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當(dāng)歸、銀花、生地、生甘草。
功能主治 : 涼血潤燥。主燥熱痢,燥火傷血,下痢赤積,腹中作痛,脈息細數(shù)。
摘錄 : 《癥因脈治》卷四
1、跪姿前傾
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松后再將上半身向前傾。重復(fù)做3~5次。該動作有助于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征(腹瀉等),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2、伏地挺身
俯臥(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額觸碰地面,雙腿伸直,雙手彎曲與肩平放,手肘靠近身體,掌心向下。雙手支撐,抬起頭、胸部,雙腿仍接觸地面,直到感覺胸腹完全展開。保持該姿勢約10秒鐘。重復(fù)做3~5次。這能消除脹氣、解除便秘、鍛煉背肌,對脊椎矯正有一定的幫助。
3、站立彎膝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fù)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4、夾腿
仰臥沙發(fā)上,雙腿抬起,小腿與大腿成90度。雙腿打開、合攏,通過腹部來控制身體的平衡和動作協(xié)調(diào)。注意后背必須緊貼沙發(fā)或者墊子。這一動作適合晚飯后半小時做,每次盡量做30次??芍?,有效促進胃腸蠕動。
5、單腿單手支撐
雙手、雙膝撐地,保持脖子與背部成一條直線。然后對側(cè)單手的手和單腳的腳逐漸抬起、伸直成一條直線,持續(xù)數(shù)秒;再換另一對手腳支撐。以感覺微微出汗即止。這個動作對腹部控制力的要求很高,可促進腸蠕動。
擴展資料:
增強腸胃蠕動的方法:
1、喝蘆薈汁
如果有便秘、脹氣等癥狀,喝蘆薈汁可能對你有所幫助,睡前喝25毫升就可以,蘆薈汁是有通便和促進腸道蠕動的效果的,當(dāng)然也有很多通便的茶里面也有蘆薈的成分的。
2、適時的住嘴
人是要工作幾個小時休息幾個小時的,所以腸道也是一樣的,要在兩餐間需要給腸道提供足夠的時間休整,從而讓它為下一次工作儲備能量,這樣才有助于腸道的動力自我修復(fù)的,如果不停的讓它工作,腸道的動力也會逐漸減少的。
3、充足的休息
要知道,腸道表面差不多有半個羽毛球場大,它的每個細胞每隔四五天就要更新一次,身體只有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才能為腸道修復(fù)提供能量。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休息,我們的消化系統(tǒng)將是多么受苦。有效增強腸道蠕動能力,可以快速促進消化,促進營養(yǎng)的吸收,增強身體抵抗力。
參考資料:運動可幫助胃腸蠕動 治療胃痛可做三操-人民網(wǎng)
煲湯五要點
草魚豆腐湯
紫菜蝦干湯
藕片湯
番茄蛋花湯
豆腐豬紅湯
火腿洋蔥湯
火腿白菜湯
金針西紅柿湯
五絲酸辣湯
牛肉菜花湯
白蘿卜三鮮湯
芫茜豆腐魚頭湯
椰盅雞球湯
三鮮冬瓜湯
白菜丸子湯
五色紫菜湯
八珍蛇羹
豌豆苗雞絲湯
三色魚頭湯
菠蘿雞片湯
黃花木耳雞蛋湯
白蘿卜牛肉湯
菠菜肉丸湯
雙菇肉絲湯
釀鯽魚豆腐湯
花生鳳爪湯
麻辣豬肝薯片湯
白貝冬瓜排骨湯
肉丸三絲湯
雪菜肉絲湯
芥菜成蛋湯
蝦丸蘑菇湯
枸杞葉豬肝湯
花瓣魚丸湯
蝦丸銀耳湯
青菜蛋花湯
酸菜燉烤鴨
健脾栗子湯
菜蛋湯
木耳菠菜雞蛋湯
苦瓜豆腐湯
青豆蛋黃菜花湯
絲瓜鮮菇魚尾湯
沙玉豬肺湯
鴿蛋白菜湯
絲瓜瘦肉湯
三鮮湯
金針菇雞絲湯
酸辣鱔絲湯
