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黨參。
制法 : 上為末,加適量賦形劑軋片,每片含生藥0.3g。
功能主治 : 補氣。主
用法用量 : 每次5片,每日2-3次。
摘錄 : 《中醫(yī)外科學》
你好。黨參呈橢圓形或類圓形的厚片,表面黃棕色或灰黃色,切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紋,中央有淡黃色圓心。周邊淡黃白色置黃棕色,有縱皺紋。有特殊香氣,味微甜。生黨參片益氣生津力勝。常用于氣津兩傷或氣血兩虧。黨參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yǎng)血生津。用于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氣短,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1] 懶言短氣、四肢無力、食欲不佳、氣虛、氣津兩虛、氣血雙虧以及血虛萎黃等癥。但表證未解而中滿邪實的不能用。 該品功效與人參相似,惟藥力薄弱。治一般虛證,可代替人參使用;虛脫重證,則仍用人參為宜。秋季采挖,洗凈,曬干。
你好,黨參片是不能和阿司匹林同時吃的,以免影響各自的療效,或者藥物之間相互作用,產(chǎn)生對身體有毒有害的物質(zhì),對身體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而且黨參片并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的,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同,即使一樣的疾病也不能服用一樣的中藥,經(jīng)中醫(yī)號脈后決定是否服用。
藥方選錄 ①清肺金,補元氣,開聲音,助筋力:黨參500克(軟甜者,切片),沙參250克(切片) ,桂圓肉200克。水煎濃汁,滴水成珠,用磁器盛貯。每用一酒杯,空心滾水沖服,沖入煎 藥亦可。(《得配本草》上黨參膏)
②治瀉痢與產(chǎn)育氣虛脫肛:黨參(去蘆,米炒)10克,炙耆、白術(凈炒)、肉蔻霜、茯苓各7~8克,懷山藥(炒)10克,升麻(蜜炙)3克,炙甘草3.5克。加生姜二片煎?;蚣又聘?子2.5克。(《不知醫(yī)必要》參耆白術湯)
③治服寒涼峻劑,以致?lián)p傷脾胃,口舌生瘡:黨參(焙)、黃芪(炙)各10克,茯苓5克,甘 草(生)2.5克,白芍3.5克。白水煎,溫服。(《喉科紫珍集》參耆安胃散)
④治小兒口瘡:黨參50克,黃柏25克。共為細末,吹撒患處(《青海省中醫(yī)驗方匯編》)
⑤抑制或殺滅麻風桿菌:黨參、重樓(蚤休)、刺包頭根皮(楤木根皮)各等量。將黨參、重樓研成細粉;再將刺包頭根皮加水適量煎煮三次,將三次煎液濃縮成一定量(能浸濕黨參、 重樓細粉)的藥液,加蜂蜜適量,再將重樓、黨參細粉倒入搗勻作丸,每丸三錢重;亦可作成膏劑。日服三次,每次一丸,開水送服。(北京中醫(yī)學院《新醫(yī)療法資料匯編》)
⑥熱病口渴,口干舌燥:黨參與枸杞子(2:1的比例)混合制成參杞?jīng)_劑服用,有益氣生津之效。
⑦中氣不足,內(nèi)臟下垂:黨參、炙黃芪各15克,白術9克,升麻5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⑧原發(fā)性低血壓:黨參6克,黃芪6克,五味子、麥冬、肉桂各3克。研粉吞服,每次6克,每日3次,連服30日。
藥膳選錄 1,參苓粥:黨參、茯苓、生姜各10g,粳米100g。先將黨參等三味煎水取汁,后下米煮成粥。可加鹽調(diào)味食。
源于《圣濟總錄》。本方以黨參、茯苓補脾益胃,生姜溫中健胃、止嘔,粳米益脾養(yǎng)胃。用于脾胃虛弱,少食欲嘔,消瘦乏力。
2,參棗米飯:黨參10g,大棗10個,糯米150g。先將參、棗洗凈,煎水取汁,另將糯米隔水蒸熟后反扣于碗中,上澆參、棗及其汁液,放入適量白糖。每日可食二次。
源于《醒園錄》。本方以黨參補脾益氣,大棗、糯米與黨參協(xié)同奏效。用于脾虛氣弱。
3,參芪粳米粥:黨參、黃芪各10g,粳米100g。參、芪煎水取汁,下粳米煮成粥。以白糖調(diào)味食。
本方取參、芪均能補益脾肺之氣,黃芪又能固表止汗。用于肺、脾氣虛,體倦乏力,短氣自汗,少食便溏。
4,兩儀膏:黨參、熟地黃各等分。加水煎取濃汁,另加等量白糖再煎至濃稠。每次吃1~2匙,或以溫水沖化飲。
源于《景岳全書》。本方以黨參補氣,熟地黃補血。用于氣血兩虛,體倦乏力,頭暈目眩。
5,花膠排骨:花膠3 兩、排骨8 兩、黃黨( 黨參)1 兩、杞子兩湯匙、淮山5 片、姜5 片、蔥1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82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黨參小米粥
下一篇: 黨參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