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主瘀血留滯,血化為水,四肢浮腫,皮肉有赤紋者。
用法用量 : 每服9克,加生姜、大棗,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 : 《仁齋直指》卷十七
功能主治 : 血腫。四肢浮腫,皮肉間必有紅痕赤縷。
摘錄 : 《雜病源流犀燭》卷五
處方 : 華陰細辛1分,莪術(shù)1分,辣桂1分,赤芍藥1分,延胡索1分,當(dāng)歸1分,川芎1分,白芷1分,檳榔1分,大腹皮1分,桑白皮(炒)1分,瞿麥穗1分,赤茯苓1分,陳皮1分,葶藶(炒香)1分,大黃(濕紙煨)1分,甘草(炙)1分半。
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瘀血留滯,血化為水,四肢浮腫,皮肉赤紋,名曰血分。
用法用量 : 調(diào)榮散(《赤水玄珠》卷五)。
摘錄 : 《直指》卷十七
翻譯是在一個譯文網(wǎng)站轉(zhuǎn)的,叫白話史,地址就是換成拼音加個com就可以了
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
容貌奇特雄偉, 果敢有力,無人能比,手臂很長,善于射箭。
開 初跟從劉聚作強盜,察覺劉聚最終不會有什么成 就,就在和陽歸J頃太祖。
還沒到時,因困乏躺臥田間,夢見神仙身披鏜甲手持盾牌喊道: “起來 起來,君主來了。
”驚醒,而太祖恰巧到達,于 是迎上前跪拜。
當(dāng)時是至正十五年四月。
不久, 自己請求作前鋒。
太祖說: “你不過因饑餓來找 口飯吃罷了,我怎么能留你呢。
”常遇春堅決請 求。
太祖說: “等渡過長江,再事奉我也不晚。
” 等到軍隊逼近牛渚磯時,元軍在石磯上列陣,船 距離岸邊還有三丈多,沒有誰能登上岸。
常遇春 駕小船飛快地到來,太祖指揮他向前。
常遇春答 應(yīng)一聲,持戈奮力直沖向前。
敵人抓住他的戈, 他乘勢躍起跳上了岸,大喊著跳躍掃蕩,元軍紛 紛潰敗。
眾將趁機而上,于是拔取采石,進軍攻 取太平。
拜授為總管府先鋒,進升總管都督。
當(dāng)時將領(lǐng)士卒的妻子兒女和軍用物資都在和 州,元中丞蠻子海牙又用水軍襲擊占據(jù)了采石, 運輸通道受阻。
太祖親自率軍攻打蠻子海牙,派 常遇春布置很多迷惑敵人的部隊以分散敵人的兵 力。
戰(zhàn)斗開始后,常遇春駕著輕快的小船,將蠻 子海牙的船隊沖為兩半。
左右出擊,大敗敵軍‘, 全部繳獲了他們的船只。
長江水路又暢通了。
不 久受命守衛(wèi)溧陽,隨從進攻集慶,戰(zhàn)功最大。
跟 從元帥徐達奪取鎮(zhèn)江,又造軍攻取常州。
昊軍將 徐達圍困在牛塘,常遇春前往援救,攻破敵圍解 救了徐達,擒獲了敵軍將領(lǐng),進升為統(tǒng)軍大元 帥。
攻克了常州,升遷為中翼大元帥。
隨從徐達 進攻寧國,被流矢射中,包扎好傷口后繼續(xù)戰(zhàn) 斗,攻克寧國。
另攻取馬駝沙,率水軍攻打池 州,攻下了它,進升為行省都督馬步水軍大元 帥。
隨從攻取了婺州,轉(zhuǎn)任同愈樞密院事,守衛(wèi) 婺州。
又調(diào)動軍隊包圍衢州,用奇兵突入城南門 外的小城,毀掉敵軍的作戰(zhàn)器械,猛烈進攻敵 軍,于是攻下了它,俘獲士卒一萬人,進升愈樞 密院事。
進攻杭州,失利,被召回應(yīng)天。
隨從徐 逵拔取了趙普勝的水寨,隨從守衛(wèi)池州,在九華 山下大敗漠軍,這些都記載在《徐達傳》中。
陳友諒逼近龍灣,常遇春以五股軍隊設(shè)置埋 伏,大敗陳友諒,于是收復(fù)太平,戰(zhàn)功第一。