菠菜肉末湯
五香豆腐干湯
淮山魚片湯
苦瓜瘦肉湯
苦瓜黃豆田雞湯
塘葛菜豬肉湯
杏仁青紅蘿卜湯
魚滑浸油麥菜
金蒜雙丸湯
雙絲上海青
荷葉瘦肉湯
肉片絲瓜湯
肉片黃瓜湯
三鮮魷魚湯
銀花肉片湯
蓮子百合瘦肉湯
菊花雞肉湯
蒲瓜腎片湯
海帶西洋菜生魚湯
白雪銀耳湯
上湯浸豬肝
酸辣湯
陳皮湯浸鯪魚
沙參心肺湯
木耳肉片湯
鯽魚豆腐湯
絲瓜蝦皮蛋湯
阿膠瘦肉湯
銀杞明目湯
鴿蛋豆腐白菜
蔥頭大蝦湯
鱔魚辣湯
紫菜瑤柱蛋白羹
豆腐魚蓉蔬菜羹
竹笙鮮菇湯
雞蓉玉米羹
韭菜肉絲蛋花湯
雜魚冬瓜湯
百合枸杞甲魚湯
淮山生地羊肉湯
玄參生地烏雞湯
沙參玉竹老鴨湯
五味人參豬腦湯
蓮子巴戟煲田雞
當(dāng)歸參芪豬心湯
參麥黑棗烏雞湯
青葙子魚片湯
車前子紅棗田螺湯
豆蔻草果燉竹絲雞
參芪泥鰍湯
獨活紅棗烏豆湯
金銀花自古以來就以它的藥用價值廣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熱解毒,主治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疽疔毒等?,F(xiàn)代研究證明,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藥理活性成分,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多種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力,另外還可增強免疫力、抗早孕、護肝、抗腫瘤、消炎、解熱、止血(凝血)、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等,其臨床用途非常廣泛,可與其它藥物配伍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高血壓等40余種病癥。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fēng)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fā)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其對于頭昏頭暈、口干作渴、多汗煩悶、腸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癥、闌尾炎、皮膚感染、癰疽疔瘡、丹毒、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癥均有一定療效。
金銀花藤煲水后對小孩濕疹等皮膚瘙癢有一定治療作用,對畜禽的多種至病的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動物飼養(yǎng)過程中若能添加一定劑量的金銀花藤葉(忍冬藤)粉或煲水,對預(yù)防和治療動物的溫病發(fā)熱、風(fēng)熱感冒、咽喉炎癥、肺炎、痢疾、 腫潰瘍、丹毒、蜂窩組織炎等癥均有相當(dāng)好的作用。用連翹,板藍根煎金銀花湯可以治療腮腺炎;金銀花茶可以祛暑明目;連翹金銀花涼湯可治療外感發(fā)熱咳嗽。同時將金銀花、菊花、桔梗和甘草加水煮沸10分鐘,侯涼,當(dāng)飲料飲用,可治療咽喉炎和扁桃體炎。
已生產(chǎn)的金銀花制劑有“銀翹解毒片”、“銀黃片”、“銀黃注射液”等?!敖疸y花露”是金銀花用蒸餾法提取的芳香性揮發(fā)油及水溶性溜出物,為清火解毒的良品,可治小兒胎毒、瘡癤、發(fā)熱口喝等癥;暑季用以代茶,能治溫?zé)狃鸲弧⒀〉?。莖藤稱“忍冬藤”,也供藥用。金銀花的有效成份為綠原酸和異綠原酸。這是植物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次生物質(zhì),其含量的高低不僅取決于植物的種類,而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氣候、土壤等生態(tài)、地理條件以及物候期的影響。
