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附子1錢,白術1錢,黃耆1錢,芍藥1錢,桂枝5分,干姜5分,茯苓5分,半夏5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 : 妊婦大便下利。
用法用量 : 上以水2合半,煮取1合半服。
摘錄 : 《產論》
中藥滋補湯的做法大全
中藥滋補湯的做法大全,生活中補血補氣的時候,可以用湯來滋補我們的身體,補血養(yǎng)生的時候很多人則想到了用食物的方式來滋補身體,以下看看中藥滋補湯的做法大全。
中藥滋補湯的做法大全1煲湯的中藥配方,是指使用兩三味中藥進行藥對配伍,作為代茶飲的簡單小方,或是將中藥加入食材煲湯,作為養(yǎng)生的藥膳。這樣的常用藥對有很多,遠不止于8種,每種的組方不同,功效也不同,生活中8種煲湯常用中藥配方如下。
1、當歸補血湯:主要組成中藥是當歸和黃芪,具有一定的補氣生血的功效,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跟其他食材一起煲湯服用;
2、當歸生姜羊肉湯:主要組成中藥是當歸和生姜,食材選用新鮮的羊肉,一起煲湯,可以起到溫經活血、輔助止痛的作用,中醫(yī)上常用于虛寒證的瘀血腹痛,尤其是女性痛經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酌情服用;
3、菊花枸杞子:主要中藥組成是菊花和枸杞子,枸杞子具有不錯的補益精血的功效,配伍菊花更能增加其養(yǎng)肝明目的效果,同時能避免服用枸杞子導致的上火的癥狀;
4、枸杞子骨髓湯:主要組成中藥是枸杞子,食材選用豬大骨。枸杞子加豬骨髓的搭配,具有一定的養(yǎng)精生髓的效果,比較適合精血虧虛導致的慢性貧血的人群;
5、人參黃芪:主要組成中藥是人參和黃芪,其中人參大補元氣,加上黃芪的加成,在中醫(yī)上屬于補氣藥超強組合,通??梢詿蹼u湯,也可以燉大骨湯;
6、沙參麥冬:主要組成藥物是沙參和麥冬,這兩種藥物配伍具有很好的滋陰養(yǎng)陰的效果;
7、石斛玉竹:主要組成藥物是石斛和玉竹,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配伍養(yǎng)陰潤燥的玉竹,是滋陰潤燥的常用藥對,功效與沙參麥冬的藥對相似,通常也是在滋陰的湯劑中搭配使用;
8、四君子湯:主要組成藥物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主要功效是益氣健脾。四君子湯是補氣健脾的基本方,既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跟其他滋補健脾的食材,如黑米一起煲湯食用。
中藥滋補湯的做法大全2 做法一:
口味:原本味工藝:燒氣血滋補湯的制作材料:主料:烏骨雞500克,鴨肉500克
輔料:雞血藤,仙鶴草,狗脊,夜交藤,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桑寄生,合歡皮,白術,熟地黃,生地黃,續(xù)斷,人參,雞骨架
調料:大蔥15克,姜10克,花椒1克,鹽8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
1、將雞血藤、仙鶴草、狗脊、夜交藤、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桑寄生、合歡皮、白術、熟地、生地、川斷、人參水煎取濃汁,濾去藥渣備用;
2、雞鴨肉沸水氽后切成塊備用;
3、將砂鍋置中火上,鍋內下墊雞骨,加入鮮湯燒開;
4、放入雞鴨肉塊,加入姜、蔥、花椒、料酒,燒開;
5、再加入中藥汁,改用小火燉至雞鴨肉軟爛;
做法二:
1、燉豬肘:配方:豬肘1個,枸杞、當歸、桂皮、黃精。制法:把豬肘與枸杞子、當歸、桂皮、黃精及佐料同時下鍋,加水用旺火煮1小時取出肘子用涼水沖洗,同時把湯內浮物撇出,再將肘子放回原湯內,用蜜太火煮1小時,再用微火燜1小時,撈出即可。用法:佐餐食用。