太 祖追趕陳友諒到了江州,命常遇春留守,執(zhí)行法 令嚴明,軍民都很畏懼沒有人敢違犯,進升行省參知政事。
隨從攻取安慶。
漢軍在長江上巡游, 常遇春攻擊他們,都掉頭逃走,乘勝奪取了江 州。
回來守衛(wèi)龍灣,支持長興,俘虜斬殺昊軍五 千多人,他們的將領(lǐng)李伯升突圍逃跑。
命令給安 慶城墻砌磚加固。
在此之前,太祖所任用的將帥中最著名的, 是平章邵榮、右丞徐達和常遇春三位。
而邵榮尤 其是位善戰(zhàn)的老將,到這時傲慢不遜有了二心, 和參政趙繼祖密謀埋伏軍隊發(fā)動兵變。
事情被發(fā) 覺,太祖想寬恕邵榮的死罪,常遇春徑直上前進 言說: “為人臣子犯了謀反罪,還有什么可以寬 恕的,臣按道義不能和這種人共存。
”太祖于是 讓邵榮飲酒,流著眼淚殺了他,由此更喜愛器重 常遇春。
.池州流帥羅友賢占據(jù)神山寨,私通張士誠, 常遇春戰(zhàn)敗并殺了他。
跟隨支援安豐。
等趕到 時,呂珍已攻陷了此城,殺了劉福通,聽說大軍 到了,派強大兵力拒守。
太祖左軍右軍都戰(zhàn)敗 了,常遇春縱橫突擊敵陣,三戰(zhàn)三破敵陣,俘獲 的士卒馬匹無法計算—。
于是隨從徐達包圍廬州。
城將攻下時,陳友諒包圍了洪都,于是被召回。
會集部隊討伐漢軍,在彭蠡的康郎山相遇。
漢軍 的船大,乘著上流水勢,鋒芒十分銳利。
常遇春 帶領(lǐng)諸將奮戰(zhàn),喊聲震動天地,個個以一當(dāng)百。
陳友諒的猛將張定邊直沖太祖的船,太祖的船在 淺灘擱淺,陷于險境。
常遇春射中張定邊,太祖 的船才得以脫險,而常遇春的船又被在淺灘擱 住。
有破船順流而下,撞在常遇春的船上才得以 解脫。
轉(zhuǎn)戰(zhàn)了三天,放火燒掉了漠軍的船只,湖 水都被染紅了,陳友諒不敢再戰(zhàn)。
諸將認為漢軍 還很強大,想放他們逃走,只有常遇春一人沒說 話。
等到出鄱陽湖到了湖口,眾將想放船東下, 太祖命令把守住上游。
常遇春就溯長江而上,眾 將隨從著他。
陳友諒窮途窘迫,以一百艘船突 圍。
眾將攔擊他們,漢軍于是大敗,陳友諒戰(zhàn) 死。
軍隊回來后,論功最大,賞賜的錢財絲帛土 地十分豐厚。
隨從太祖包圍武昌,后來太祖回到 應(yīng)天,留下常遇春指揮軍隊圍困武昌。
第二年,太祖即位稱昊王,進升常遇春焉平章政事。
太祖又來視察進攻武昌的軍隊。
漢丞相 張必先從岳州前來支援武昌守軍。
常遇春趁他們 還沒有集結(jié),突然出擊擒獲了他們。
城中人因此 斗志喪失,陳理于是投降,常遇春完全奪取了劑 州、湖州的地盤。
又隨從左相國徐達攻取廬州, 又單獨率軍進攻平定了臨江的沙坑、麻嶺、牛陂 等寨,擒獲偽知州鄧克明,于是攻下吉安。
包圍 贛州,熊天瑞固守而未能攻下。
太祖派使者告諭 常遇春: “攻克城池之后不要多殺人。
如果得到 了土地,沒有百姓又有什么好處呢?”于是常遇 春挖深壕溝豎起柵欄來圍困他們。
軍隊圍攻了六 個月,熊天瑞財力耗盡,于是投降,常遇春果然 沒有殺人。
太祖非常高興,賜信褒獎勉勵。
常遇 春于是乘著軍威諭告并使南雄、韶州投降,回師 平定安陸、襄陽。
又隨從徐達攻克泰州,打敗了 張士誠的援軍,指揮水軍駐扎在海安壩來阻遏張 士誠的軍隊。
逭年秋天,常遇春拜授為副將軍,討伐昊。
在太湖、毗山、三里橋打敗昊軍,于是進逼湖 州。
張士誠派軍前來支持,駐扎在舊館,出現(xiàn)在 大軍后面。
常遇春率領(lǐng)奇兵從大全港在東阡扎 營,更在他們背后。
敵人派出精兵作戰(zhàn),常遇春 奮力作戰(zhàn)打敗他們。
在平塱襲擊張士誠的右丞徐 義,燒光了他的赤龍船,又在烏鎮(zhèn)打敗了他,追 擊到升山,攻破他的水陸營寨,完全俘獲了舊館 的軍隊,于是攻下湖州。
