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箸頭散
處方 : 其膽礬4錢,草烏4錢,綠礬6錢,雄黃(1方加白礬2錢)。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急喉閉,咽喉腫痛堵塞,氣不得通,欲死者。
用法用量 : 方中雄黃用量原缺。
摘錄 : 《袖珍》卷三引《圣惠》
三圣散簡介
目錄1拼音2概述3《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方之三圣散 3.1組成3.2主治3.3制備方法3.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4《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之三圣散 4.1組成4.2主治4.3制備方法4.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5《儒門事親》卷十二方之三圣散 5.1三圣散的別名5.2組成5.3功能主治5.4制備方法5.5三圣散的用法用量5.6三圣散的臨床應(yīng)用5.7各家論述5.8附注 6《儒門事親》卷十五方之三圣散 6.1組成6.2主治6.3三圣散的用法用量6.4制備方法 7《外科正宗》卷四方之三圣散 7.1組成7.2功能主治7.3制備方法7.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8《類證治裁》卷二方之三圣散 8.1處方8.2制法8.3三圣散的用法用量8.4功能主治 9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方之三圣散 9.1處方9.2功能主治9.3三圣散的用法用量9.4摘錄 10《醫(yī)方集解》方之三圣散 10.1方名10.2組成10.3主治10.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11《傳家秘寶》卷三方之三圣散 11.1方名11.2組成11.3主治11.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11.5制備方法 12《產(chǎn)科發(fā)蒙》卷一方之三圣散 12.1方名12.2組成12.3功效主治12.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12.5制備方法 13《百一選方》卷三方之三圣散 13.1方名13.2三圣散的別名13.3組成13.4主治13.5三圣散的用法用量13.6制備方法13.7用藥禁忌13.8附注 14《便覽》卷四方之三圣散 14.1方名14.2組成14.3主治14.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15《太平圣惠方》卷十三方之三圣散 15.1方名15.2組成15.3主治15.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15.5制備方法 16《仙拈集》卷四方之三圣散 16.1方名16.2組成16.3主治16.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16.5制備方法 17《普濟方》卷二七八方之三圣散 17.1方名17.2組成17.3主治17.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18《御藥院方》卷九方之三圣散 18.1方名18.2組成18.3主治18.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19《朱氏集驗方》卷十方之三圣散 19.1方名19.2組成19.3主治19.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19.5附注 20《幼科發(fā)揮》卷三方之三圣散 20.1方名20.2組成20.3主治20.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20.5制備方法 21《圣濟總錄》卷五十五方之三圣散 21.1方名21.2組成21.3主治21.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21.5制備方法 22《圣濟總錄》卷六十三方之三圣散 22.1方名22.2組成22.3主治22.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22.5制備方法 23《宣明論方》卷十一方之三圣散 23.1方名23.2組成23.3主治23.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23.5制備方法 24《圣濟總錄》卷四十七方之三圣散 24.1方名24.2組成24.3主治24.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24.5制備方法 25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三圣散 1拼音 sān shèng sǎn
2概述 三圣散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二十二首。
3《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方之三圣散
3.1組成
胡黃連、柴胡、生鱉甲各二兩[1]。
3.2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方之三圣散主治骨蒸勞氣煩熱,四肢無力,夜臥虛汗,唇口干焦,面無血色,日漸羸瘦[1]。
3.3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1]。
3.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生姜煎湯調(diào)下,日三次[1]
4《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之三圣散
4.1組成
地榆半兩(微炙,銼),厚樸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炙地榆、煨訶子皮各半兩,姜厚樸三分[1]。
