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大麥糵1升,曲1升,附子3兩,干姜3兩,當(dāng)歸3兩,人參3兩,赤石脂1兩,桔梗2兩,女萎2兩,吳茱萸5兩,皂莢5兩,蜀椒2兩半,烏梅50枚。
制法 : 上為末;蜜酢中半漬梅1宿,蒸3斗米下,去核,搗如泥,和藥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消谷,斷下,溫和;寒冷者長服不患藿亂。主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1日3次。下甚者,加龍骨、阿膠、艾各3兩。
摘錄 : 《千金》卷十五
目錄1拼音2《嬰童百問》卷一:消食丸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消食丸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嬰童百問》卷六 3.1方名3.2組成3.3功效3.4主治3.5消食丸的用法用量3.6制備方法 4《回春》卷七 4.1方名4.2消食丸的別名4.3組成4.4主治4.5消食丸的用法用量4.6制備方法4.7附注 5《千金》卷十五 5.1方名5.2消食丸的別名5.3組成5.4主治5.5消食丸的用法用量5.6制備方法5.7附注 6《永類鈐方》卷二十一引《全嬰方》 6.1方名6.2組成6.3主治6.4消食丸的用法用量6.5制備方法 7《衛(wèi)生總微》卷十三 7.1方名7.2組成7.3主治7.4消食丸的用法用量7.5制備方法 8《楊氏家藏方》卷五 8.1方名8.2組成8.3功效8.4主治8.5消食丸的用法用量8.6制備方法 9《魏氏家藏方》卷十 9.1方名9.2組成9.3主治9.4消食丸的用法用量9.5制備方法 10《醫(yī)方類聚》卷二四六引《簡易方》 10.1方名10.2組成10.3功效10.4消食丸的用法用量10.5制備方法 11《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11.1方名11.2組成11.3主治11.4消食丸的用法用量11.5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消食丸*消食丸藥品說明書 1拼音 xiāo shí wán
2《嬰童百問》卷一:消食丸
3《嬰童百問》卷六
4《回春》卷七
5《千金》卷十五
6《永類鈐方》卷二十一引《全嬰方》
7《衛(wèi)生總微》卷十三
8《楊氏家藏方》卷五
9《魏氏家藏方》卷十
10《醫(yī)方類聚》卷二四六引《簡易方》
11《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古籍中的消食丸 《嬰童百問》:[卷之九]食積冷熱第八十三問 臭酸,而夜間有熱,傷積之明驗,人所未曉也。冷者消食丸、木香丸。夜間有熱。天明復(fù)冷,乃是傷寒夾食失解...
《嬰童百問》:[卷之八]疳傷第八十問 神丸、天麻丸、地黃丸、十全丹、香蔻丸、褐丸子、消食丸、鱉甲丸、下蟲丸、集圣丸、黃雞煎丸等藥,及早治...
《幼科證治準(zhǔn)繩》:[集之二·肝臟部驚]表里 吐瀉)養(yǎng)其氣?!惭Α惩J嘲l(fā)搐,嘔吐乳食者,宜用消食丸。若食既消而前證仍作,或變他證者,脾土傷而肝木...
《保幼新編》:觀形察色法 ;黑色,中惡(蘇合丸主之);黃色,傷食、吐?。ㄏ惩柚髦?;白色,虛甚(保元湯主之)。左太陽(頭額...
《保嬰撮要》:[卷六]黃疸
大曲糵丸--《千金》卷十五
【處方】大麥糵1升,曲1升,附子3兩,干姜3兩,當(dāng)歸3兩,人參3兩,赤石脂1兩,桔梗2兩,女萎2兩,吳茱萸5兩,皂莢5兩,蜀椒2兩半,烏梅50枚。
【制法】上為末;蜜酢中半漬梅1宿,蒸3斗米下,去核,搗如泥,和藥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消谷,斷下,溫和;寒冷者長服不患藿亂。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下甚者,加龍骨、阿膠、艾各3兩。
【摘錄】《千金》卷十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90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易方
下一篇: 大木香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