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紫金丹
處方 : 番木鱉6兩(用甘草水煮脹,去皮毛,用真麻油8兩,放入鍋內(nèi)同煎至黃色,勿令焦枯),虎骨5錢(麻油炙),茅山7錢,蒼術(shù)7錢,川芎7錢,川斷7錢,羌活7錢,桂枝7錢,白芷7錢,當(dāng)歸7錢,川烏7錢,草烏(姜汁炒)7錢,木瓜7錢,甲片7錢,川膝7錢,川蜈蚣7錢,鬧羊花7錢,全蝎(酒浸,焙)7錢,僵蠶7錢,雄黃7錢,乳香7錢,沒藥7錢,南星7錢,地龍7錢,蟾酥2錢2分,麻黃(冬4兩,夏2兩,春、秋各3兩)。
制法 : 上藥煎濃汁,打糊為丸,如綠豆大,朱砂1兩為衣。
功能主治 : 諸毒瘋氣。
用法用量 : 每服4至8分,酒送下。汗出如若冒風(fēng),以姜湯解之,或地漿水同姜湯解之。
注意 : 避風(fēng)。
摘錄 : 《串雅補(bǔ)》卷一
馬夫人能夠扳倒喬峰,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喬峰契丹人的身份
喬峰這一輩子,可以說是毀在馬夫人手上。因為馬夫人,他失去了丐幫幫主之位,為中原武林所唾棄。又因為馬夫的設(shè)計,他錯手誤殺了阿朱,從此意志消沉、心灰意冷,最終自殺身亡。
一、契丹人的身份是喬峰的死穴
契丹與大宋乃是國仇,雙方陣兵關(guān)外、虎視眈眈、時常交鋒。契丹占據(jù)著關(guān)外肥沃的草場,擁有一支來去如風(fēng)、彪悍勇猛的鐵騎,大宋只能被迫防守。
缺乏各類生產(chǎn)生活物資的契丹,為了獲取人口和財富,每到秋高馬肥的季節(jié),就大軍犯邊,越過邊境燒殺搶掠,給大宋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zāi)難。
可以說,契丹就是大宋的生死大仇。而天下第一大幫的丐幫,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幫主居然是契丹人,他們還能繼續(xù)接受喬峰的領(lǐng)導(dǎo)嗎?而中原武林知道喬峰的身世之后,還能容得下他嗎?
只為契丹人的身份,喬峰縱使武功再高、領(lǐng)導(dǎo)才能再出色,也只能黯然辭去幫主職位。就算沒有馬夫人,喬峰的身世遲早也得被揭穿,結(jié)局并沒有什么兩樣。
二、馬夫人有一副好手段
馬夫人扳倒喬峰的整個過程,可謂精彩紛呈、環(huán)環(huán)相扣,用無可辯駁的事實(shí),讓喬峰陷入局中,鐵證如山、無法翻身。
首先,勾引白世鏡,殺掉親夫馬大元,嫁禍給姑蘇慕容;
其次,勾引對他垂涎已久的大智分舵的舵主全冠清,散布喬峰身世真相;
其后,勾引全冠清,說服“宋、奚、陳、吳”四大長者共同扳倒喬峰;
再者,勾引徐長老,徐長老找來當(dāng)年參與雁門關(guān)一戰(zhàn)的智光大師、間正、譚公譚婆、趙錢孫,指證喬峰的契丹身份。
最后,馬夫人拿出當(dāng)年汪劍通留下的兩封書信,這樣的鐵證坐實(shí)了喬峰的身份。至此,喬峰大勢已去,只能無奈辭去幫主之位,馬夫人完勝。
回溯馬夫人策劃“杏子林事件”的整個過程,有兩個特別顯著的特點(diǎn):一是靠出賣色相勾引男人;二是思慮周密算無遺策。
縱橫江湖十幾年,生平未曾一敗的喬峰,就這樣敗在了手無縛雞之力的馬夫人之手!
三、馬夫人堪稱金庸書中心腸最毒的女人
馬夫人的陰毒,在金庸書中能排到前三。
她出身貧寒,卻愛慕虛榮,過年的時候為了穿一身花衣裳,把父親逼得摔斷了腿,半夜又氣不過,偷偷毀壞了小伙伴的花衣裳。要知道,那時候馬夫人只是一個小孩子??!居然如此冷血、如此狠毒。
她急迫地想改變自己的命運(yùn),上天并沒有虧欠她,給了她一副美麗的面孔,依靠著如花的容貌,她成功地嫁給了馬大元,勾引了段正淳。徐長者、白世鏡、全冠清,這些男人無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偏偏,喬峰眼里根本就沒有她,因為她是馬大元的老婆,喬峰無非是待之以禮而已,馬夫人卻從此恨上了喬峰,苦心思慮要扳倒喬峰。
終究,上天給了她一次機(jī)會,她成功地把握住了,實(shí)現(xiàn)了心中的愿望。
結(jié)語:一輩子活在野心和嫉妒中,馬夫人從來都是贏家,直到最后,她碰到了阿紫,被阿紫割得渾身是傷,又在傷口撒上蜂蜜,引來螞蟻啃咬,死得不可謂不慘。
丐幫固然全了江湖大義,可沒有了喬峰的丐幫,從此變成了二流幫派。幫中無高手、諸人無大謀,再也沒有一個如喬峰這般能夠撐起丐幫門面的高手。
喬峰的遭遇讓我們認(rèn)識到,世上最厲害、最毒辣的不是武功,而是人心。越是頂天立地的人,越容易被小人扳倒!