2、首烏參豆湯:配方:首烏10克,黑豆50克,北沙參。制法:黑豆浸泡一夜后,先煮1小時,再加入北沙參、首烏,共煮半小時取汁飲用。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3、花生米大棗燒豬蹄:原料:豬蹄1000克,花生米(帶皮)100克,大棗40枚,料酒25克,醬油60克,白糖30克,蔥段20克,生姜10克,味精、花椒、八角固香、小茴香各少許,鹽適量。制作1、
花生米、大棗置碗內用清水洗凈、浸潤;2、將豬蹄出毛洗凈,煮四成熟撈出,用醬油拌勻;3、鍋內放油,上火燒七成熱,將豬蹄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在炒鍋內,注入清水,同時放入備好的花生米、大棗及調料,燒開后用小火燉爛即可。
中醫(yī)養(yǎng)生湯的做法也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大家只要認真的去學習,都可以掌握他的做法可以幫助我們領略美味的同時就可以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可以在養(yǎng)生湯中放一些紅棗枸杞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調節(jié)血液循環(huán)不暢的問題。
中藥滋補湯的做法大全3 第一:羊肉粳米粥
材料:羊肉、粳米、生姜、食鹽
做法:將羊肉切丁之后和粳米一起熬粥,起鍋之前根據個人口味的不同加入少量的食鹽進行調味。
功效: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腰膝酸軟或者是手腳冰涼、怕冷的情況,男性則是伴隨有遺或者是早泄的癥狀;女性則是伴隨有月經不調或者是痛經的問題,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由于腎虛所引起的。這個時候患者可以在每天早晚空腹的時候服用一些羊肉粳米粥,這樣能夠很好的調節(jié)身體,對身體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第二:杜仲燉羊肉
材料:杜仲、羊肉
做法:將杜仲清洗干凈之后折斷;將羊肉清洗干凈之后切塊;將杜仲放入鍋中煎煮半個小時,然后取出藥液;將杜仲藥液和羊肉一起放入砂鍋之中燉煮,等到羊肉軟爛就可以了。
功效:這道食譜在我國諸多的中醫(yī)名著之中都是具有詳細的記載,具有很好的補腎還能以及溫補身體的作用。甚至于很多中醫(yī)認為羊肉的功效可以和人參相提并論,不僅具有補腎的作用,還能夠強壯筋骨。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還發(fā)現(xiàn),羊肉中不僅營養(yǎng)豐富,同行四還含有微量的性激素,具有一定的壯陽效果。在平時的生活中,為了能夠獲得最大的效果,建議在使用杜仲的`時候將其折斷,這樣能夠更加充分發(fā)揮其藥效。
注意事項:這是一道常見的藥膳,但是并不能夠每天服用。服用食譜之后感覺到身體中腰膝酸軟的情況獲得緩解之后就要停用,避免身體出現(xiàn)問題。
第三:羊肉蘿卜湯
材料:羊肉、白蘿卜、枸杞、紅棗、料酒、食鹽
做法:將羊肉清洗干凈,最好能夠多用清水沖洗幾次,這樣能夠有效的去除血水以及腥膻味,然后切塊,加入姜片以及料酒一起放入鍋中煮一會;
等到鍋中出現(xiàn)泡沫的時候就清洗干凈取出來;將羊肉以及紅棗、姜片一起放入鍋中燉煮一個半小時;將白蘿卜去皮之后切塊,等一個半小時之后加入鍋中;等到羊肉軟爛就可以加入準備好的枸杞以及食鹽,這樣就可以直接服用了。
