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羌活8分,白術(shù)8分,防風(fēng)8分,獨活8分,升麻4分,蒼術(shù)1錢,豬苓1錢,柴胡1錢,茯苓1錢,澤瀉6分,干葛6分,甘草6分,人參6分,黃柏6分,神曲6分。
功能主治 : 腎疸。目與渾身金色,小便赤澀。
用法用量 : 水煎,空心服。
摘錄 : 《玉案》卷三
脾主運化,喜燥惡濕,若為濕所困,則運化失常,表現(xiàn)為大便稀溏,腹?jié)M腹?jié)q,不思飲食,噯腐吞酸等,其病機為濕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濕。對于補腎祛濕我們有哪些治療的中藥方呢?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補腎祛濕健脾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補腎祛濕健脾的中藥方
1、三仁湯
組成: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6g,竹葉6g,厚樸6g,苡仁18g,半夏10g。
功用:宣暢氣機,清利濕熱。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邪在氣分。
2、胃苓湯
組成:五苓散3g、平胃散3g。
功用:祛濕和胃。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
3、防己黃芪湯
組成:防己12g、黃芪15g、甘草6g、白術(shù)9g。
功用:益氣祛風(fēng),健脾利水。主治衛(wèi)表不固,風(fēng)水或風(fēng)濕。
4、苓桂術(shù)甘湯
組成:茯苓12g、桂枝9g、白術(shù)6g、甘草6g。
功用:溫化痰飲,健脾利濕。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病。
5、實脾湯
組成:厚樸、白術(shù)、木瓜、木香、草果仁、腹皮、附子、茯苓、干姜各6g,甘草3g。
功用:溫陽健脾,行氣利水。主治陽虛水腫。
6、連樸飲
組成:厚樸6g,黃連3g,菖蒲3g,半夏3g,香豉9g,枝子9g,蘆根60g。
功用:清熱化濕,理氣和中。主治濕熱溫伏。
7、五苓散
組成:豬苓9g,澤瀉15g,白術(shù)9g,茯苓9g,桂枝6g。
功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主治外有表證,內(nèi)停水濕。
補腎祛濕健脾吃什么食物好
1、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促進消化的功效,我們可以用茯苓、豬骨頭或鯉魚煲湯喝以祛濕。
2、薏米: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毒的功效,我們可以用薏米做成粥、飯等食用,特別適合老弱病患者。
3、冬瓜:具有利水、利濕、解暑、減肥的功效。除了祛濕,想減肥的朋友該注意了,冬瓜還可以減肥,應(yīng)該多吃。另外,冬瓜偏涼性,女性生理期不要吃,引起痛經(jīng)。
4、紅豆: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的功效,我們可以用紅豆煮粥喝,但是,尿多之人不宜食用,主要是由于紅豆具有利水的功能。
5、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癥。
6、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于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癥。
補腎祛濕健脾的食療調(diào)理
薏米紅豆粥——消水腫
先將薏米和赤小豆先泡個幾個小時,然后放在鍋里加進去足夠的水,燒開后熄火,讓薏米和赤小豆在鍋里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后再悶半個小時,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壓鍋的,直接泡后煮壓一會就可以。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yǎng)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jīng)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
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F(xiàn)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jié),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dān)。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nèi)濕外也濕,用這兩味藥正好能起到一個養(yǎng)血、祛濕的作用。
茯苓粥——健脾祛濕
取粳米100克,淘凈;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diào)至武火將水燒沸,水開后轉(zhuǎn)用文火熬至糜爛,然后加入鹽、生姜粒若干,攪勻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據(jù)口味可加入紅糖。長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滲溫、健脾祛濕的功效,對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療效。
冬瓜粥——利尿祛濕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凈,帶皮切成小塊,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濕,同時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據(jù)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時間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飲時間。
參芪粥——祛濕
體內(nèi)濕氣一旦重了,那么會給我們?nèi)梭w的健康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了,另外,很多的朋友們出現(xiàn)了濕氣重的現(xiàn)象不知道怎么辦了,其實很多的食療方是可以幫助我們祛濕的哦,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些祛濕的食療方吧。
砂仁陳皮鯽魚湯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凈;鯽魚宰凈,去鱗、腸雜,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小時,調(diào)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砂仁陳皮鯽魚湯不僅非常的美味哦,并且保健功效也是非常不錯的,具有非常不錯的健脾祛濕作用哦。
鮮土茯苓煲豬(月展)湯
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有售)200克、豬[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做法:鮮土茯苓洗凈,切片狀;豬[月展]肉洗凈,整塊不必刀切。然后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需要準備的材料是,15g的黃芪和黨參,60g的炒薏米,15g炒扁豆,2個紅棗,還有100g大米。
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并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后,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yǎng)胃的粥,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祛濕,還能夠緩解濕盛給我們帶來的身體不適。
通過我們上面的這些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許多祛濕的食療方了,我們可以知道了,砂仁陳皮鯽魚湯,鮮土茯苓煲豬(月展)湯以及參芪粥等等這些美味的食物都是有著很不錯的祛濕作用的哦,所以我們?nèi)绻霈F(xiàn)了濕氣重的現(xiàn)象可以多吃這些食物哦。
體內(nèi)濕氣重在治療上以健脾除濕為主。
1、平素多吃具有健脾除濕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冬瓜、薏苡仁等。然后再每天喝去濕氣的茶,德甫的時青草茶。這樣調(diào)理一段時間濕氣會好很多。
2、可以以木通15g,石斛15g水煎代茶飲。方中木通利水除濕,石斛養(yǎng)陰,以防木通利水除濕而傷陰。
此外,可以按摩足三里、豐隆等穴位健脾除濕。并避免冒雨涉水、汗出當衣。起居之地避免潮濕陰冷。
建議最好看一下中醫(yī),吃點中藥去你體內(nèi)的寒濕。如果不吃藥,多吃溫性補氣血的食物,如山藥,鱔魚,鵪鶉蛋,桂圓紅棗,蹄筋牛肉羊肉,魚類海蝦。
少吃或不吃寒涼食物,如螃蟹香蕉西瓜魷魚等。
還有注意保暖,不吃生冷的東西,夏天也最好少吃冷飲。如果你是男的可以稍微吃點。
每天以熱水泡腳,要堅持,這個也可以去寒濕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18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調(diào)元清神湯
下一篇: 調(diào)元生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