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藥共為粗末。
功能主治 : 主小兒天釣,潮熱,四肢抽掣。
用法用量 : 每服4.5克,用水200毫升,煎至80毫升,不拘時服。
摘錄 :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制法 :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 主小兒臟冷作痛,夜啼不歇。
用法用量 : 每服3克,加生姜、大棗,略煎服。啼必有臉紅舌白、小便赤澀之癥,去木香,加朱砂末3克研和,每服3克,木通湯調下,或銼散煎服亦可,驚啼,加蟬蛻、防風、天麻。
摘錄 : 《嬰童百問》卷三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小兒一切驚風,潮搐,眼視昏迷,以及驚風變易諸癥。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鉤藤飲”。
摘錄 : 《得效》卷十一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小兒驚疳,腹大項細。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原書作“鉤藤飲”。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七二(人衛(wèi)本)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小兒潮熱。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原書人衛(wèi)本作“釣藤飲子”。
摘錄 : 《幼幼新書》(古籍本)卷十九引《嬰童寶鑒》
制法 :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癇疾。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原書作“鉤藤飲”。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七一(人衛(wèi)本)
處方 : 釣藤半兩,人參(去蘆)半兩,犀角屑半兩,甘草(炙)半分,全蝎1分,天麻1分。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小兒天吊潮熱。
用法用量 : 鉤藤飲(《金鑒》卷五十)。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釣藤散”?!督痂b》有羚羊角,無犀角。
摘錄 : 《醫(yī)方大成》卷十引湯氏方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小兒吐瀉,體虛發(fā)搐,遂作慢脾風,魚口,目直視,睡不醒,或目不開。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原書人衛(wèi)本作“鉤藤飲子”。如四肢梢冷,入附子3-2片、薄荷1葉,水5分,煎至2分,趁熱連進2-3服。
注意 : 乳母需忌口,不得再驚。
摘錄 : 《幼幼新書》(古籍本)卷十引《張氏家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23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釣藤膏
下一篇: 釣藤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