金銀花茶有獨特的減肥功能,還能抑制與殺滅咽喉部的病原菌,對老人和兒童有抗感染功效。經(jīng)常服用金銀花浸泡或煎劑有利于風(fēng)火目赤、咽喉腫痛、肥胖癥、肝熱癥和肝熱型高血壓的治療與康復(fù)。金銀花藥用價值和保健用途廣泛,社會需求量大。金銀花的成色不同,藥用效果也不同。下面介紹如何鑒別金銀花的優(yōu)劣。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性味甘寒。中國大部地區(qū)均產(chǎn),而以山東產(chǎn)量最大,但是河南產(chǎn)的質(zhì)量最佳,為道地產(chǎn)地。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涼血止痢,降血降火,消咽利膈之功效。河南產(chǎn)金銀花質(zhì)優(yōu)價廉,市場上冒充產(chǎn)地的問題比較大,建議購買知名品牌生產(chǎn)的金銀花。治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痔漏。氣清香,味淡、微苦。由于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后轉(zhuǎn)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
成色越好的金銀花藥效越好,價值也更高,因此,需要學(xué)會分辨。我們來看看不同成色的金銀花如何鑒別。金銀花商品國家標準分為四等:一等:貨干,花蕾呈捧狀,上粗下細,略彎曲,表面綠白色,花冠厚稍硬,握之有頂手感;氣清香,味甘微苦。開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黃條不超過5%。無黑條、黑頭、枝葉、雜質(zhì)、蟲蛀、霉變;二等:與一等基本相同,唯開放花朵不超過5%。破裂花蕾及黃條不超過10%;三等:貨干,花蕾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表面綠白色或黃白色,花冠厚質(zhì)硬,握之有頂手感。氣清香,味甘微苦。開放花朵、黑頭不超過30%。無枝葉、雜質(zhì)、蟲蛀、霉變; 四等:貨干?;ɡ倩蜷_放花朵兼有,色澤不分。枝葉不超過3%,無雜質(zhì)、蟲蛀、霉變。只有知道如何鑒別金銀花,才可以確保購買到好的金銀花,這樣才能更好地治療疾病。
臨床溫病初期:常與;連翹、薄荷、淡豆鼓等同用,具有清熱解毒、疏風(fēng)解表作用,可用以溫病初期,發(fā)熱微惡寒風(fēng)寒,口微渴,如銀翹散;癰疽疔毒:常與蒲公英、紫地丁、野菊花等同用,能增強清熱解毒作用,可用以癰疽疔毒,紅腫疼痛,如五味消毒飲。溫病中期:常與黃芩、梔子、石膏、竹茹、蘆根等同用,具有清熱解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嘔作用,可用以邪熱壅阻,胃氣不和,發(fā)熱煩躁,胸膈痞悶,口渴干嘔,舌紅苔燥,脈象滑數(shù)。赤?。撼Ec黃連、赤芍、木香、馬齒莧等同用,具有清熱理腸、化滯和血作用,可用以濕熱中阻、損傷腸絡(luò)脂膜,下痢膿血,血多于膿,腹痛,里急后重。疫痢:常與生地黃、赤芍、丹皮、黃連、黃柏、白頭翁等同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作用,可用以疫毒侵襲腸胃,與氣血搏結(jié),痢下鮮紫膿血,壯熱口渴,煩躁不安,甚至神昏譫語。處方用名:用生藥寫銀花、二花、雙花、金銀花、二寶花、忍冬花、河南花、山東花;用炒藥寫炒銀花、炒雙花、炒忍冬花;用炭藥寫銀花炭、二花炭等。
