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知母、貝母、柴胡、黃芩、半夏、甘草、赤苓、澤瀉、赤芍。
功能主治 : 瘧疾。熱邪由少陽而入膀胱之腑,津液耗傷,口中作渴,小便短少者。
摘錄 : 《醫(yī)學傳燈》卷下
辛溫解表劑
麻黃湯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fā)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三拗湯 三拗湯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華蓋散 華蓋麻杏紫蘇子,茯苓陳草桑白皮;風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遲疑。
麻黃加術(shù)湯 麻黃湯中加白術(shù),濕困身疼總能醫(yī)。
麻杏苡甘湯 還有麻杏苡甘劑,風濕發(fā)熱亦可祛。
大青龍湯 大青龍用桂麻黃,杏草石膏姜棗藏;太陽無汗兼煩躁,解表清熱此為良。
桂枝湯 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藥甘草姜棗同;解肌發(fā)表調(diào)營衛(wèi),表虛自汗正宜用。
桂枝加葛根湯 加入葛根治項強,又兼汗出與惡風。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桂枝湯加厚樸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加甘草,發(fā)汗祛風力量雄。
大羌活湯 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獨活防己知;還把黃連白術(shù)入,大羌活湯散熱濕。
加味香蘇散 加味香蘇陳草風,荊艽姜蔓與川芎;惡風身熱頭項痛,胸脘滿悶服之松。
香蘇散 香蘇散內(nèi)草陳皮,外感風寒氣滯宜醫(yī)學教育 網(wǎng)原創(chuàng);寒熱頭痛胸脘悶,解表又能疏氣機。
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風寒內(nèi)停飲,散寒蠲飲效堪夸。
小青龍加石膏湯 小青龍把石膏配,咳喘而煩效更佳。
射干麻黃湯 射干麻黃亦治水,不在發(fā)表在宣肺;姜棗細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辛涼解表劑
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清疏肺衛(wèi)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銀翹散 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發(fā)熱咽痛服之瘥。
銀翹湯 鞠通更有銀翹湯,竹草麥冬生地黃;陽明溫病寒下后,脈浮無汗服之康。
麻杏甘石湯 麻杏甘草石膏湯,四藥組合有專長;肺熱壅盛氣喘急,辛涼疏泄此法良。
越婢湯 越婢湯中有石膏,麻黃生姜加棗草;風水惡風一身腫,水道通調(diào)腫自消。
升麻葛根湯 閻氏升麻葛根湯,芍藥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宣毒發(fā)表湯 宣毒發(fā)表升葛翹,杏桔荊防桔薄草;前胡木通牛蒡竹,催疹現(xiàn)點此方饒。
竹葉柳蒡湯 竹葉柳蒡葛根知,蟬衣荊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參甘麥,風疹急投莫延遲。
柴葛解肌湯 陶氏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醫(yī)學教育 網(wǎng)原創(chuàng)勢張;芩芍桔草姜棗芷,羌膏解表清熱良。
柴葛解肌湯 程氏也有同名方,柴葛草芍芩地黃;丹皮二母一并入,發(fā)熱口渴宜煎嘗。
蔥豉桔梗湯 蔥豉桔梗薄荷翹,山梔竹葉加甘草;熱邪束肺嗽咽痛,風溫初起此方療。
蔥豉湯 蔥豉湯是肘后方,解表發(fā)汗又通暢;惡寒發(fā)熱頭悶痛,服后邪散津不傷。
活人蔥豉湯 類證活人蔥豉湯,更加葛根與麻黃;惡寒腰背頭項痛,得汗表解保安康。
扶正解表
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湯服,祛寒除濕功效宏。
荊防敗毒散 若須消散瘡毒腫,去參加入荊防風。
倉廩散 原方配入陳倉米,噤口痢疾此為宗。
參蘇飲 參蘇飲內(nèi)陳皮草,枳殼前胡半夏從;葛根木香桔梗茯,氣虛感寒最宜用。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參附耆,桂甘羌防芎芍齊;再加細醫(yī)學教育 網(wǎng)原創(chuàng)辛姜棗煮,陽虛寒閉最相宜。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jīng)解表法優(yōu)良;少陰脈沉反發(fā)熱,邪寒外解不傷陽。
麻附甘草湯 前方去辛加炙草,無汗微熱宜煎嘗。
蔥白七味飲 蔥白七味外臺方,新豉葛根與生姜;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最相當。
