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當歸5錢,生地3錢,地榆2錢,天花粉2錢,黃芩1錢,甘草1錢,蘇葉1錢,大黃1錢。
功能主治 : 肺金干燥,傷風潮熱,大便微硬。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辨證錄》卷五
目錄1拼音2處方3功能主治4歸榆湯的用法用量5注意6各家論述7摘錄附:1古籍中的歸榆湯 1拼音 guī yú tāng
2處方當歸、甘草、地榆、枳殼、荊芥、薄荷、柏葉。
3功能主治產后陰蝕。
4歸榆湯的用法用量熏洗產門。
5注意玉門閉后,瘡已合,方可用之。
6各家論述歸、榆涼血養(yǎng)血,荊、薄去風散浮熱,柏葉、甘草清火,蒼術燥濕,作湯熏洗,則風火清,濕熱降,氣血充足,而陰蝕之癥自愈矣。
7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古籍中的歸榆湯 《續(xù)名醫(yī)類案》:[續(xù)名醫(y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癖 實時安。(《百乙方》)繆仲淳親試治便毒甚驗。棉地榆四兩,白酒三碗,煎一碗,空心服,雖腫者亦愈。加穿...
《周慎齋遺書》:[卷七]腸風 ,每服五錢,煎服。秦艽丸川芎(二兩)白芍(四兩)歸身(四兩)香附(四兩醋炒)秦艽(四兩)槐花(四兩...
《證治準繩·女科》:[卷之四胎前門]心腹痛 》手拈散四七湯加歸、芍。四磨湯小烏沉湯安胎飲除地榆。以上諸方皆可選用?!蹲C治準繩·女科》明王肯堂公...
《女科證治準繩》:[卷之四胎前門]心腹痛 》手拈散四七湯加歸、芍。四磨湯小烏沉湯安胎飲除地榆。以上諸方皆可選用?!杜谱C治準繩》明王肯堂公元...
《婦科玉尺》:[卷三臨產]治臨產病方
1、止血作用
止血作用是地榆當中較為突出的作用,藥理研究也表明了這一點,研究顯示,地榆的鞣質成分可以縮短凝血時間,從而起到止血作用。
2、抗炎抗菌
研究顯示,地榆對于炎癥所致的腫脹癥狀有改善作用,同時對于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3、鎮(zhèn)吐作用
藥理研究還表明,地榆具有鎮(zhèn)吐作用,可以抑制洋地黃引起的催吐作用。
擴展資料: 地榆根入藥,性微寒、味苦?,F代醫(yī)學研究證明:地榆具有止血涼血、清熱解毒 、收斂止瀉及抑制多種致病微生物和腫瘤的作用 ,可治療吐血、血痢、燒灼傷、濕疹、上消化道出血、潰瘍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結核性膿瘍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 。
一般春夏季采集嫩苗、嫩莖葉或花穗?,用沸水燙后換清水浸泡 ,去掉苦味,一般用于炒食、做湯和腌菜,也可做色拉,因其具有黃瓜清香,做湯時放幾片地榆葉更加鮮美;還可將其浸泡在啤酒或清涼飲料里增加風味。
-地榆
地榆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國內主產于湖北、湖南及廣東等地。本品味苦酸,性寒,無毒,歸肝、肺、腎、大腸經。功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斂瘡。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帶下、瘡癰腫痛、濕疹、陰癢、水火燙傷、蛇蟲咬傷等病癥。常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
地榆常用的炮制方法有以下幾種
生地榆:是將原藥洗去灰泥,用水浸泡1~2天,撈起濾干水份,放缸內悶潤2天、每天翻動,使全部潤透,取出切成1分厚斜片,曬干即成。生地榆長于清熱解毒,消腫斂瘡,故多用于瘡癰腫痛、水火燙傷、蛇蟲咬傷等病癥的治療。這時,常與金銀花、皂角刺、蒲公英、敗醬草等藥配合使用。
地榆炭:是取地榆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涼透即成。地輸炭長于涼血止血,故常用于血熱妄行所致的便血、尿血、崩漏等病癥的治療。這時,常與側柏葉、白茅根、仙鶴草、茜草等藥配合使用。
醋地榆:是取地榆片,加麩醋拌勻,吸盡后放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棕褐色,取出晾乾,篩去灰屑。醋地榆長于收斂止血,故常用于脾不統(tǒng)血的崩漏下血等病癥的治療。這時,常與烏梅、白及、三七、灶心土等藥配合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83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地榆芍藥湯
下一篇: 地榆防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