用量:生藥10~30g;炒藥10~20g;炭藥10~15g。
藥方選錄
①預(yù)防乙腦、流腦:金銀花、連翹。大青根、蘆根、甘草各15g。水煎代茶飲,每日一劑,連服三至五天。(《江西草藥》)
②治太陰風(fēng)溫、溫?zé)幔瑴爻跗?,但熱不惡寒而渴者:連翹50g,銀花50g,苦桔梗30g,薄荷30g,竹葉20快,生甘草25g,荊芥穗20g,淡豆豉25g,牛蒡子30g。上杵為散,每服30g,鮮葦根湯煎服。(《溫病條辨》銀翹散)
③治痢疾:金銀花(入銅鍋內(nèi),焙枯存性)25g。紅痢以白蜜水調(diào)服,白痢以沙糖水調(diào)服。(《惠直堂經(jīng)驗方》忍冬散)
④治熱淋:金銀花、海金沙藤、天胡荽、金櫻子根、白茅根各50g。水煎服,每日一劑,五至七天為一療程。(《江西草藥》)
⑤治膽道感染,創(chuàng)口感染:金銀花50g,連翹、大青根、黃芩、野菊花各25g。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⑥治瘡瘍痛甚,色變紫黑者:金銀花連枝葉(銼)100g,黃芪200g,甘草50g。上細切,用酒一升,同入壺瓶內(nèi),閉口,重湯內(nèi)煮三、二時辰,取出,去滓,頓服之。(《活法機要》回瘡金銀花散)
⑦治一切腫毒,不問已潰未潰,或初起發(fā)熱,并疔瘡便毒,喉痹乳蛾:金銀花(連莖葉)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敗毒托里,散氣和血,其功獨勝。(《積善堂經(jīng)驗方》)
⑧治癰疽發(fā)背初起:金銀花250g,水十碗煎至二碗,入當(dāng)歸100g,同煎至一碗,一氣服之。(《洞天奧旨》歸花湯)
⑨治一切內(nèi)外癰腫:金銀花200g,甘草150g。水煎頓服,能飲者用酒煎服。(《醫(yī)學(xué)心悟》忍冬湯)
⑩治大腸生癰,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金銀花150g,當(dāng)歸100g,地榆50g,麥冬50g,玄參50g,生甘草15g,薏仁25g,黃芩10g。水煎服。(《洞天奧旨》清腸飲) 金銀花水浸液灌胃,對家兔、犬等無明顯毒性反應(yīng),對呼吸、血壓、尿量均無影響。小鼠皮下注射本品浸膏的LD50為53g/kg。綠原酸具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變態(tài)反應(yīng),但口服無此反應(yīng),因綠原酸可為小腸分泌物轉(zhuǎn)化為無致敏活性的物質(zhì)。溶血試驗結(jié)果表明:蒸曬品0.1~0.5mL均在3小時內(nèi)無溶血現(xiàn)象;生曬品0.1~0.5mL在加藥后立即出現(xiàn)溶血現(xiàn)象;貴州山銀花0.1~0.5mL均在3小時內(nèi)無溶血現(xiàn)象;河南蜜銀花pH6.0時0.1~0.3mL無溶血現(xiàn)象;山東濟銀花:0.1~0.5mL均在3小時無溶血現(xiàn)象。5種材料的LD50順序為:蜜銀花<濟銀花<蒸曬品<貴州商品,灰氈毛忍冬蒸曬品無溶血性,而生曬的有溶血性,故作注射液原料,必須采用蒸曬品。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體外實驗表明,花和藤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對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綠膿桿菌、結(jié)核桿菌亦有效。水浸劑比煎劑作用強,葉煎劑比花煎劑作用強。若和連翹合用,抗菌范圍還可互補;與青霉素合用,能加強青霉素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這可能是在抑制細菌體內(nèi)蛋白質(zhì)合成上有協(xié)同的作用。