功效:蘿卜還有羊肉都是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的食材,羊肉非常的適合現(xiàn)在這種寒冷的天氣服用,不僅能夠溫暖身體,同時還具有很好的補腎效果;而蘿卜則不僅具有消食、降氣以及去火還有治療咳嗽等等效果。在冬天的時候經常服用這道羊肉蘿卜湯,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第四:冬日滋補羊湯
材料:羊肉、紅棗、黨參、黃芪、枸杞、生姜、食鹽
做法:將羊肉清洗干凈之后切片,隨后加入食鹽以及生姜進行腌制;兩個小時之后將羊肉放入開水之中,隨后加入料酒還有生姜進行熬粥,等到鍋中出現(xiàn)臟兮兮泡沫的時候就取出沖洗干凈,并且瀝干水分;將中藥材清洗干凈之后和羊肉一起放入鍋中,
加入適量的清水進行燉煮;大約兩個小時之后就可以加入少量的食鹽開始服用了。
功效:冬季是最適合溫補的一個季節(jié),羊肉有很好的補中益氣以及益腎壯陽、暖中補虛的作用,冬天里服用不僅能夠抗寒,同時還強健筋骨,能夠很好的滋補身體
中藥養(yǎng)顏湯
原料:川芎10克、黨參 10克、黃芪 10克、當歸 10克、阿膠10克、雞蛋 1個(因廣州容易熱氣,我加了熟地10克)。
做法:
1、準備原料
2、 川芎、黨參、黃芪、當歸、熟地、生雞蛋(我多煮了一個),依次放進鍋內,加入二碗清水。
3、 加蓋定時10分鐘,中火煮。
4、 10分鐘后,將熟雞蛋剝去皮。加入阿膠。中火繼續(xù)煮5分鐘-10分鐘左右。
5、 煮好了。
6、 濾出藥渣,喝藥湯,還有就是把那個蛋吃掉
中醫(yī)中藥常用四大食補法
食補方法有平補法、清補法、溫補法、峻補法四種:
平補法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應用不熱不寒、性質平和的食物,如多數(shù)的糧食、水果、蔬菜,部分禽、蛋、肉、乳類,其中包括粳米、玉米、扁豆、白菜、鵪鶉、豬肉、牛奶等。一種是應用既能補氣,又能補陰或既能補陽又能補陰的食物,如山藥、蜂蜜等,既補脾肺之氣,又補脾、 肺之陰,如枸杞子既補腎陰,又補腎陽。這些食物適用于普通人保健。
清補法是應用補而不滋膩礙胃、性質平和或偏寒涼的食物,有時也以瀉實性食物祛除實證,如清胃熱、通利二便,加強消化吸收,推陳而致新,以瀉中求補。常用的清補食物以水果、蔬菜居多,包括蘿卜、冬瓜、西瓜、小米、蘋果、梨、黃花菜等。
溫補法是應用溫熱性食物進行補益的方法,適用于陽虛或氣陽虧損,如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長而頻或水腫等癥患者,也常作為普通人的冬令進補食物。常用的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豬肝、鱔魚、海蝦等。
峻補法是應用補益作用強、顯效較快的食物來達到急需補益的目的。此法的應用,應注意體質、季節(jié)、病情等條件,需做到既達到補益的目的,而又無偏差。常用的峻補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鹿胎、鹿尾、鹿腎、甲魚、熊掌、鱒魚、黃花魚等
中藥煎煮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療效的好壞。湯藥是中藥最為常用的一種劑型,不要小看煎熬中藥的方法,其中大有學問。若熬法不當,不但會降低藥效,有時還會產生副作用。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則規(guī)律,才能熬制出高質量的湯藥。下面就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中藥湯劑的熬制過程。
1、選用砂鍋熬中藥是最科學的器具,因為砂鍋是瓷制品,不會產生化學反應。砂鍋的大小視熬制飲片的多少而定,將所需熬制的中藥飲片平鋪在砂鍋中。
2、添水,頭次熬制中藥所用的水一定是涼水,不要用開水,所加入的水要求將中藥材完全浸泡,水面大約要高出中藥材2~3cm的位置,最好將藥材浸泡半小時后再生火熬制,這樣更有利于藥物有效成分的析出。