你的身邊,可有這樣的人?馬夫人究竟是天生的狠毒,還是環(huán)境所造就的呢?
1、尖山坡:平頂山市寶豐縣尖山坡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位于寶豐縣觀音堂境內(nèi),含勞模林、勞模故居、勞模紀(jì)念館等,總面積近5000畝。從上世紀(jì)六十年代起,-、李海水兄弟積極響應(yīng)毛主席植樹造林,綠化祖國”號召,在尖山坡奮斗了半個世紀(jì),綠化荒山二千多畝,實(shí)現(xiàn)了意志堅,荒山綠”的目標(biāo),充分體現(xiàn)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xiàn)”的時代精神。
2、寶豐香山寺:香山寺大悲觀音大士塔及碑刻大悲觀音大士塔是宋神宗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欽建,為八角九級0式密檐磚塔。塔高33米,造型樸實(shí)大方,巍峨雄渾。塔底層為紅石壘砌而成,中央供奉千手千眼佛;北壁有壁畫一幅,塔下券洞內(nèi)有《香山大悲菩薩傳》碑;二層原供玉佛一尊,現(xiàn)無,三、四層有壁龕數(shù)面,其余各層均為素面青磚平砌而成;六、七、八、九層外壁辟拱券門,四層辟壺門。每層用疊澀磚砌塔檐,檐上又砌平座,突出塔壁,由下而上逐層遞減,成八棱錐體,結(jié)構(gòu)堅固嚴(yán)謹(jǐn)。每個轉(zhuǎn)角處都有角梁,懸掛風(fēng)鐸,但僅存無幾。塔尖有塔剎,剎下為覆盆,中部為寶珠,上有相輪。塔剎精巧玲瓏,十分別致。
3、寶豐白雀寺:白雀寺位于寶豐縣李莊鄉(xiāng)古城村西父城遺址之上。白雀寺始建于后秦姚萇白雀年間(公元384—385年)。古人以白雀為瑞應(yīng)的象征,白雀集而吉祥至。相傳白雀年間白雀群集于父城故址——古槐之上,人們以為祥瑞而建起寺廟稱白雀寺。
4、寶豐文筆峰塔:文筆峰位于縣城南2.5公里的文筆山上,內(nèi)有文筆峰塔又稱文峰塔,明代,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該塔于明萬歷四十七年建造為六棱實(shí)心磚塔,下有六角青石塔座,上部六棱尖頂,無層、無門窗,略似華表,造型別致,風(fēng)格獨(dú)特,為河南省塔列中之孤例。文筆峰塔上方南側(cè)鑲嵌碑刻一方,碑文陰刻楷書,主要記述建塔主持人及捐款者姓氏、出身。捐款者有輔佐李自成大順政權(quán)丞相牛金星之名,與香山寺戊辰科狀元劉若宰于崇禎三年所撰重修香山寺觀音大士塔記碑”碑陰之崇禎丁卯舉人邑人牛金星”記載相吻合。寶豐縣城南五里許,東西橫臥著一道土嶺,因該嶺位于文廟南,于廟南北對應(yīng),故名筆山。山巔古射箭臺上,聳立一座塔,其塔高約15米,結(jié)構(gòu)下石上磚,六面棱形體,全名曰文筆塔,俗稱文峰塔。
5、高皇廟:寶豐縣城北10公里石橋鎮(zhèn)有一村名叫高皇廟。高皇廟因劉邦曾在此地駐扎而得名。從寶豐到洛陽的古道要經(jīng)過高皇廟,高皇廟村北有北汝河渡口,南有黃土嶺作屏障,北有北汝河作天險,西有虎狼爬嶺連綿接伏牛山。出,可以掌握主動;守,可以游刃有余,退,可隱進(jìn)山區(qū),所以,該村時常成為英雄豪杰聚居之地。
6、塔里赤墓碑:塔里赤墓碑,元代,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位于趙莊鄉(xiāng)官衙村西南三堆山之陽。該碑通高4.1米,寬1.15米,厚0.36米。圓首上刻二龍戲珠,龜趺。額陰文篆書大元臨汝郡公神道碑銘”。墓碑為至治三年(1323年)其子廣西道宣慰使都元帥萬奴所立,察罕篆額,宋民望撰文,姜元佐書丹。碑文楷書28行,滿行71字,首行題曰:大元贈輔國上將軍,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護(hù)軍、臨汝郡公神道碑銘”。
7、父城遺址:父城遺址,商至南北朝,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位于寶豐縣李莊鄉(xiāng)古城村、馬王莊村、楊莊村等。該遺址系商至南北朝時期古城址。城址分內(nèi)外二城,外城呈長方形,四面城垣痕跡隱約可見,東西長1750米,南北寬1250米,全城周長6公里,面積約220萬平方米。
8、香山觀音大士塔:觀音大士塔,又名玉峰塔,位于平頂山市寶豐縣東十五公里周莊鎮(zhèn)大張莊村南香山寺,該寺最后毀于文革”。大士塔始建于東漢,初為土塔,現(xiàn)塔重建于北宋熙寧元年(1068),為八角形九級樓閣式磚塔,高三十三米。塔身外壁二、三層有數(shù)百個磚雕佛龕。第二、五層外壁辟拱券門,第三層辟壺門。每層用疊澀磚砌出塔檐。塔頂有覆盆、寶珠和相輪組成的塔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87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元胡散
下一篇: 大全寶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