2、抗炎和解熱作用:腹腔注射金銀花提取液0.25g/kg,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膠性腳腫。另有報道金銀花注射液30~40g/kg能減輕蛋清性腳腫程度。腹腔注射金銀花提取液8g/kg,2次/天,連續(xù)6天,對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也有明顯抗?jié)B出和抗增生的作用。早期報道金銀花具有明顯的解熱作用,但用霍亂菌苗、馬鈴薯桿菌、枯草浸液等給家兔耳靜脈注射,致熱,未證實金銀花煎劑5g/kg灌胃有退熱作用,認為這可能和使用的金銀花制劑、劑量或家兔的耐受性不同有關(guān)。
3、加強免疫機能作用:金銀花煎劑稀釋至1:1280的濃度,仍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小鼠腹腔注射金銀花注射液,也有明顯促進炎性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4、中樞興奮作用:經(jīng)電休克、轉(zhuǎn)籠等多種實驗方法證明口服綠原酸后,可引起大鼠、小鼠等動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其作用強度為咖啡因的1/6,二者合用無相加及增強作用。
5、降血脂作用:大鼠灌胃金銀花2.5g/kg能減少腸內(nèi)膽固醇吸收,降低血漿中膽固醇含量。體外實驗也發(fā)現(xiàn)金銀花可和膽固醇相結(jié)合,但四妙勇安湯(金銀花、玄參、當(dāng)歸、甘草)治療家兔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未觀察到有降血脂和主動脈壁膽固醇含量的作用。
6、抗內(nèi)毒素:用鱟試驗法測定內(nèi)毒素含量,300%金銀花(忍冬)注射液以1:2~1:64稀釋,體外試驗無論用凹片法或試管法,均明顯降低試液中的內(nèi)毒素含量,其中1:2~1:8的稀釋管與陰性對照管一樣呈液態(tài),陽性對照呈凝膠狀。金銀花(忍冬)蒸餾液6g/kg靜脈注射,對綠膿桿菌內(nèi)毒互2.8mg/kg靜脈注射引起的兔體溫下降及白細胞數(shù)下降有對抗作用,金銀花(忍冬)蒸餾液7.5g/kg或注射液2.5g/kg腹腔注射,對綠膿桿菌內(nèi)毒素65mg/kg腹腔注射的小鼠有保護作用,減少小鼠死亡率。
7、其它作用:曾有體外篩選實驗報告金銀花的水及酒浸液對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有明顯的細胞毒作用。金銀花提取物口服對大鼠實驗性胃潰瘍有輕度預(yù)防效果??诜髣┝烤G原酸能增加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及膽汁分泌。綠原酸及其分解產(chǎn)物對大鼠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此外,綠原酸還能輕微增強腎上腺素及其去甲腎上腺素對貓和大鼠的升壓作用,但對貓的瞬膜反應(yīng)無影響。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風(fēng)熱、瘟病初起、瘡瘍疔毒、紅腫熱痛、便膿血”等。