加減葳蕤湯 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fā)汗此方魁。
千金葳蕤湯 千金葳蕤麻杏膏,芎獨白薇木香草;外感熱傷津不足,生津清熱又解表。
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脾胃論》。東垣立此方以補氣升陽,甘溫除熱,主治氣虛發(fā)熱證,但后世多用于治療脾胃氣虛證及氣虛下陷證。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補中益氣湯處方
黃芪 18克;炙甘草 9克;人參 6克;當歸 3克;橘皮 6克;升麻 6克;柴胡 6克;白術(shù) 9克
補中益氣湯方解
本方治證系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以致脾胃氣虛、清陽下陷所致。脾胃為營衛(wèi)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納運乏力,故飲食減少、少氣懶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虛則清陽不升,中氣下陷,故見脫肛、子宮下垂等;清陽陷于下焦,郁遏不達則發(fā)熱,因非實火,故其熱不甚,病程較長。時發(fā)時止、手心熱甚于手背,與外感發(fā)熱之熱甚不休、手背熱甚于手心者不同。氣虛腠理不固,陰液外泄則自汗。治宜補益脾胃中氣,升陽舉陷。方中重用黃芪,味甘微溫,入牌、肺經(jīng),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為君藥。配伍人參、炙甘草、白術(shù)補氣健脾為臣,與黃芪合用,以增強其補益中氣之功。血為氣之母,氣虛時久,營血亦虧,故用當歸養(yǎng)血和營,協(xié)人參、黃芪以補氣養(yǎng)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陽舉陷,協(xié)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本草綱目》謂:“升麻引陽明清氣上升,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此乃稟賦虛弱,元氣虛餒,及勞役饑飽,生冷內(nèi)傷,脾胃引經(jīng)最要藥也”,共為佐使。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亦為使藥。諸藥合用,使氣虛得補,氣陷得升則諸癥自愈。氣虛發(fā)熱者,亦借甘溫益氣而除之。關(guān)于用本方治療氣虛發(fā)熱的理論依據(jù),李東垣說:“是熱也,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發(fā)熱也,乃腎間脾胃下流之溼氣悶塞其下,致陰火上沖,作蒸蒸燥熱?!庇终f:“既脾胃虛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luò)之火,元氣之賊也?;鹋c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內(nèi)外傷辨惑論》卷中***可見這種發(fā)熱在李東垣看來,就是“陰火”。其實質(zhì)主要是脾胃元氣虛餒,升降失常,清陽下陷,脾溼下流,下焦陽氣郁而生熱上沖,加之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則心血不足以養(yǎng)心而致心火獨亢而出現(xiàn)的熱象。治療這種發(fā)熱,“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薄吧w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內(nèi)外傷辨惑論》***綜上李氏創(chuàng)立“溫能除大熱”的理論,對區(qū)別外感與內(nèi)傷發(fā)熱的辨證、病機、治則、治法以及使用的宜忌等均有闡發(fā),對深入理解本方意義和指導臨床運用均有稗益。
補中益氣湯文獻
方論羅美《古今名醫(yī)方論》卷1:“凡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護皮毛而閉胰理,不令自汗;元氣不足,懶言氣喘,人參以補之;炙甘草之甘以瀉心火而除煩,補脾胃而生氣。此三味,除煩熱之圣藥也。佐白術(shù)以健脾;當歸以和血;氣亂于胸,清濁相干,用陳皮以理之,且以散諸甘藥之滯;胃中清氣下沉,用升麻、柴胡氣之輕而味之薄者,引胃氣以上騰,復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長之令矣。補中之劑,得發(fā)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氣之劑,賴清氣之品而氣益倍,此用藥有相須之妙也?!薄秲?nèi)外傷辨惑論》卷中:“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面板不任風寒而生寒熱?!?
