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 : 主脾有實熱,腹中熱而切痛,舌強(qiáng)腹脹,身重,食不下。
用法用量 : 用水700毫升,煮取350毫升,去滓,下大黃,更煎二沸,去滓;下芒消,分三服。
摘錄 :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開關(guān)格,通隔絕。主中焦實熱閉塞,上下不通,隔絕關(guān)格,不吐不下,腹?jié)M膨膨,喘急。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先煮7味,取2升3合,下大黃更煎數(shù)沸,絞去滓,下消,分3服。
注意 : 忌蕪荑。
摘錄 : 《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功能主治 : 脾脈厥逆,大腹中熱,切痛,舌強(qiáng),腹脹,身重,食不下,心脾急痛。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煮取3升3合,去滓;下大黃,更煎兩沸,去滓;下芒消,分3服。
摘錄 : 《千金》卷十五
地膚大黃湯--《外臺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處方】地膚草
大黃各9克
知母
黃芩
茯苓
芍藥
枳實(炙)
升麻
通草
甘草(炙)各6克。
【功能主治】清熱降火,利水通淋。主治妊娠膀胱熱盛,小便頻數(shù),淋瀝不暢,心中煩躁,臍腹脹悶。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海藻、菘菜、酸性食物。
【摘錄】《外臺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地膚大黃湯--《外臺》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別名】大黃散
【處方】地膚草3兩,大黃3兩,知母2兩,黃芩2兩,茯苓(一作豬苓)2兩,芍藥2兩,枳實(炙)2兩,升麻2兩,通草2兩,甘草(炙)2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實熱子淋;妊娠小便淋澀,臍腹妨悶。
【用法用量】大黃散(《圣惠》卷七十四)。
【注意】忌海藻、菘菜、酢物。
【各家論述】1.《濟(jì)陰綱目》:此治實熱而淋者,大便通則小便自利。2.《醫(yī)略六書》:妊娠胎肥火盛,熱壅胃腸,而膀胱之氣亦不能化,故小便澀痛,淋瀝不巳。大黃瀉熱通幽,水道亦得以快;機(jī)枳瀉滯化氣,火熱亦從下泄;地膚子利水道以通淋;豬苓利溺道以通閉;條芩清熱安胎;白芍?jǐn)筷幾o(hù)胎;知母清熱存陰以潤燥;甘草瀉火緩中以除痛;更以升麻升舉清陽,而濁陰自降。水煎溫服,使熱降清升,則氣得施化,而小便清長,何淋瀝澀痛之有?胎孕無不安矣。
【摘錄】《外臺》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組成: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用法: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功效: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主治:
熱盛或濕熱口腔潰瘍,潰瘍局部色紅腫,心煩不安,便干,舌紅苔干黃或黃膩,脈數(shù)實者。
方證對應(yīng):
熱盛或濕熱所致口腔潰瘍便干,舌紅苔干黃或黃膩,脈數(shù)實者。
方義:
邪火內(nèi)熾或濕熱內(nèi)蘊(yùn)所致口腔潰瘍。方中黃芩瀉上焦火。黃連瀉中焦火,大黃瀉下焦火。所謂瀉心即是瀉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98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黃沒藥煎
下一篇: 大黃瀉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