3、中藥泡好后,放在火上開始熬制。在中藥熬開之前用大火,熬開之后轉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約20分鐘。到時間后,如果藥湯還是很多,可以再繼續(xù)熬一會。切記千萬不能把中藥煎熬干了,如果熬干就會影響其藥效,只能倒掉重熬。因此,熬中藥時必須有人在旁邊看守,注意時間和火候才行。
4、煎制完畢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鍋沿上擋住藥渣,倒出藥汁。之后再用藥淋子過濾一遍,這樣效果更好。
5、第二遍熬制時,可以加50~60度的溫水,加的水應是第一次的一半。也是小火煎熬20分鐘左右,熬完看看藥汁多不多,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來。若藥汁較多,則可以再多熬一會兒。
以上便是為大家介紹如何正確煎煮中藥的方法,請大家一定在煎煮過程中遵循上述步驟,使藥物的有效成份能夠更好地被煎制出來,以便讓藥物能夠充分發(fā)揮其療效。
中藥用藥誤區(qū)
一、中藥不會中毒,沒有副作用
1、大大增加了成本;
2、有些中藥藥量大小作用是不一樣的,比如大黃,小劑量的止瀉,大劑量的致瀉;
3、有些中藥毒性大,可以引起中毒,例如蟾酥;
4、有些藥物量太大了也有副作用,現(xiàn)在治療呼吸道疾病的中藥很多都有麻黃,它可以擴張氣管,緩解呼吸困難的癥狀,但如果用量大了會增加心臟負擔,同時它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可加重消化不良。
二、全天的量集中一次用
中藥和西藥一樣,都有“有效血藥濃度”、“半衰期”,集中一次使用,多數(shù)情況下是不合理的,不能發(fā)揮其真正作用。
三、用藥方法不科學
用藥的方法的就是拌料和煎汁飲水,用哪種方法都要講究科學。一般來說煎汁效果好,可有的藥煎汁后很容易沉淀,溶于水后藥都沉到飲水器底了,雞喝到的還相當于清水;還有些藥汁雞不愛喝,寧可渴著也不喝;另外有些藥汁容易堵塞自動飲水器,這幾種情況就應該用拌料的方法。
拌料的'中藥粉碎的越細越好,不要直接拌,先用少量的開水燜上一個小時,甚至可以加熱燜,然后連水帶藥一塊拌到料里,這樣不僅能更好的發(fā)揮藥效,而且由于料里加了水份,還可以增加采食量。切記要現(xiàn)拌現(xiàn)用,否則飼料中由于加了水份,舍溫高時容易引起飼料變質。
另外要根據采食量與飲水量決定用藥量,很多病發(fā)病后采食量下降,不能盲目的按說明書上說的百分之幾拌料,如果沒有減料可以按這個比例拌料,可是如果現(xiàn)在只能吃70斤,那仍然按這個比例的話,用量自然不足,我們得保證每只雞每天能吃到肚子里的藥量。藥汁飲水的道理也一樣。
四、不懂得靈活進行加減與辯證
很多人抱著一個方子不放,用過一次覺得管用或者別人用了管用,以后就照搬,往往效果不好了。因為即使是同樣的病,發(fā)病原因、癥狀還是有細微區(qū)別的。以現(xiàn)在很常用的治療肺熱咳喘的麻杏石甘湯為例,如發(fā)熱明顯要加黃芩、連翹、金銀花,如果咳嗽嚴重加貝母、桔梗。
五、認為中藥治療效果不如西藥快
如果找準病因,對癥下藥,中藥的療效也是非常明顯的。
六、隨意與西藥配伍
很多養(yǎng)殖戶認為中藥沒什么配伍禁忌,將西藥與中藥汁混合飲雞,這很不科學。就拿現(xiàn)在特別常用的黃芪來說,大家都知道它含植物多糖,對病毒效果很好,可電解多維及一些西藥往往都含有大量的無機鹽類,它可以使天然的植物多糖、蛋白質發(fā)生變性而降低其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16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第二退水餅
下一篇: 等住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