進軍圍困平江,駐扎在 虎丘。
張士誠秘密帶兵沖向常遇春營,常遇春與 他們在北濠作戰(zhàn),打敗了他們,差點俘獲了張士 誠。
很久以后,眾將攻破葑門,常遇春也攻破闐 門進入平江,昊地平定。
晉升為中書平章軍國重 事,封為鄂國公。
又拜授為副將軍,和大將軍徐達率軍北征。
皇帝親自告諭說:“能抵百萬之眾,摧毀敵軍鋒 芒,攻陷堅固城池,沒有誰能比得上副將軍。
不 憂慮你不能作戰(zhàn),只是憂慮你輕敵罷了。
身為大 將,卻喜好和小軍校較量,這并不符合我的愿 望。
”常遇春行禮道謝。
出行之后,讓常遇春兼 任太子少保,隨從攻下山東各郡,奪取汴梁,進 攻河南。
元軍五萬人陳兵在洛水北面。
常遇春獨自騎馬沖入敵陣,敵人二十多個騎兵舉矛一齊向 他刺來。
常遇春一箭射死敵人的前鋒,大聲呼喊 著沖入敵軍,部下的壯士都跟著他。
敵人大敗, 追趕五十多里。
梁王阿魯溫投降,河南各郡縣依 次攻下。
在汴梁謁見皇帝,于是和大將軍攻下黃 河北面各郡。
作為先鋒奪取德州,率領(lǐng)水軍沿黃 河推進,在河西務(wù)打敗元軍,攻克通州,于是進 入元朝都城。
分兵攻下保定、河問、真定。
和大將軍一起攻打太原,擴廓帖木兒前來支 援。
常遇春對徐達說:“我們的騎兵雖然已會集, 可步兵還沒有到達,突然與他們作戰(zhàn),必定傷亡 很大,在夜間去襲擊,可以成功。
”徐達說: “好。
”恰逢擴廓帖木兒的部將豁鼻馬來商議投 降,就請他作內(nèi)應(yīng),于是挑選精銳騎兵銜枚夜 襲。
擴廓帖木兒正點著蠟燭寫軍務(wù)文書,倉皇失 措不知逃路,光著一只腳,乘著一匹劣馬,帶領(lǐng) 十八個騎兵逃往大同。
豁鼻馬歸降,俘獲披甲士 兵四萬名,于是攻克太原。
常遇春追逐擴廓帖木 兒直到忻州才返回。
下詔改任常遇春為左副將 軍,位居右副將軍馮勝之上。
往北奪取了大同, 轉(zhuǎn)而進攻河?xùn)|.攻下奉元路,與馮勝軍會合,向 西拔取了鳳翔。
恰逢元將也速進攻通州,下詔令常遇春回來 守備,使平章李文忠輔佐他,率領(lǐng)九萬步騎兵, 由北平出發(fā),經(jīng)過會州,在錦州打敗敵將江文 清,在全寧打敗也速。
進攻大興州時,分一千名 騎兵設(shè)置八處埋伏。
守將在夜間逃跑,全部被擒 獲,于是攻取了開平。
元帝往北方逃去,常遇春 追趕了數(shù)百里。
俘獲元朝的宗王慶生和平章鼎住 等將士一萬人,戰(zhàn)車一萬輛,馬三千匹,牛五萬 頭,女子寶物與此相當(dāng)。
軍隊返回,駐扎在柳河 川,突發(fā)重病而去世,年僅四十歲。
太祖聽說了 此事,大為震驚悲痛。
遺體到了龍江,親自出面 祭奠,命令禮官們議定天子為大臣舉行哀悼儀式 的禮儀。
奏議呈上,采用了宋太宗為韓王趟普治 喪的舊事。
皇帝批示說“可以”。
賜令葬在鐘山 的高平地上,賜予隨葬器物九十件放在墓中。
追 贈為翊運推誠宣德靖速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 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謐號忠武。
在太廟陪祭,在功臣廟繪畫肖像,排位都在 第二。
常遇春沉著勇猛果斷勇敢,善于撫慰士卒, 摧毀敵鋒攻陷敵陣,從沒有失敗遇。
雖然沒有學(xué) 習(xí)過史書,用兵卻與古人相合。
比大將軍徐達年 長二歲,多次隨從征伐,聽從約束,十分謹慎, 當(dāng)時的名將就稱徐達、常遇春。
常遇春曾自稱能 率領(lǐng)十萬部眾,橫行天下,軍中又稱他為“常十 萬”。
常遇春的堂弟常榮,積累功勞作了指揮同 知,隨從李文忠出塞,戰(zhàn)死在臚朐河。