4.2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之三圣散主治小兒洞泄,下痢羸困。[1]
4.3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1]。
4.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粥飲調(diào)下,日二至四次[1]。
5《儒門事親》卷十二方之三圣散
5.1三圣散的別名
三仙散
5.2組成
防風、炒瓜蒂各三兩,藜蘆一分至一兩[1]。
防風3兩(去蘆),瓜蒂3兩(揀凈研破,以紙卷定,連紙銼細,去紙,用粗羅子羅過,另放末,將渣炒微黃,次入末1處同炒黃用),藜蘆(去苗及心,加減用之)或1兩或半兩或1分。
5.3功能主治
《儒門事親》卷十二方之三圣散功在涌吐風痰。治中風閉證,脈滑實;癲癇有濁痰壅塞胸中,上逆時發(fā);誤食毒物,停于上脘者[1]。
中風閉證,癇、癲、狂,痰厥頭痛。中風失音悶亂,口眼斜,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陰癇及癲狂。痰厥頭痛。
5.4制備方法
上各為細末[1]。
5.5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約半兩,韭汁煎去渣,徐徐溫服,以吐為度[1]。
每服約半兩,以齏汁3茶盞,先用2盞,煎35沸,去齏汁,次入1盞,煎至3沸,卻將原2盞同一處熬2沸,去滓澄清,放溫,徐徐服之。牙關(guān)緊閉者,鼻內(nèi)灌之。不必盡劑,以吐為度。
5.6三圣散的臨床應(yīng)用
1.癩陽:夏張主薄,病癩十余年,眉須皆落,皮膚皴澀如樹皮,戴人斷之曰:是有汗者,可治之,當大發(fā)汗,其汗出當臭,其涎當腥,乃置燠室中,遍塞風隙,以三圣散吐之;汗出周身、如臥水中,其汗果粘臭不可聞,痰皆腥如魚涎,兩足心微有汗,次以舟車丸,濬川散大下五七行,如此數(shù)次乃瘳。
2.婦人痰積不孕:一卒妻,心下有冷積如復(fù)杯,按之如水聲,以熱手熨之如水聚,診其脈沉而遲,尺脈洪大而有力,先以三圣散吐涎一斗,心下平軟,次服白術(shù)調(diào)中湯、五苓散,后以四物湯和之,不再月,氣血合度、數(shù)月而娠二子。
5.7各家論述
《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引《必用全書》:此方汗吐下俱行,防風發(fā)汗,瓜蒂下泄,藜蘆涌吐。
5.8附注
三仙散(《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6《儒門事親》卷十五方之三圣散
6.1組成
蔥白1斤,馬莧1斤,石灰1斤[1]。
6.2主治
《儒門事親》卷十五方之三圣散主治臁瘡,搭手,背疽等[1]。
6.3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貼瘡面[1]。如有死肉者,宜先用潰死肉藥。
6.4制備方法
上3味,濕搗為團,陰干為細末[1]。
7《外科正宗》卷四方之三圣散
7.1組成
鬧羊花、槿樹花各一錢,大楓子仁(去油)五分[1]。
鬧羊花(凈末)1錢,槿樹花(凈末)1錢,大楓子(白肉去油)5分。
7.2功能主治
《外科正宗》卷四方之三圣散主治偏正新久頭痛。夏月欲重綿包裹者[1]。
7.3制備方法
上為末[1]。
7.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六分,蔥酒調(diào)下,洗浴、發(fā)汗則愈[1]。
8《類證治裁》卷二方之三圣散
8.1處方
半夏、陳皮、黃連[1]。
8.2制法
為末,曲糊為丸[1]
8.3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生姜煎湯送下[1]。
8.4功能主治
《類證治裁》卷二方之三圣散主治頑痰,飲癖,嘔酸嘈雜,心懸如饑[1]。
9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方之三圣散
9.1處方
沒藥(研、一分)、琥珀(研、一分)、干蝎(七枚、全者、炒)
9.2功能主治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方之三圣散主治中風舌強不語。
9.3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匕;用鵝梨汁半盞,皂角末一錢匕,濃煎湯一合,于梨汁相和調(diào)下,須臾吐出涎毒,便能語。
9.4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10《醫(yī)方集解》方之三圣散
10.1方名
三圣散
10.2組成
瓜蒂、郁金、韭汁。
10.3主治
《醫(yī)方集解》方之三圣散主治中風,風癇,痰厥頭痛。
10.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鵝翎探吐。
11《傳家秘寶》卷三方之三圣散
11.1方名
三圣散
11.2組成
沒藥1分,琥珀1分,干蝎7個(須尾者)。
11.3主治
《傳家秘寶》卷三方之三圣散主治中風舌強不語,及發(fā)心狂。
11.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鵝梨汁半盞,好肥皂角末3兩,濃煎湯1合,與梨汁相合和調(diào)下。藥了吐出涎,便能言語。
11.5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分作兩服。
12《產(chǎn)科發(fā)蒙》卷一方之三圣散
12.1方名
三圣散
12.2組成
蒲黃(醋炙)、棕櫚(燒存性)、亂發(fā)(燒存性)各等分。
12.3功效主治
《產(chǎn)科發(fā)蒙》卷一方之三圣散功在止血。妊娠吐血。
12.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童便和下;急則淡醋湯下亦得。
12.5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13《百一選方》卷三方之三圣散
13.1方名
三圣散
13.2三圣散的別名
舒筋散、神應(yīng)散、如神湯、延胡散、延胡索散、舒筋湯、如神散、舒筋三圣散、元胡散
13.3組成
當歸(洗,焙)、肉桂(去皮)、玄胡索(灰炒)各等分。
13.4主治
《百一選方》卷三方之三圣散主治中風癱瘓,腰痛,產(chǎn)后瘀血腹痛。中風手足拘攣,口眼斜,左癱右瘓,骨節(jié)酸疼,腳弱無力,行步不正。男婦腰痛。產(chǎn)后惡血凝滯,臍下作痛,或作寒熱。閃肭血滯,腹中痛,產(chǎn)后服之更妙。