補中益氣湯加減方法
1.血不足-加當歸。
2.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味子。
3.肺熱咳嗽-去人參。
4.嗌干-加葛根。
5.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
6.腦痛-加?本、細辛。
7.風溼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氣滯-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脹-加白芍、甘草。
11.熱痛-加黃連。
12.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
13.咽痛-加桔梗。
14.有寒-加肉桂。
15.溼勝-加蒼術(shù)。
16.陰火-加黃柏、加熟地、山藥。
17.陰虛-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藥。
18.大便秘-加酒煨大黃。
19.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芩,冬加不去根節(jié)麻黃,天寒加干姜。
20.泄瀉-去當歸,加茯苓、蒼術(shù)、益智。
補中益氣湯藥理作用
1.益氣健脾
李燕舞等研究發(fā)現(xiàn),大黃致脾虛模型大鼠胃壁細胞電鏡下可見明顯擴張的分泌小管,小管內(nèi)可見增長密集的微絨毛,囊泡狀結(jié)構(gòu)少見,未見線粒體結(jié)構(gòu)異常,提示脾虛大鼠胃壁細胞超微結(jié)構(gòu)呈應(yīng)激狀態(tài),補中益氣湯對其超微結(jié)構(gòu)的異常改變有恢復作用。
許琦等和鄭小偉等研究提示,脾虛大鼠胃壁細胞胃泌素受體的結(jié)合位點數(shù)顯著減少,導致脾虛大鼠胃黏膜的防御性下降,對攻擊因子的敏感性增強,同時可見胃黏膜組織一氧化氮含量降低,補中益氣湯可以升高脾虛大鼠胃泌素受體的結(jié)合位點數(shù),升高胃黏膜組織中一氧化氮的含量,升高脾虛大鼠胃泌素含量。
研究還發(fā)現(xiàn),大黃致脾虛模型大鼠壁細胞內(nèi)鈣調(diào)素***calmo *** n,CaM***、鈣/鈣調(diào)素依賴蛋白激酶Ⅱ***Ca2+/calmo *** ndependentproteinkinaseⅡ,Ca2+/CaM?PKⅡ***活性明顯升高,提示脾虛大鼠壁細胞處于高應(yīng)激狀態(tài);補中益氣湯可以降低大鼠壁細胞內(nèi)CaM及Ca2+/CaM?PKII活性,降低壁細胞內(nèi)的Ca2+含量,增加壁細胞內(nèi)三磷酸肌醇***inositoltrisphosphate,IP3***含量,提示補中益氣湯調(diào)理脾虛證的部分機制可能是通過受體及受體后細胞內(nèi)訊號傳導來實現(xiàn)的。以上研究提示補中益氣湯益氣健脾的作用機制可能涉及改善消化道組織結(jié)構(gòu)及影響消化道訊號轉(zhuǎn)導等方面。
2.甘溫除熱
張恩戶等和趙勤等以“生化乏源”法復制家兔脾虛模型,給予脾虛家兔和正常家兔同一外源性致熱源致熱,以觀察不同機體狀態(tài)下對同一致病因素 *** 的應(yīng)答反應(yīng),結(jié)果提示脾氣虛家兔致熱后發(fā)熱潛伏期與熱程均較長,發(fā)熱后期熱度稽留不退,反映了正氣無力驅(qū)邪,邪毒盤踞的熱病后期病理狀態(tài)。補中益氣湯對實驗性家兔脾虛發(fā)熱有較明顯的解熱作用,表現(xiàn)在能抑制體溫升高,緩解熱勢,縮短熱程。從補中益氣湯對正常致熱家兔和脾氣虛致熱家兔體溫的影響來看,補中益氣湯對二者均有降低體溫的作用,但就影響二者發(fā)熱的熱程、熱勢和發(fā)熱峰值來看,其對脾氣虛家兔的發(fā)熱有較明顯的作用,提示補中益氣湯對“氣虛邪侵”的發(fā)熱有較好的解熱作用。其解熱機制可能與降低腦脊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和丘腦下部視前區(qū)組織環(huán)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含量有關(guān)。
3.保護臟器功能
Chen等以卵清蛋白致敏Nc/Jic小鼠建立免疫性肝病模型,發(fā)現(xiàn)補中益氣湯治療后鼠肝組織病理明顯改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顯著降低,肝中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6、CD4明顯下降,提示補中益氣湯可以改善免疫性肝損傷。Ochi等報道,補中益氣湯可以抑制豬血清導致的羥脯氨酸升高,減少Ⅳ型膠原在肝內(nèi)沉積,抑制血清或肝脯氨酰?4?羥化酶活性,抑制纖維發(fā)生細胞因子如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和IL?13的產(chǎn)生,提示補中益氣湯可以改善肝纖維化。
劉良徛等以補中益氣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結(jié)果提示補中益氣湯治療組顯控率為73.3%,治療后肺功能明顯改善,提示補中益氣湯可降低氣道高反應(yīng)性,減小氣道阻力,改善肺通氣,從而改善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Tajima等發(fā)現(xiàn),補中益氣湯可以顯著降低博來霉素誘導肺損傷鼠的死亡率,降低肺羥脯氨酸、液體含量,降低肺組織細胞浸潤,緩解肺纖維化,改善肺組織結(jié)構(gòu),調(diào)節(jié)肺IL?5和干擾素γ,提示補中益氣湯可能通過調(diào)節(jié)Th1/Th2比值來改善肺纖維化。Tajima等還在脂多糖誘導急性肺損傷模型中發(fā)現(xiàn),補中益氣湯可以降低支氣管肺泡液中總細胞、中性粒細胞以及巨噬細胞數(shù)量;升高血清角質(zhì)細胞誘導因子***keratinocytechemoattractant,KC***;組織學檢查可以見到肺組織白細胞浸潤減少,提示補中益氣湯具有一定程度的保肺功能。
Kim等研究證實,補中益氣湯具有放射保護作用,可以保護γ射線對腸道、造血器官的損傷,方中人參、當歸、升麻、柴胡是其介導放射保護的主要組分,但其強度均不如補中益氣湯全方。
