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細末,醋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主腸風、痔疾已久,臟腑虛寒,便血不止,面色萎黃,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 : 《重訂嚴氏濟生方》
制法 : 上三味,為細末。醋煮阿膠為丸。
功能主治 : 主虛寒便下血,延久不止,面色淡暗者。
用法用量 : 每服40~50丸,烏梅湯、人參湯、米飲湯任下。
摘錄 : 《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制法 :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腸風下血,獨在胃與大腸出。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食前白湯送下。如鮮血下甚者,加棕櫚灰、蓮房灰各5錢。
摘錄 : 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見《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四
處方 : 側(cè)柏葉1兩(微炒黃),川續(xù)斷1兩(酒浸),鹿茸1兩(燎去毛,酒煮),附子1兩(炮,去皮臍),黃耆1兩(去蘆),阿膠1兩(銼,蛤粉炒成珠子),當歸1兩(去蘆,酒浸),白礬(枯)半兩。
制法 : 上為細末,醋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補腎。主腸虛,臟腑久虛而腸風痔疾,下血不止,或所下太多,面色萎黃,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 : 剪紅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摘錄 : 《濟生》卷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10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斷砂散
下一篇: 斷紅腸澼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