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除蜜,先將上7味于乳缽內(nèi)研爛,同蜜一處拌勻,入新竹筒內(nèi),用油紙2-3重,以線系扎定口,勿致水入,放凈鍋內(nèi),添水煮竹筒,自早至午時,破竹筒,傾藥;以新綿或重絹濾過,入藥于瓷瓶內(nèi)牢封,埋地坑內(nèi),經(jīng)宿取出。
功能主治 : 眼生翳膜并胬肉,赤脈攀睛,翳暈,冷熱淚下,及眼眶赤爛。
用法用量 : 用銅柱點,每點了,合眼少頃,復以溫凈水洗之。翳膜嫩者,是近年生者,當5-7次隨藥退下;翳老者,頻點旬日,退下即效;胬肉瘀肉,不過2-3日,隨藥以銅柱刮落,胬肉自然綻斷。
摘錄 : 《中藏經(jīng)》卷八
制法 : 上用油煎令發(fā)化,次下紅娘子,次下巴豆、槐角等,逐味下,焦者涌出,方下硫黃、盆消及丹粉等。以篦子不住手攪令勻。滴水成珠為度。
功能主治 : 去黑紫瘡核。主麻風。
用法用量 : 用時先將針輕手刺瘡核,用藥1粟米大,放針處。次日擠瘡,有黑臭膿血出。2-3日,血漸少,次服去毒丹。
摘錄 : 《三因》卷十五
制法 : 上9味,先熬油令沸,下柳皮、皂莢刺,煎候赤黑色,以綿濾過,下丹煎,以柳篦攪,候變黑色,即下諸藥末,攪令勻,滴水中成珠膏成,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 : 一切瘡腫癤毒。
用法用量 : 用故帛涂貼,1日2次。以愈為度。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三○
處方 : 大戟1兩,細辛1兩,蛇床子1兩,雄黃半兩,白膠香半兩,青州蝎半兩,黃柏半兩,黃丹半兩,白礬1錢。
制法 : 上為末。以清油8兩熬,煙出;次下去皮巴豆4-7粒,槐枝2-7截,候焦,取去不用;次下黃蠟1兩,松脂2兩;次下前9味末,以槐枝不住攪,成膏,瓷盒內(nèi)貯。
功能主治 : 膿窠瘡。
摘錄 : 《中藏經(jīng)》卷六
功能主治 : 眼內(nèi)瘀肉,浮膜侵睛。
用法用量 : 用硼砂放在盒子內(nèi)1日,紙封定,至午刻取出硼砂,以冷水浮洗過,研為粉,以筋頭點入眼中。浮膜立退。凡點時,先將溫水洗眼,然后點,又洗再點,不過3-4次立驗。
摘錄 : 《普濟方》卷八十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33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佛手祛毒膏
下一篇: 佛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