《本草綱目》中詳細論述了金銀花具有“久服輕身、延年益壽”的功效。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家衛(wèi)生部對金銀花先后進行了化學(xué)分析,結(jié)果表明:金銀花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和化學(xué)成分,同時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利的活性酶物質(zhì),具有抗衰老,防癌變,輕身健體的良好功效。
金銀花最早栽培記載見于宋代《蘇沈內(nèi)翰良方》,其中稱:“可移根庭欄間,以備急?!痹S多地方縣志也有記載,如清光緒二十二年《費縣志》稱:“花有黃白故名金銀花,從前間有之,不過采以代茶,至嘉慶初,商旅販往他處,……不數(shù)年山角水湄栽植幾遍。”由此可知,金銀花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
198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將其確定為35種名貴中藥材之一,后來又被確定為藥食兼用品種。金銀花藥用歷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我們祖先就開始用它防治疾病,在《名醫(yī)別錄》中被列為上品。 2014年8月12日,湖南省紀委預(yù)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在其新浪實名微博“御史在途”稱,國家藥典委把中國南方地區(qū)傳承上千年的“金銀花”更名為“山銀花”后,給數(shù)以千萬計的百姓造成重大經(jīng)濟損失。陸群指稱這不是表面上的一個學(xué)術(shù)問題,中間存在黑幕,為此實名舉報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
食藥監(jiān)總局直屬單位國家藥典委員會昨天在其官方網(wǎng)站掛出聲明,再次解釋:關(guān)于“金銀花”和“山銀花”的分類問題,聲明如下:“金銀花”作為藥名首見于南宋的《履巉巖本草》。《中國藥典》自1963年版開始收載金銀花,1963年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供藥用的金銀花植物來源只有一種,即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1977年版《中國藥典》在金銀花標準中增收了其他3個植物來源,分別是山銀花(華南忍冬)、紅腺忍冬和毛花柱忍冬。經(jīng)查當(dāng)年的藥典技術(shù)檔案,由于剛剛結(jié)束“文化大革命”,藥典工作屬恢復(fù)初期,新增的3個來源未能找到支持其收載入藥典的相關(guān)研究資料。
鑒于實踐中金銀花、山銀花藥材在藥用歷史、來源、性狀、化學(xué)成分等方面的差異,經(jīng)過專業(yè)委員會審定,2005年版《中國藥典》將金銀花和山銀花分列進入藥典目錄。金銀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山銀花有4種,即“紅腺忍冬”“華南忍冬”“灰氈毛忍冬”“黃褐毛忍冬”。2005年版《中國藥典》頒布后,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發(fā)文并通過多種形式要求實際使用金銀花或山銀花的企業(yè)應(yīng)在處方中予以明確標示,以確保消費者在購買藥品時獲得準確的藥品信息。為了引導(dǎo)種植者合理種植,一些產(chǎn)區(qū)媒體曾做了相關(guān)科普知識報道。