13.5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溫酒調(diào)下,空心,臨臥日進3服。
13.6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13.7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
13.8附注
舒筋散(原書同卷)、神應(yīng)散(《普濟方》卷一五四引《家藏經(jīng)驗方》)、如神湯(《婦人良方》卷四)、延胡散(《普濟方》卷三五一)、延胡索散、《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舒筋湯(《證治準繩·類方》卷四)、如神散(《治痘全書》卷十三)、舒筋三圣散(《張氏醫(yī)通》卷十三)、元胡散(《仙拈集》卷二)。
14《便覽》卷四方之三圣散
14.1方名
三圣散
14.2組成
白術(shù)1兩,茯苓1兩,黃耆1兩,柴胡1兩6錢,人參1兩6錢,黃芩7錢,半夏7錢,甘草7錢。
14.3主治
《便覽》卷四方之三圣散主治產(chǎn)后日久虛勞。
14.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水1鐘半加生姜3片,煎至1鐘,食遠溫服。
15《太平圣惠方》卷十三方之三圣散
15.1方名
三圣散
15.2組成
天靈蓋1枚(白色者,涂酥炙令黃),苦參3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15.3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三方之三圣散主治兩感傷寒,昏沉迷悶,燥渴頭疼,漸加沉重。
15.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熱酒調(diào)下,不拘時候。
15.5制備方法
上為細散。
16《仙拈集》卷四方之三圣散
16.1方名
三圣散
16.2組成
硫黃1兩,樸消1錢,白砒1錢。
16.3主治
《仙拈集》卷四方之三圣散主治多年頑癬。
16.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醋磨搽35次。
16.5制備方法
先將硫黃入傾銀鍋化開,再入消、砒末攪勻,土內(nèi)作錠樣,傾入內(nèi)埋7日。
17《普濟方》卷二七八方之三圣散
17.1方名
三圣散
17.2組成
好石灰1斤,大黃2兩。
17.3主治
《普濟方》卷二七八方之三圣散主治無名腫毒,惡物所傷;并破傷風。
17.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水調(diào),搽腫暈處。
18《御藥院方》卷九方之三圣散
18.1方名
三圣散
18.2組成
細辛1兩(銼),荊芥穗2兩(銼),蒼耳莖3兩(銼)。
18.3主治
《御藥院方》卷九方之三圣散主治牙齒疼痛久不已。
18.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用半兩,水3盞,煎至1盞半,去滓,熱漱冷吐,誤咽無妨。以痛止為度。
19《朱氏集驗方》卷十方之三圣散
19.1方名
三圣散
19.2組成
生料五積散、治中湯、嘉禾散。
19.3主治
《朱氏集驗方》卷十方之三圣散主治婦人腳氣,遇發(fā)吐水至一桶,粥藥不下者。
19.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上3藥,合而為一,隨意水煎服。
19.5附注
陰證方可用。
20《幼科發(fā)揮》卷三方之三圣散
20.1方名
三圣散
20.2組成
蒼術(shù)(鹽炒)、香附子(鹽炒)、良姜(清油炒)。
20.3主治
《幼科發(fā)揮》卷三方之三圣散主治脾痛腹中無積者。
20.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熱酒調(diào)下。
20.5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21《圣濟總錄》卷五十五方之三圣散
21.1方名
三圣散
21.2組成
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蓬莪荗(銼)1兩,胡椒半兩。
21.3主治
《圣濟總錄》卷五十五方之三圣散主治卒心痛不可忍。
21.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熱酒調(diào)下,婦人醋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
21.5制備方法
上為散。
22《圣濟總錄》卷六十三方之三圣散
22.1方名
三圣散
22.2組成
甘遂(銼,炒)半兩,芫花(醋浸,炒)半兩,大戟(銼,炒)3分。
22.3主治
《圣濟總錄》卷六十三方之三圣散主治久病飲癖停痰,及支飲脅滿,輒引脅下痛。
22.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先用水3盞,大棗10枚(擘破),煎取2盞,入藥末1錢匕,同煎至1盞,溫分3服。以吐利為度。
22.5制備方法
上為散。
23《宣明論方》卷十一方之三圣散
23.1方名
三圣散
23.2組成
烏魚骨(炒)、燒綿灰、血余灰(汗脂者)各等分。
23.3主治
《宣明論方》卷十一方之三圣散主治產(chǎn)后下血痢不止。
23.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煎石榴皮湯調(diào)下,熱服。
23.5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24《圣濟總錄》卷四十七方之三圣散
24.1方名
三圣散
24.2組成
丁香49枚,胡椒14枚,半夏7枚(大者,先以錐子鉆透心,用麻線穿過,井花水浸,1日1度,7日后焙干)。
24.3主治
《圣濟總錄》卷四十七方之三圣散主治噦逆不止,胃寒嘔逆不食。
24.4三圣散的用法用量
大人,生姜湯調(diào)1字;小兒,箸頭蘸生姜汁后點藥少許口中。
24.5制備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00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奪命神蛇散
下一篇:
奪命紫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