以上研究提示補中益氣湯具有多種正常組織保護功能,包括肝、肺、骨髓、胃腸道等,其機制可能與免疫部分相關(guān)。
4.改善骨代謝
林堅濤等在環(huán)磷酰胺致小鼠骨質(zhì)疏松模型中發(fā)現(xiàn),模型組骨生物力學指標最大載荷、彈性載荷及剛度系數(shù)均減少,補中益氣湯治療后各系數(shù)明顯改善,其強度與葡萄糖酸鈣相當,提示補中益氣湯能對抗環(huán)磷酰胺導致的骨質(zhì)量下降,預(yù)防骨質(zhì)疏松。Sakamoto等發(fā)現(xiàn),補中益氣湯可以提高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布舍瑞林***buserelinacetate***導致的骨密度降低,提高血雌二醇水平,提示補中益氣湯可以用于卵巢化學去勢所致的骨代謝異常。Sassa等發(fā)現(xiàn),補中益氣湯可以抑制卵巢切除導致的骨密度降低,提升血雌二醇和孕激素水平,提示補中益氣湯可以抑制卵巢激素降低導致的骨丟失。Song等研究也證實補中益氣湯可以提高微重力環(huán)境下大鼠雌二醇水平,降低堿性磷酸酶,降低血鈣/磷比值以及尿鈣排除,提示補中益氣湯可以改善骨代謝。
5.抗不育
Yoshida等證實,補中益氣湯可以提高 *** 濃度、數(shù)量、密度及其活動能力;用于 *** 減少性不育臨床有效率可達51.1%,受孕率達20%。隨后Sudo等研究發(fā)現(xiàn),補中益氣湯可以有效提高阿霉素所致的生精缺陷,包括睪丸重量下降和生精管數(shù)量減少等。Amano等證實,補中益氣湯在體外可以有效提高 *** 的運動能力,但不影響 *** 的熒光引數(shù)。Onishi等發(fā)現(xiàn),補中益氣湯可以明顯提高 *** 可溶性Fas,降低 *** IL?6水平,但不改變IL?8的水平。Furuya等基于傳統(tǒng)辨證將補中益氣湯用于自發(fā)性男性不育,發(fā)現(xiàn)補中益氣湯可以有效提升 *** 數(shù)量和運動能力,升高 *** 可溶性Fas水平,并指出中藥應(yīng)用需辨證論治。
6.抗前列腺增生
廖澤云等應(yīng)用去勢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睪丸酮誘導前列腺增生,研究發(fā)現(xiàn),用補中益氣湯后大鼠前列腺上皮細胞萎縮,腺泡表面皺襞消失,腺腔光滑,腺上皮多為單層扁平上皮,細胞核小而圓,居中,腺體間質(zhì)少,分布稀疏,基底平滑肌較少;前列腺的溼重、前列腺指數(shù)和血清酸性磷酸酶均顯著低于模型組,提示補中益氣湯可明顯抑制大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臨床上可以利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
7.其他
Wang等以流產(chǎn)布氏桿菌***Brucellaabortus***造成小鼠疲勞綜合征模型,補中益氣湯可以提高模型鼠每天活動能力,增加模型鼠體質(zhì)量及體質(zhì)量/脾質(zhì)量的比值,抑制脾IL?10表達。Shih等在正常小鼠與衰老加速小鼠模型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補中益氣湯可以劑量依賴性提高小鼠的運動耐力、神經(jīng)肌肉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學習記憶能力,并能提高肌肉組織中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提示補中益氣湯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
目前的研究證實,補中益氣湯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除傳統(tǒng)的益氣健脾、甘溫除熱等作用外,至少還包括保護臟器功能***肝、肺、消化道、骨髓等***、抗不育、抗前列腺增生、抗疲勞、抗衰老以及改善骨代謝等藥理作用;這些研究為臨床擴大補中益氣湯的應(yīng)用范圍,以及進一步發(fā)展中醫(yī)補益或扶正理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一一七
【別名】柴胡地骨皮湯(《宜明論方》卷一)。
【處方】柴胡(去苗)地骨皮各30克
【制法】上二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主治口糜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取少許含咽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七
柴胡湯--《壽世保元》卷四
【處方】柴胡9克
黃芩6克
半夏(姜炒)6克
人參3克
紫草6克
黃連6克
茯苓6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主治氣分有熱發(fā)斑者。
【用法用量】上銼一劑。加生姜,水煎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四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三十七
【處方】柴胡(去苗)1兩半,五味子1兩,桔梗(炒)1兩,熟干地黃(焙)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紫菀(去苗)1兩,人參1兩,地骨皮1兩,黃耆(銼)1兩,白術(shù)1兩,桂(去粗皮)1兩,牡蠣(研粉)1兩,半夏(去滑,湯洗7遍)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寒熱往來,夜臥盜汗,四肢無力,飲食口苦,上氣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棗3枚(擘破),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七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六十
【別名】柴胡甘草湯
【處方】柴胡(去苗)半兩,甘草(炙)1分。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黃疸。熱疸。
