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藿香葉 白術(shù) 人參 白茯苓 甘草(炙)陳皮(去白)山藥 白扁豆(炒)半夏曲 川白姜(炮)各等分
制法 :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 健脾溫中
用法用量 : 每服3克
,水150毫升,生姜2小片,大棗半個(gè),煎二三沸服。摘錄 : 《活幼口議》卷十九
(1)益氣湯加味
[主治]脘腹不適
,或綿綿作痛,悠悠不休,或作或止,喜溫喜按,面色蒼白,腹脹食少,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四肢不溫,神倦乏力,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濡弱。[處方]黨參10克,茯苓20克
[用法]水煎服
(2)補(bǔ)脾湯
[主治]久病
,面黃肌瘦,頭發(fā)稀少。[處方]潞參4.5克
,白術(shù)4.5克(土炒),云苓3克,白芍3克(炒),川芎15克(炒),歸身3克(土炒),蔻米1.5克(研),陳皮1.5克,炙耆3克,炙草1.5克,扁豆3克(炒)。[用法]加生姜1片,大棗1枚
,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劑。(3)溫脾散
[主治]脾氣不和
,食少無(wú)力。[處方]人參15克(去蘆頭),白術(shù)15克
,訶黎勒皮22克,木香15克,黃耆15克(銼),白茯苓15克,藿香15克,陳橘皮15克(湯浸[用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4)養(yǎng)元粉
[主治]脾胃虛弱,健脾養(yǎng)元
[處方]糯米700克
[用法]共為細(xì)末?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勺眉影滋菧厮{(diào)服
(5)助胃膏
[主治]胃氣虛弱,乳食不進(jìn)
[處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
[用法]上為細(xì)末
(6)調(diào)中正胃散
[主治]脾胃虛寒
[處方]藿香葉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3克
(7)益氣養(yǎng)營(yíng)湯
[主治]氣血損傷,四肢頸項(xiàng)等處患腫
[處方]人參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每日1劑。胸痞,人參、熟地黃各減0.9克;口干,加五味子(8)溫膈散
[主治]胸中有寒
[處方]人參7.5克(去蘆頭),訶黎勒15克(煨
[用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每服3克,以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更量大小,加減服之。【中醫(yī)治法】
[治法]益氣養(yǎng)胃健脾
。[方劑]四君子湯:人參、白術(shù)
、茯苓、炙甘草。[用法]上為細(xì)末
。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七分,不拘時(shí)服用;入鹽少許,白湯點(diǎn)亦得。【中藥處方】
(1)益氣湯加味
[主治]脘腹不適
,或綿綿作痛,悠悠不休,或作或止,喜溫喜按,面色蒼白,腹脹食少[處方]黨參10克,茯苓20克
,炒白術(shù)10克,扁豆10克,蓮米10克,淮山藥15克,炙黃芪15克,升麻10克。[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15日1個(gè)療程。(2)補(bǔ)脾湯
[主治]久病
,面黃肌瘦,頭發(fā)稀少。[處方]潞參4.5克
,白術(shù)4.5克(土炒),云苓3克,白芍3克(炒),川芎15克(炒),歸身3克(土炒),蔻米1.5克(研),陳皮1.5克,炙耆3克,炙草1.5克,扁豆3克(炒)。[用法]加生姜1片
,大棗1枚,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劑。(3)溫脾散
[主治]脾氣不和
,食少無(wú)力。[處方]人參15克(去蘆頭)
,白術(shù)15克,訶黎勒皮22克,木香15克[用法]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3克
(4)養(yǎng)元粉
[主治]脾胃虛弱
,健脾養(yǎng)元。[處方]糯米700克
,山藥90克,茯苓(去皮)60克,芡實(shí)90克,蓮子肉90克,川椒15克,苡仁90克。[用法]共為細(xì)末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5)助胃膏
[主治]胃氣虛弱,乳食不進(jìn)
[處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
[用法]上為細(xì)末,煉蜜和成膏
(6)調(diào)中正胃散
[主治]脾胃虛寒
[處方]藿香葉
[用法]上藥為末
(7)益氣養(yǎng)營(yíng)湯
[主治]氣血損傷
[處方]人參、茯苓
[用法]加生姜
(8)溫膈散
[主治]胸中有寒
[處方]人參7.5克(去蘆頭)
[用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每服3克,以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更量大小,加減服之。【刮痧療法】
頭部:督脈——百會(huì)。
背部:膀胱經(jīng)——雙側(cè)脾俞
胸腹部:任脈——膻中、中脘至下脘
上肢:心包經(jīng)——雙側(cè)內(nèi)關(guān)。
下肢:胃經(jīng)——雙側(cè)足三里至條口
腎經(jīng)——雙側(cè)涌泉
【飲食療法】
(1)宜食食物
宜食性溫味甘辛,具有健脾補(bǔ)氣
(2)忌食食物
忌食性質(zhì)寒涼
、易損傷脾胃陽(yáng)氣的食物,如蕎麥、莜麥、綠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針萊、萵苣、冬瓜、芹菜、莧菜、茭白、黃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等。忌食味厚滋膩
,難以消化,易阻礙脾胃運(yùn)化的食物,如豬肉、鴨肉、甲魚(yú)肉、牡蠣肉、糯米等。忌食具有利氣消食作用,可損傷正氣
、加重虛寒的食物,如山楂、蘿卜、薤白、香菜等。【食療藥膳】
(1)炒腐衣
[原料]豆腐衣75克,青菜心1OO克
,筍肉5O克,水發(fā)木耳75克,糖、精鹽、黃酒、清湯各適量,味精少許。[做法]豆腐衣用溫水泡軟,切成長(zhǎng)6厘米
、寬約1.5厘米的片;青菜心洗凈,先剖成四片,再切成5厘米長(zhǎng)的段;筍肉切成薄片;木耳洗凈,撕成小塊。將炒鍋放旺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豆腐皮、青菜、筍片、木耳,煸炒幾下后[功效]清熱解毒
(2)海米茄子
[原料]茄子2O0克
[做法]將茄子洗凈切成滾刀塊
[功效]健脾開(kāi)胃
(3)荷包豆腐
[原料]豆腐2OO克
[做法]將豆腐表面粗皮去掉,過(guò)細(xì)籮成泥
[功效]滋陰潤(rùn)燥,健脾胃
(4)干煸蒜苗
[原料]蒜苗2OO克
[做法]蒜苗摘去花蕾和老的根莖
[功效]溫養(yǎng)脾胃
(5)甜辣藕丁
[原料]嫩藕25O克,鮮蘑菇1OO克
[做法]將藕洗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