常遇春有 兩個兒子,常茂、常升。
因為常遇春的功勞,常茂被封為鄭國公,食 俸祿二千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權(quán)的鐵券,驕傲稚 氣不通事理。
洪武二十年,命令他隨從大將軍馮 勝到金山征討納哈出。
馮勝是常茂的岳父。
常茂 經(jīng)常不遵從馮勝的約束,馮勝多次責(zé)備他。
常茂 傲慢地回答他,馮勝更加憤怒,沒有機會發(fā)作。
恰逢納哈出請求投降,,前往右副將軍藍玉的營 帳,飲酒之中,和藍玉相互間失和,納哈出拿過 酒杯將酒澆在地上,回頭看著他的部下“咄咄” 地說了一些話。
常茂正在座中,部下趟指揮通曉 蒙古話,悄悄告訴常茂: “納哈出想要逃跑了。
” 常茂趁他沒有在意,徑直向前捕捉他。
納哈出大 吃一驚,起身想要上馬,常茂拔出)9,砍傷了他 的手臂。
納哈出的部下聽說了此事,有人因驚嚇 而逃敬。
馮勝原來就惱怒常茂,添油加醋夸大這 事,上奏常茂激起事變,于是用刑具囚禁著送到 京城。
常茂也訴說馮勝的各種違法事情。
皇帝沒 收了馮勝的總兵印,而將常茂安置在龍州,洪武 二十四年去世。
開初,龍州的土官趙貼堅死去, 侄子趟宗壽應(yīng)當(dāng)繼承官職。
趟貼堅的妻子黃氏將 愛女嫁給常茂作小妾,自己獨攬龍州事務(wù)。
常茂 死后,黃氏與趙宗壽爭奪州印,相互攻擊。
有人 捏造流言,說常茂實際上沒有死,趙宗壽知道實 情。
皇帝發(fā)怒,責(zé)令趟宗壽交出常茂為自己贖 罪,命令楊文、韓觀出兵征討龍州。
不久知道常 茂果真死了,趟宗壽也自己投誠,才停止討伐。
常茂沒有兒子,弟弟常升,改封開國公,多次外出訓(xùn)練軍隊,加授太子太保。
常升如何去世的,《明實錄》沒有記載。
其它一些書傳說,建文末年,常升和魏國公徐輝祖在浦子口奮戰(zhàn),死于永樂初年。
有人說常升在洪武年問因為與藍玉同黨而犯罪,有人告發(fā)他在三山聚集軍隊,被誅殺。
常氏是興宗的外戚,建文時所受的恩寵禮遇應(yīng)當(dāng)隆厚,因事而革除官職,無法查考,他的死也就傳說紛紜。
常升的兒子常繼祖,永樂元年被流放到云南的臨安衛(wèi),當(dāng)時剛剛七歲。
常繼祖的兒子常寧,常寧的兒子常復(fù)。
弘治五年頒詔說:“太廟中陪祭的眾功臣,那些被賜贈王位的,都曾輔佐皇祖平定天下,有大功。
然而他們的子孫有的沒有沾一點爵祿,淪落為平民、奴隸。
朕不忍心,有關(guān)官員可以尋找他們的嫡傳后裔,酌情授予官職,以奉行對他們先人的祭祀。
”于是將常復(fù)從云南召回,拜授為南京錦衣衛(wèi)世指揮使。
嘉靖十一年,命四王后裔繼承封爵,封常復(fù)的孫子常玄振焉懷遠侯,傳到曾孫常延齡,有賢良品行。
崇禎十六年,整個楚地都淪陷了,常延齡請求統(tǒng)領(lǐng)京城的軍隊前往九江協(xié)助守衛(wèi)。
又說江都有個地方叫常家沙,家族壯丁敷干人都是他始祖的遠代子孫,請求用忠義去鼓動他們,將他們訓(xùn)練成親兵。
皇帝褒獎了他,但浚有實行。
南京眾 功臣的親屬中很多都狂妄無禮,為所欲為,只有 常延齡以恪盡職守著稱。
國家滅亡,,他親自耕作 澆園,寂寥冷清地做個平民,直到終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20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調(diào)榮順氣湯
下一篇: 調(diào)營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