【用法用量】柴胡甘草湯(《直指》卷十六)。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六十
【處方】柴胡(去苗)1兩,茵陳蒿1兩,升麻3分,龍膽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黃疸,通身并黃。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加地黃汁1合攪,食后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處方】柴胡(去苗)1兩半,鱉甲(去裙瀾,醋炙,銼)1兩半,郁李仁(湯浸,去皮尖,搗碎)1兩半,芍藥1兩半,大黃(銼,炒)1兩半,桃仁21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炒),訶黎勒皮1兩,半桂(去粗皮)1兩。
【制法】上除郁李仁外,銼如麻豆大,再同和勻。
【功能主治】鼓脹堅塊。
【用法用量】每服4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加樸消少許,空腹溫服,如人行4-5里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處方】柴胡(去苗)1兩,黃芩(去黑心)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梔子仁1兩,石膏(碎)1兩,羚羊角(鎊)1兩,生干地黃(焙)1兩,芒消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下焦熱結(jié),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2夜1。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五十
【處方】柴胡(去苗)1兩,甘草(炙)1兩,芎藭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貝母(去心)半兩,款冬花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半,桑根白皮(銼)1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肺壅痰毒,頭眩嘔逆。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三十一
【處方】柴胡(去苗)1兩,黃耆(銼)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秦艽(去苗土)半兩,地骨皮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葛根(銼)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人參3分,甘草(炙)3分,鱉甲(去裙襴,醋浸,炙)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后夾勞,五心煩熱,背膊疼痛,手足無力,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一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四十九
【處方】柴胡(去苗)2兩,竹茹2兩,桔梗(炒)2兩,紫菀(去土)2兩,知母(炒)2兩,貝母(去心,炒)2兩,訶黎勒皮1兩。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痿。久嗽不已,四肢煩熱,頰赤咽燥。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生地黃汁半盞,烏梅1個(拍碎),煎至8分,去滓溫服,日再夜1。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九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處方】柴胡(去苗)1兩,地骨皮1兩,犀角(鎊)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葛根(銼)1兩,黃連(去須)1兩,赤芍藥1兩,黃芩(去黑心)1兩,升麻1兩,甘草(炙,銼)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心臟實熱,上焦壅滯,口舌生瘡,或多煩渴。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三十九
【處方】柴胡(去苗)2兩,厚樸(去粗皮,姜汁炙)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人參1兩半,訶黎勒(煨,去皮)1兩半,桔梗(去蘆頭,炒)1兩半,紫蘇莖葉1兩1分,甘草(炙)1兩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霍亂逆滿,兩脅下妨悶,嘔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1棗大(拍碎),煎至1盞,去滓溫服,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九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三十七
【處方】柴胡(去苗)2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知母1兩,人參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瘧病大渴,煩躁引飲不止,身體皆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七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三十六
