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 : 上等分,為末。
功能主治 : 大治諸風,無問新久,手足曳,腰腳緩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斜,語言蹇澀,痰涎壅盛,或筋脈攣急,肌肉頑痹,皮膚瘙癢,骨節(jié)煩疼,或痛無常處,游走不定。及風氣上攻,面浮耳鳴,頭痛目眩;下注腰腳,腰疼腿重,腫癢生瘡,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 每服一錢至二錢,溫酒調(diào)下,荊芥湯亦得,空心服之。常服祛逐風氣,通行榮衛(wèi),久病風人,尤宜常服,輕可中風,不過二十服,平復如故。
摘錄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 海桐皮1兩(去粗皮),杜仲1兩(銼,炒),天麻1兩(去苗),干蝎1兩(炒),郁李仁1兩,赤箭1兩,當歸1兩(去蘆頭,酒浸),厚樸1兩(生姜汁制),蔓荊子1兩(去白皮),木香1兩,防風1兩(去苗),藁本1兩(去土),白附子1兩(炮),肉桂1兩(去粗皮),羌活1兩(去蘆頭),萆薢1兩(酒浸1宿),虎骨1兩(醋炙),白芷1兩,山藥1兩,白花蛇1兩(酒浸,炙,去皮骨,用肉),菊花1兩(去枝梗),牛膝1兩(去苗),甘草1兩(炙),威靈仙(去土)1兩。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祛逐風氣,通行榮衛(wèi)。主諸風,無問新久,手足亸曳,腰腳緩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喎斜,語言蹇澀,痰涎壅盛;或筋脈攣急,肌肉頑痹,皮膚搔癢,骨節(jié)煩疼;或痛無常處,游走不定,及風氣上攻,面浮耳鳴,頭痛目眩;下注腰腳,腰疼腿重,腫癢生瘡。風氣冷熱不調(diào),四肢厥冷,心神煩惋。
用法用量 : 大通散(《圣濟總錄》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白花蛇散”。
摘錄 : 《局方》卷一
目錄1拼音2《全國中草藥匯編》:蠶繭 2.1拼音名2.2蠶繭的別名2.3來源2.4生境分布2.5功能主治2.6摘錄 3《中華本草》:蠶繭 3.1出處3.2拼音名3.3英文名3.4蠶繭的別名3.5來源3.6原形態(tài)3.7生境分布3.8性狀3.9化學成份3.10蠶繭的藥理作用3.11炮制3.12性味3.13歸經(jīng)3.14功能主治3.15蠶繭的用法用量3.16附方3.17各家論述3.18摘錄 附:1用到中藥蠶繭的方劑2用到中藥蠶繭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蠶繭*蠶繭藥品說明書 1拼音 cán jiǎn
2《全國中草藥匯編》:蠶繭
主治瘡腫無頭,血淋疼痛,大便下血,婦人血崩。用量1~3錢。
血友病,牙齦出血,紫斑,鼻衄。蠶繭燒存性,研細,每服1錢,每日2次。
亦作外傷出血的止血劑。
3《中華本草》:蠶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mbyx mori L.
采收和儲藏:夏月收集孵化出蠶蛾的繭殼,曬干。
資源分布:分布很廣。
用到中藥蠶繭的方劑 礬繭散 拼音:fánjiǎnsǎn處方:白礬、蠶繭。制法:白礬為末,塞入蠶繭內(nèi)令滿,以炭火燒令礬汁盡,取出,...
蠶礬散 拼音:cánfánsǎn處方:出蛾兒蠶繭、細礬。制法:上用出蛾兒蠶繭裝細礬,炭火上燒沸,候過,將繭并...
接指方 拼音:jiēzhǐfāng處方:真正沉重蘇木、蠶繭。制法:蘇木為細末。功能主治:指斷,及其余皮膚刀傷...
繭絲湯 拼音:jiǎnsītāng別名:蠶繭湯、原蠶繭湯、繰絲湯、繅絲湯、繭絲飲處方:繭搔絲。功能主治:消渴...
蠶繭散 拼音:cánjiǎnsǎn《醫(yī)學入門》卷八:蠶繭散:處方:蠶繭3個,白術(shù)1錢,信石1錢。制法:俱火煅...
更多用到中藥蠶繭的方劑
用到中藥蠶繭的中成藥 蠶繭眼藥 均勻,過篩。每3g粗粉用棉紙包好,外裹絲棉,制成蠶繭形,即得。性狀:本品為倒圓錐形,外裹絲棉的粗粉末...
養(yǎng)心達瓦依米西克蜜膏 成份:麝香、檀香、珍珠、熏魯香、肉桂、牛舌草花、蠶繭、沉香、西紅花、盒果藤、天竺黃、蘋果、紫檀香、芫...
潰瘍寧膠囊 準編號WS3Bb008595處方青黛象牙屑蠶繭(炭)人指甲(滑石燙)珍珠珍珠層粉牛黃冰片性狀本...
婦科烏金丸 S3B054991處方:香附(醋制)80g蠶繭(炭)40g當歸60g肉桂10g沒藥(醋制)10...
烏金丸 臺烏藥1兩,蓬莪術(shù)1兩,全當歸3兩,益母草2兩,蠶繭2兩。功效:散郁化瘀。主治:婦人七情悒郁,氣滯食...
更多用到中藥蠶繭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蠶繭 《本草品匯精要》:[續(xù)集卷之四人部]蠶繭 無毒蠶繭主癰腫無頭燒灰酒服次日即破又療諸疳瘡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飲止消渴反胃除蛔蟲(本草綱目)【名】繭...
《濟世神驗良方》:外科附錄 病勢緩而人不足者宜先服之。代刀方有膿 *** 者,用晚蠶繭(出空者)一枚,燒研酒下。一方加指甲于繭內(nèi)更妙。...
《醫(yī)學入門》:[外集·卷七]婦人小兒外科用藥賦 年不瘥。瘰已破兼外治,白蛇白蠶,宣熱補中,而銀右蠶繭貓蝠可敷也。白蛇散白花蛇二兩,青皮、黑丑各五錢,...
《本草綱目》:[蟲部第三十九卷蟲之一]蠶繭 蟲(時珍。弘景曰∶繭甕入術(shù)用)。【發(fā)明】時珍曰∶蠶繭方書多用,而諸家本草并不言及,誠缺文也。近世用治...
《瘍醫(yī)大全》:[卷十四唇口部]繭唇門主論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注解4參考資料附:1治療白癩的方劑2治療白癩的穴位3治療白癩的中成藥4白癩相關藥物5古籍中的白癩 1拼音 bái lài
2英文參考 tuberculoid leprosy [湘雅醫(yī)學專業(yè)詞典]
3注解
白癩為病證名[1]。麻風病的一種類型[1]。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吨T病源候論》卷二:“凡癩病,語聲嘶破,目視不明,四肢頑痹,支節(jié)火燃,心里懊熱,手腳俱緩,……手足隱疹起,往往正白在肉里,鼻有息肉,目生白珠,當瞳子,視物無所見。此名白癩?!庇捎趷猴L侵襲皮膚血分之間,郁遏化火,耗傷血液而成;或接觸傳染而得[1]。初起皮色逐漸變白,四肢頑木,肢節(jié)發(fā)熱,手足無力,患部肌肉如針刺樣作痛;或聲音嘶啞,兩眼視物不清[1]。內(nèi)服白花蛇散[1]。便秘者先服醉仙散,次服遙天再造散。相當于結(jié)核型麻風[1]。
4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96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通丹
下一篇: 大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