據(jù)河南一藥學(xué)專家介紹,金銀花和山銀花在藥性上沒多大區(qū)別。金銀花又稱“二花”,最早時,忍冬科的忍冬是金銀花主流品種,不存在分類。由于藥性相同,在國內(nèi),廣東、廣西、湖南等地也用忍冬科的山銀花、紅腺忍冬和毛花柱忍冬等作為金銀花入藥,且使用廣泛。1977年,國家在制定藥典時,考慮到各地用藥的實際情況,承認金銀花包括了以上這4個品種。該專家認為,其實這幾種植物來源在臨床上有相似性,可以互相代替,比如清熱解毒,在效果方面,差異并沒有那么大。
2005年,國家有關(guān)部門認為忍冬科忍冬和其他幾種還是有差異,主要是在化學(xué)成分、藥理研究方面,所以在金銀花標準上只保留了忍冬科的忍冬,把其他3種歸入山銀花。金銀花的主要產(chǎn)地是山東沂蒙山、臨沂以及河南的封丘等地。
2014年11月初,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官網(wǎng)發(fā)布消息,在《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辦公廳關(guān)于〈中國藥典〉分列管理中藥材品種有關(guān)問題的復(fù)函》中稱,各生產(chǎn)企業(yè)將處方中金銀花明確為山銀花的,應(yīng)將金銀花變更為山銀花投料生產(chǎn),并按要求進行備案說明。對此,陸群公開表示,此次復(fù)函對南方的“山銀花”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起碼現(xiàn)可以把“山銀花”用作處方備案,“原是把‘山銀花’趕出了市場,沒有合法的地位,雖名義上可以備案,但實際上是故意制造障礙不予備案。
2015年6月18日,新版中國藥典發(fā)布:未將山銀花歸入金銀花。
一、妊娠惡阻:
1、脾胃虛弱;小半夏加茯苓湯加白術(shù)、砂仁、陳皮。
2、肝胃不和;蘇葉黃連湯加半夏、陳皮、竹茹、烏梅。
3、氣陰兩虛;生脈散合增液湯加陳皮、竹茹、天花粉。
二、妊娠腹痛:
1、血虛當(dāng)歸芍藥散去澤瀉、加首烏、桑寄生。小腹冷痛加艾葉暖宮止痛。
2、氣郁;逍遙散加蘇梗。郁而化熱加梔子、黃芩。
3、虛寒;膠艾湯加巴戟、杜仲、補骨脂
三、胎漏、胎動不安:
1、腎虛;壽胎丸加黨參、白術(shù)。
2、氣血虛弱;胎元飲去當(dāng)歸加黃芪、阿膠。
3、血熱;保陰煎加苧麻根。
下血較多加阿膠、旱蓮。腰酸加菟絲子、桑寄生。
4、跌仆傷胎;圣愈湯加菟絲子、桑寄生、續(xù)斷。
四、墮胎、小產(chǎn)、滑胎:
1、墮胎、小產(chǎn);生化湯加牛膝、紅花、車前子。
發(fā)熱腹痛陰道溢液臭*為復(fù)感邪毒;生化湯加益母草、敗醬草、紅藤、蒲公英、丹皮。
2、滑胎;補腎固沖丸(停經(jīng)期服)。
兼難寐多夢、心煩口干、大便干燥、苔黃薄用保陰煎除虛熱后再用補腎固沖丸。
五、胎萎不長:
1、氣血虛弱;八珍湯。
2、脾腎不足;溫土毓麟湯去神曲。
六、胎死不下:
1、氣血虛弱;救母丹。
2、血瘀;脫花煎加芒硝。
流血多加血余炭、炒蒲黃、茜草根。
七、子煩:
1、陰虛;人參麥冬散加蓮子。
2、痰火;竹瀝湯去防風(fēng)加浙貝母。
八、子腫、(子滿):
1、脾虛;白術(shù)散加砂仁。
2、腎虛;真武湯。
3、氣滯;天仙藤散合四苓散。(偏濕阻者)茯苓導(dǎo)水湯去檳榔。子滿;鯉魚湯加陳皮。
九、子暈、(子癇):
1、陰虛肝旺、杞菊地黃丸加石決明、鉤藤、龜板、首烏。
2、脾虛肝旺;白術(shù)散加鉤藤、石決明。
子癇;
1、肝風(fēng)內(nèi)動;羚角鉤藤湯。
2、痰火上擾;牛黃清心丸加竹瀝。
十、子懸:紫蘇飲加黃芩。服后呼吸迫促緩解唯煩躁不安用阿膠養(yǎng)血湯。
十一、子瘖:六味地黃丸加沙參、麥冬。
十二、子嗽:
1、陰虛肺燥;百合固金湯去當(dāng)歸、熟地加桑葉、阿膠、黑芝麻、炙百部。
2、痰火犯肺;清金降火湯去石膏、加桑葉、枇杷葉。
十三、子淋:
1、實熱;(心火偏亢)導(dǎo)赤散加玄參、麥冬。(實熱下注)加味五淋散。
2、陰虛;知柏地黃湯加麥冬、五味子、車前子?;蛴米恿軠?br>
