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茯苓 陳皮 甘草 蘇梗 厚樸 制半夏
功能主治 : 理氣化痰。主憂思郁怒,氣結(jié)痰凝,胸腹脹痛,痛引心背,失氣則痛減,氣閉則痛甚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癥因脈治》卷四
二陳四七湯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組成】茯苓陳皮甘草蘇梗厚樸制半夏
【用法】水煎服。
【功用】理氣化痰。
【主治】憂思郁怒,氣結(jié)痰凝,胸腹脹痛,痛引心背,失氣則痛減,氣閉則痛甚者。
提醒您:二陳四七湯 此中草藥名方來源于網(wǎng)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目錄1拼音2《癥因脈治》卷三 2.1方名2.2組成2.3主治2.4加減 3《癥因脈治》卷四 3.1方名3.2組成3.3主治 附:1古籍中的枳殼青皮飲 1拼音 zhǐ ké qīng pí yǐn
2《癥因脈治》卷三
3《癥因脈治》卷四
古籍中的枳殼青皮飲 《癥因脈治》:[卷四腹痛論]內(nèi)傷腹痛 應背心,氣結(jié)痰凝者,二陳四七湯。痛攻脅肋者,枳殼青皮飲。氣食相凝,脾家中氣郁結(jié),調(diào)氣散。惱怒傷肝,...
《癥因脈治》:[卷三腫脹總論]內(nèi)傷腹脹 腸脹者,木通飲。膀胱脹者,五苓散。三焦脹者,枳殼青皮飲,膽脹者,柴胡清肝飲。平胃散蒼術濃樸廣皮甘草...
《醫(y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氣,則痛止腫消便利矣。虛脹順氣寬中保命,實則四炒枳殼為丸;木香順氣湯木香、干生姜、升麻、柴胡各四分...
《普濟方》:[卷三十九大腸腑門]大便秘澀不通(附論) 枳殼(一兩)上以皂角水。煮干為末。去巴豆不用。炒枳殼為末。入木香半兩。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枳
目錄1拼音2注解3參考資料附:1治療氣滯腹痛的方劑2治療氣滯腹痛的穴位3治療氣滯腹痛的中成藥4氣滯腹痛相關藥物5古籍中的氣滯腹痛 1拼音 qì zhì fù tòng
2注解
氣滯腹痛為病證名[1]。見《赤水玄珠·腹痛門》。指氣機結(jié)滯所致腹痛[1]。
參見氣結(jié)腹痛:氣結(jié)腹痛為病證名[2]。指氣滯郁結(jié)所致的腹痛[2]。亦稱氣滯腹痛[2]?!栋Y因脈治·腹痛論》:“氣結(jié)腹痛之癥,胸腹脹滿,痛應心背,矢氣則痛減,氣閉則痛甚,服破氣之藥稍減,服補氣之藥則愈痛,此氣結(jié)腹痛之癥也?!倍嘁蚱咔橛艚Y(jié),氣食相凝,用力屏氣及起居不慎所致[2]。治宜調(diào)氣散結(jié)為主[2]。心腹脹者,枳樸香砂湯、木香調(diào)氣散[2]。痛應背心,氣結(jié)痰凝者,二陳四七湯[2]。氣食相凝,中氣郁結(jié)者,調(diào)氣散[2]。氣結(jié)便實,脈數(shù)應下者,厚樸大黃湯[2]。脈遲應下者,煮黃丸[2]。郁傷肝脾之絡,致敗血瘀留,遇勞役動怒,腹痛即發(fā)者,宜辛通潤血,用桃仁、桂枝、薤白、穿山甲等藥[2]。
3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29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二陳雙核飲
下一篇: 二陳四物去熟地加天麻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