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毒散
處方 : 綠豆粉不拘多少。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熱毒所作,耳旁赤腫。
用法用量 : 以淡醋調(diào)敷腫處,干則易之。內(nèi)服消毒飲。
摘錄 : 《片玉心書》卷五
消毒飲簡(jiǎn)介
目錄1拼音2《種痘新書》卷十二 2.1方名2.2組成2.3主治2.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3《疹科正傳》 3.1方名3.2組成3.3主治3.4加減 4《玉案》卷二 4.1方名4.2組成4.3主治4.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5《麻疹備要方論》 5.1方名5.2組成5.3主治5.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6《履霜集》卷三 6.1方名6.2組成6.3主治6.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7《痘疹仁端錄》卷十三 7.1方名7.2組成7.3主治7.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8《痘疹仁端錄》卷十六 8.1方名8.2組成8.3主治8.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8.5加減 9《痧痘集解》卷六引《準(zhǔn)繩》 9.1方名9.2組成9.3主治 10《一盤珠》卷五 10.1方名10.2組成10.3主治10.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11《仙拈集》卷四 11.1方名11.2組成11.3主治11.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12《外科集腋》卷三 12.1方名12.2組成12.3主治 13《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13.1方名13.2消毒飲的別名13.3組成13.4功效13.5主治13.6消毒飲的用法用量13.7制備方法13.8附注 14《胎產(chǎn)心法》卷下 14.1方名14.2組成14.3主治14.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15《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二 15.1方名15.2組成15.3主治15.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16《脈因證治》卷上 16.1方名16.2組成16.3主治16.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16.5加減 17《得效》卷十六 17.1方名17.2消毒飲的別名17.3組成17.4主治17.5消毒飲的用法用量17.6制備方法17.7附注 18《丹溪心法》卷五 18.1方名18.2消毒飲的別名18.3組成18.4主治18.5消毒飲的用法用量18.6附注 19《玉案》卷六 19.1方名19.2組成19.3主治19.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20《直指附遺》卷二十四 20.1方名20.2組成20.3主治20.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21《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 21.1方名21.2組成21.3主治21.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21.5制備方法 22《醫(yī)便》卷四 22.1方名22.2組成22.3主治22.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23《準(zhǔn)繩·瘍醫(yī)》卷四 23.1方名23.2組成23.3主治23.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24《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六 24.1方名24.2組成24.3主治24.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25《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25.1方名25.2組成25.3主治25.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25.5制備方法 26《片玉心書》卷五 26.1方名26.2組成26.3主治26.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27《痘疾傳心錄》卷十五 27.1方名27.2組成27.3主治 28《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28.1方名28.2組成28.3主治28.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29《增補(bǔ)內(nèi)經(jīng)拾遺》卷四 29.1方名29.2組成29.3主治29.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30《不知醫(yī)必要》卷一 30.1方名30.2組成30.3主治30.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30.5加減 31《眼科臨癥筆記》 31.1方名31.2組成31.3主治31.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32《杏苑》卷七 32.1方名32.2組成32.3主治32.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32.5加減 附:1古籍中的消毒飲 1拼音 xiāo dú yǐn
2《種痘新書》卷十二
2.1方名
消毒飲
2.2組成
防風(fēng)、荊芥、甘草、牛蒡、連翹、金銀花。
2.3主治
痘后瘡毒。
2.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疹科正傳》
3.1方名
消毒飲
3.2組成
銀花、連翹、生地、甘草、粘子、防風(fēng)、荊芥、當(dāng)歸、丹皮、赤芍、木通。
3.3主治
疹后余毒未盡,或因發(fā)汗過遲,以致蘊(yùn)熱未散,發(fā)為瘡疥。
3.4加減
上部瘡多,加川芎、桔梗;下部多者,加牛膝、黃柏;中部多者.加黃芩、白芷;四肢多者,加防風(fēng)、桑枝。
4《玉案》卷二
4.1方名
消毒飲
4.2組成
香薷1錢,川黃連1錢,遠(yuǎn)志肉1錢,石膏1錢2分,麥門冬1錢2分,北五味21粒,生甘草8分,茯神8分。
4.3主治
暑毒入內(nèi),心中煩躁,睡臥不寧,精神恍惚。
4.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2鐘,加燈心30莖,煎服。