十四、妊娠小便不通:
1、氣虛;益氣導(dǎo)溺湯。
2、腎虛;腎氣丸去丹皮(附子久煎、量要少)。
十五、難產(chǎn):
1、氣血虛弱;蔡松汀難產(chǎn)方(僅取頭煎、頓服)。
2、氣滯血瘀;催生飲加益母草。
難產(chǎn)的針炙治療;補合谷、泄三陰交、支溝、太沖等穴強刺激、久留針。
糾正胎位:至陰(雙側(cè))艾條炙、每次15分鐘、日1至2次。
2、保產(chǎn)散(又名十三太保方)用于糾正胎位效果較好,一般一日一劑,十劑為一療程產(chǎn)后?。?br>
一、產(chǎn)后血暈:
1、血虛氣脫;獨參湯。
2、痰阻氣閉;奪命散加當(dāng)歸、川芎。
亦可用鐵器燒紅,焠醋中熏鼻孔,促其蘇醒?;蜥槾倘酥小⒂咳?、十宣放血、艾炙百會。
二、產(chǎn)后痙證:
1、陰血虧虛;三甲復(fù)脈湯加天麻、鉤藤、石菖蒲。
2、感染邪毒;撮風(fēng)散加桑寄生、白芍。
三、產(chǎn)后腹痛:
1、血虛;腸寧湯。津虧便燥較重去肉桂、加肉蓯蓉。
(血虛兼寒)當(dāng)歸建中湯。
2、血瘀;生化湯加益母草。
(若小腹脹甚于痛、胸脅脹滿);生化湯加枳殼、烏藥、木香。
四、產(chǎn)后惡露不絕:
1、氣虛;補中益氣湯加鹿角膠、艾葉炭。
2、血熱;丹梔逍遙散加生地、旱蓮、茜草。
3、血瘀;生化湯加益母草、炒蒲黃。
氣虛血瘀伴小腹空墮加黨參、黃芪。瘀久化熱、惡露臭*加蚤休、蒲公英。
五、產(chǎn)后大便難:產(chǎn)后大便干燥;四物湯加蓯蓉、柏子仁、生首烏、火麻仁。
兼內(nèi)熱;麻子仁丸加麥冬、元參、生地。兼氣虛;圣愈湯加杏仁、郁李仁。
六、產(chǎn)后發(fā)熱:
1、感染邪毒;解毒活血湯加銀花、益母草。
熱毒瘀血互結(jié)胞中;大黃牡丹皮湯加敗醬草、紅藤。熱入營血;
清營湯加紫花地丁、紅蚤休。熱入心包;清營湯送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2、血瘀;生化湯加丹皮、丹參、益母草。
3、外感;荊防四物湯加蘇葉。
(外感風(fēng)熱);銀翹散。(外感暑邪);清暑益氣湯。
4、血虛;八珍湯去川芎、加黃芪。
5、傷食;保和丸。
6、陰虛;加減一陰煎加青蒿、鱉甲。
七、產(chǎn)后排尿異常:
1、氣虛;補中益氣湯加桔梗、通草、茯苓。
2、腎虛;腎氣丸。小便頻數(shù)或失禁加桑螵蛸、復(fù)盆子、補骨脂。
3、膀胱損傷;黃芪當(dāng)歸散加白芨。針刺;關(guān)元、三陰交、氣海、陰陵泉、水道。
艾炙;鹽填臍中、蔥白十余根去粗皮、作一束約一指厚,
置鹽臍上,艾炙至患者覺有熱氣入腹內(nèi)、小便可通。
八、產(chǎn)后自汗、盜汗:
1、氣虛;黃芪湯。
2、陰虛;生脈散加煅牡蠣、浮小麥。
九、產(chǎn)后身痛:
1、風(fēng)寒;獨活寄生湯。
2、血虛、黃芪桂枝五物湯加秦艽、當(dāng)歸、雞血藤。
3、腎虛;養(yǎng)榮壯腎湯加熟地。
4、血瘀;身痛逐瘀湯。
十、缺乳:
1、氣血虛弱;通乳丹。也可用雞血藤、紅棗、桑寄生煎水代茶,或用鯉魚煲花生服。
2、肝郁氣滯;下乳涌泉散。身熱加黃芩、蒲公英。
乳脹硬熱痛,觸之有塊加絲瓜絡(luò)、路路通、夏枯草。外用蒲公英搗爛敷腫處。
十一、乳汁自出:
1、氣血虛弱;八珍湯去川芎加黃芪、芡實、五味子。
2、肝經(jīng)郁熱;丹梔逍遙散去生姜、加生地、夏枯草、生牡蠣。
回乳:用麥芽200克、蟬蛻5克、作一天量服?;蛴妹鈶焉ⅰ?/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08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當(dāng)歸鉤藤湯
下一篇: 當(dāng)歸防風(fēng)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