【處方】柴胡(去苗)1兩,常山(銼)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令黃色)1兩,知母(焙)1兩,青蒿(干者)1兩,甘草(炙,銼)1兩,枳殼(去瓢,麩炒)1兩,桂(去粗皮)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足太陽瘧,寒熱。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柳枝心7枚,蔥白2寸(細切),同煎至7分,去滓,空腹溫服,發(fā)前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六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三十六
【處方】柴胡(去苗)1兩,秦艽(去苗土)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蘆根1兩,淡竹葉1兩。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足少陽瘧,熱多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加青蒿自然汁半合,再煎沸,未發(fā)前五更初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六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三十六
【處方】柴胡(去苗)4兩,葛根(銼)4兩,棗肉(焙)4兩,甘草(炙)4兩,檳榔(銼)4兩,常山4兩,烏梅(去核,焙)4兩,草豆蔻(去皮)4兩,厚樸(去粗皮,姜汁炙)4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脾瘧,寒多熱少,有汗,頭目昏暗,背胛拘急,或胸膈痞悶,嘔逆咳嗽,心腹脹痛,面黃肌瘦,肢節(jié)疼倦。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酒半盞,水1盞,煎至1盞,去滓,未發(fā)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六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三十五
【處方】柴胡(去苗)1兩,人參半兩,栝樓根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黃耆(銼)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勞瘧。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半分(切),大棗2枚(去核),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腹、欲發(fā)前各1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五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三十一
【處方】柴胡(去苗)半兩,酸棗仁(微炒)2兩,遠志(去心)1分,當歸(切,焙)半兩,防風(去叉)半兩,甘草(炙,銼)半兩,茯神(去木)半兩,豬苓(去黑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黃耆(銼)半兩,人參半兩,生干地黃半兩,芎藭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后虛勞煩熱,驚悸,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大盞,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一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六十一
【處方】柴胡(去苗)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升麻1兩,黃連(去須)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半,甘草(炙,銼)3分,知母(切,焙)3分,梔子仁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心黃。面赤口張,氣喘多驚,饒睡,手腳煩
適合夏季喝的老火湯,有雞骨草煲生魚湯、老鴨湯和冬瓜薏米龍骨湯。在夏季,大家都會因為炎熱的天氣而心煩意亂,然后都會通過一些方法去降暑,有些人喜歡去洗澡,有些人喜歡吃冰棍,而有些人喜歡用一頓美食來消除這些負面影響。喝老火湯是一種消暑的好方法。同樣這幾種老火湯對身體還有很好的療效,不僅能夠消暑,而且也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對于夏季適合喝的老火湯,我有下列推薦:
一、雞骨草煲生魚湯是一種非常好的推薦
雞骨草煲生魚湯,聊下有很多,不僅可以清熱解火,舒肝止痛,而且可以讓自己的脾胃變好,能夠促進自己的食欲。雞骨草茂盛魚湯的做法是,首先將生于處理干凈后去除內(nèi)臟,然后把雞骨草用溫水泡一下之后備用。然后在鍋里面加入食用油,燒熱下肉,魚塊以及香料,然后砂鍋上火,注入清水,放入姜片和其他輔料,最后燉40分鐘放入魚塊和其他調(diào)味料就好。
二、在夏天喝老鴨湯也是一種享受
老鴨湯非常芳香濃郁,非常鮮美,富含很多骨質(zhì)膠原蛋白,能夠?qū)ξ钙⒂泻锰?,還能夠增加食欲,能夠清熱解毒。老鴨湯的做法是,首先將老鴨洗干凈,處理好之后,然后往鍋中加入水,并且加入鴨肉煮開,把浮沫去掉,最后加入一些中藥,小火燉50分鐘就好。
三、冬瓜薏米龍骨湯也是一種比較補的湯
冬瓜薏米龍骨湯對于身體同樣有非常多好處,也能夠促進各方面臟器的健康。冬瓜薏米龍骨湯的做法是準備好龍骨冬瓜薏米等材料,然后用陳皮浸30分鐘,去除白色部分之后,鍋中放水煮龍骨,洗凈后大火燒開,最后燉上15分鐘,加入少許鹽調(diào)味即可。
如果大家對于夏天如何養(yǎng)生還有其他的方法,歡迎在下面評論區(qū)留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26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二母散
下一篇: 二母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