呀呷聲。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三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肺氣攻四肢,腫滿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黑豆5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 《圣惠》卷六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宿食不消,心腹脹悶,亦治嘔逆惡心,背寒腳冷。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少許,大棗1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八
制法 :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 傷寒后腳氣,胸中滿悶,喘息促急。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半匕,食前溫酒調(diào)下,1日2次。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三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時(shí)氣壯熱,嘔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五
制法 :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 十種水氣,皮膚腫滿,三焦壅閉,上喘咳嗽,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空心濃煎桑根白皮湯調(diào)下。以利為度。
摘錄 : 《圣惠》卷五十四
處方 :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升麻1分,桑根白皮半兩(銼),麥門冬半兩(去心,焙),前胡1分(去蘆頭),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痰壅結(jié)實(shí),時(shí)欲嘔吐。
用法用量 : 陳橘皮湯(《普濟(jì)方》卷三八七)。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傷寒后虛羸少氣,嘔吐,不納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十四
處方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漢防己半兩,赤茯苓3分,檳榔3分,木通3分(銼),紫蘇莖葉1兩,木香半兩,大腹皮1兩(銼)。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腹內(nèi)諸氣,脹滿喘促。
用法用量 : 陳橘皮湯(《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七)。方中檳榔用量原缺,據(jù)《圣濟(jì)總錄》補(bǔ)。
摘錄 : 《圣惠》卷四十三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妊娠2-3月惡阻病,嘔吐不能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五
目錄1拼音2《*辭典》:橘根 2.1出處2.2拼音名2.3來源2.4性味2.5功能主治2.6橘根的用法用量2.7摘錄 附:1用到中藥橘根的方劑2用到中藥橘根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橘根 1拼音 jú gēn
2《*辭典》:橘根
②《重慶草藥》:"理氣。治氣痛,氣脹,膀胱疝氣。"
用到中藥橘根的方劑 葛根橘皮湯 要》卷四引《小品方》:葛根橘皮湯:處方:葛根6克橘皮6克杏仁6克(去尖,皮)麻黃6克(去節(jié))知母6...
橘皮散 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橘皮散:處方:陳橘皮半兩(去穰),人參半兩,生姜1分。制法:上銼細(xì)...
人參湯 。制法:為末,以豬腰子一枚切片,糯米半合,蔥白二根煮取汁,入藥煎服。功能主治:治產(chǎn)后諸虛不足,發(fā)熱...
陳橘皮散 sǎn《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陳橘皮散:處方:陳橘皮7.5克(湯浸,去白、瓤,焙)桔梗7.5克(去...
疏氣丸 ,桂心半兩,檳榔1兩,訶黎勒1兩(煨,去皮),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3分(銼),...
更多用到中藥橘根的方劑
用到中藥橘根的中成藥 乙肝清熱解毒顆粒 陳、白茅根、茜草、淫羊藿、土茯苓、殘殺、野菊花、橘紅、甘草等。乙肝清熱解毒顆粒的功能主治:清肝利膽...
雞蘇丸 編號(hào):WS3B009189處方:陳皮20g橘紅20g法半夏20g葶藶子20g瓜蔞子(蜜炙)2...
小兒金丹 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小兒金丹:組成:川貝母、橘紅各12g,羌活、生地黃、木通、大青葉、荊芥穗、...
九寶丸 拼音:jiǔbǎowán中藥部頒標(biāo)準(zhǔn):別名/通用名:九寶丹拼音名:JiubaoWan標(biāo)準(zhǔn)編號(hào):WS3...
清感丸 山芝麻700g大青葉1250g葛根1250g東風(fēng)橘700g白及350g青蒿250g防風(fēng)125g制法...
更多用到中藥橘根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橘根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之九十八通用諸方]花木類第二 不可倒置。待來春芽長,傍掘坑澆糞水。至十二月內(nèi),橘根四圍澆大糞三次,至春用水澆二次,花實(shí)俱茂。梅宜多...
《奇效簡便良方》:[卷一身體]疝氣 大小茴香各一錢(炒),荔枝核五個(gè),橘子核五錢,共炒末。紅糖調(diào)服,三服除根?!镀嫘Ш啽懔挤健?..
《女科指掌》:[卷之三胎前門]惡阻 腹平明氣上沖,因而郁塞滿胸中,厥陰相火沖于胃,茹橘蘆根用總同。羅大無曰∶妊娠三月嘔吐惡阻,每至寅卯...
《醫(yī)方考》:[卷二斑疹門第九]葛根橘皮湯 葛根橘皮杏仁知母麻黃黃芩甘草冬月肌中斑爛,咳而心悶者,此方主之。冬月腠理閉密,故用麻黃以發(fā)表;肌屬...
《外臺(tái)秘要》:[卷第四]溫病發(fā)斑方七首
目錄1拼音2《醫(y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橘皮散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橘皮散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二:橘皮散 3.1處方3.2功能主治3.3橘皮散的用法用量3.4摘錄 4《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六:橘皮散 4.1橘皮散的別名4.2處方4.3制法4.4功能主治4.5橘皮散的用法用量4.6摘錄 5《瘍科選粹》卷四:橘皮散 5.1處方5.2功能主治5.3橘皮散的用法用量5.4摘錄 6《奇效良方》卷十四:橘皮散 6.1處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橘皮散的用法用量6.5摘錄 7《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橘皮散 7.1處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橘皮散的用法用量7.5摘錄 8《金鑒》卷五十三引《圣惠》 8.1組成8.2主治8.3橘皮散的用法用量 9《圣惠》卷四十二 9.1組成9.2主治9.3橘皮散的用法用量9.4制備方法 10《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三 10.1組成10.2主治10.3橘皮散的用法用量10.4制備方法 11《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 11.1組成11.2主治11.3橘皮散的用法用量11.4制備方法 12《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四 12.1組成12.2主治12.3橘皮散的用法用量12.4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橘皮散 1拼音 jú pí sǎn
2《醫(y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橘皮散
3《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二:橘皮散
4《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六:橘皮散
5《瘍科選粹》卷四:橘皮散
6《奇效良方》卷十四:橘皮散
7《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橘皮散
8《金鑒》卷五十三引《圣惠》
9《圣惠》卷四十二
10《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三
11《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
12《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四
古籍中的橘皮散 《醫(yī)宗金鑒》:[卷五咳嗽門]肺寒咳嗽 嗽,其證面色□白,痰多清稀,鼻流清涕,初宜圣惠橘皮散主之,若日久不愈者,須以補(bǔ)肺阿膠散主之,則氣順...
《幼科心法要訣》:[卷四咳嗽門]肺寒咳嗽 。其證面色白,痰多清稀,鼻流清涕。初宜《圣惠》橘皮散主之,若日久不愈者,須以補(bǔ)肺阿膠散主之,則氣順...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二]宿食不消第七 四、五服?!妒セ荨分涡核奘巢幌?,心腹脹悶。陳橘皮散方陳橘皮(湯浸,去瓤,焙)高良姜(銼)人參(去...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治肺氣頭面四肢浮腫諸方 去滓。食前溫服。治肺氣攻四肢。腫滿疼痛。宜服陳橘皮散方。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射干(三分)漢防...
《太平圣惠方》:[卷第十二]治傷寒咳嗽諸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73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陳橘皮丸
下一篇: 陳橘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