5《麻疹備要方論》
5.1方名
消毒飲
5.2組成
荊芥、防風(fēng)、桔梗、枳殼、牛旁子、升麻、蘇葉、甘草、石膏。
5.3主治
小兒痘后余毒未盡,更兼不戒口腹,外感風(fēng)寒,以致遍身出疹,色赤作癢,始如粟米,漸成云片。
5.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水煎服。
6《履霜集》卷三
6.1方名
消毒飲
6.2組成
當(dāng)歸(酒洗)4分,川芎4分,山楂4分,連翹(去瓤)4分,前胡2分(去皮),木通2分(去皮),甘草1錢。
6.3主治
熱盛痘多。
6.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1盞,加燈心10根,煎3分,不拘時(shí)服。
7《痘疹仁端錄》卷十三
7.1方名
消毒飲
7.2組成
川芎、當(dāng)歸、桔梗、前胡、青皮、牛蒡、紅花、蟬蛻、紫草、茯苓。
7.3主治
痘瘡,色若胭脂,連片不起。
7.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痘疹仁端錄》卷十六
8.1方名
消毒飲
8.2組成
麻黃(蜜、酒拌炒)、黃連、黃芩、黃柏、山梔、蟬退、紅花、大黃。
8.3主治
麻疹欲出不出,壯熱煩躁,舌焦唇爛。
8.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加燈心1錢,竹葉10片,水煎服。
8.5加減
如無舌苔,去大黃,以防后變;咳嗽,加杏仁、桔梗。
9《痧痘集解》卷六引《準(zhǔn)繩》
9.1方名
消毒飲
9.2組成
牛蒡、甘草、木通、茯苓、生地、紅花、犀角、芍藥、連翹、燈心。
9.3主治
血熱毒壅,心火熾盛,痘色紅紫,煩躁悶亂,小便不通,渴欲飲水等熱癥。
10《一盤珠》卷五
10.1方名
消毒飲
10.2組成
白芷(尾)、赤芍(尾)、歸尾、苦參、川山甲、天丁、黃柏、丹皮、海桐皮、海石、黃芩、內(nèi)紅(消)、大黃、甘草、金銀花、乳香、沒藥。
10.3主治
一切惡毒,或紅,或紫,或堅(jiān)硬不破。
10.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入酒1盞服。以消為度。
11《仙拈集》卷四
11.1方名
消毒飲
11.2組成
大黃4兩,麻黃4兩,黃耆4兩,陳皮4兩,蟬退4兩。
11.3主治
楊梅瘡。
11.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用豬肉1斤4兩,分作6塊,酒、水各6碗,煎至6碗,每日食肉1塊,湯1碗,分作6日吃。
12《外科集腋》卷三
12.1方名
消毒飲
12.2組成
黃連、連翹、山梔、黃芩、木通、荊芥、薄荷、牛蒡子、犀角、甘草。
12.3主治
重舌、木舌、紫舌,一切熱毒。
13《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13.1方名
消毒飲
13.2消毒飲的別名
六味消毒飲
13.3組成
牛蒡子、連翹、甘草、??升麻、山豆根、紫草各等分。
13.4功效
解痘毒。
13.5主治
痘瘡密則毒甚。痘正出長(zhǎng)時(shí),氣粗息重,兼內(nèi)熱者。
13.6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13.7制備方法
上銼細(xì)片。
13.8附注
六味消毒飲(《景岳全書》卷六十三)。
14《胎產(chǎn)心法》卷下
14.1方名
消毒飲
14.2組成
蒲公英1錢2分,紫花地丁1錢2分,當(dāng)歸(酒洗)1錢,白芍(醋炒)1錢,赤芍1錢,丹皮1錢,地骨皮1錢,天花粉1錢,陳皮8分,生草3分,燈心50寸。
14.3主治
*** 或 *** 黑暈之內(nèi)腫毒未破,發(fā)熱惡寒,瘡處或痛,或不痛,或麻木。
14.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上用水3鐘,煎1鐘,食后服。仍以槐、艾葉水不時(shí)洗之。
15《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二
15.1方名
消毒飲
15.2組成
人參、紫蘇、前胡、川芎、黃芩、桔梗、羌活、獨(dú)活、枳殼、茯苓、甘草、防風(fēng)、赤芍。
15.3主治
肩疽。
15.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6《脈因證治》卷上
16.1方名
消毒飲
16.2組成
黃芩半兩,黃連半兩,連翹1錢,陳皮3錢,玄參3錢,甘草1錢,黍粘子1錢,板藍(lán)根1錢,馬勃1錢,人參1錢,僵蠶1錢,桔梗3錢,升麻7錢,柴胡5錢,薄荷5錢,川芎5錢。
16.3主治
疫癘時(shí)毒。
16.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6.5加減
便硬,加大黃。
17《得效》卷十六
17.1方名
消毒飲
17.2消毒飲的別名
加味荊黃湯
17.3組成
大黃半兩(煨),牛蒡子1分(炒),甘草1分,荊芥半兩。
17.4主治
肝壅瘀血,兩瞼上下初生如粟米大,漸漸大如米粒,或赤或白,不甚疼痛,堅(jiān)硬者。
17.5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半煎,食后溫服。
17.6制備方法
上銼散。
17.7附注
加味荊黃湯(《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18《丹溪心法》卷五
18.1方名
消毒飲
18.2消毒飲的別名
消毒散
18.3組成
皂角刺、金銀花、防風(fēng)、當(dāng)歸、入黃、甘草節(jié)、瓜蔞仁各等分。
18.4主治
便毒初發(fā)。
18.5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酒各半煎,食前溫服。仍頻提掣頂中發(fā),立效。
18.6附注
消毒散(《萬氏家抄方》卷四)。
19《玉案》卷六
19.1方名
消毒飲
19.2組成
郁金1錢2分,天花粉1錢2分,干葛1錢2分,甘草8分,赤芍8分。
19.3主治
五種丹毒。
19.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加燈心20莖,煎服,不拘時(shí)候。
20《直指附遺》卷二十四
20.1方名
消毒飲
20.2組成
牛蒡子(炒,研)3兩,荊芥穗5錢,甘草(炙)1兩,防風(fēng)7錢半,升麻7錢半,犀角3錢,麥門冬5錢,桔梗5錢(1方加樸消2錢)。
20.3主治
赤丹,火丹,紫(艸泣)丹。
20.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2錢,水煎服。
21《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
21.1方名
消毒飲
21.2組成
人參2錢,甘草2錢,黃連2錢,牛蒡子2錢。
21.3主治
痘熱盛,毒氣壅遏。
21.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加生姜1片,水1盞,煎至4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21.5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22《醫(yī)便》卷四
22.1方名
消毒飲
22.2組成
荊芥(去根)1錢,連翹3錢,牛蒡子(炒,研)3錢,防風(fēng)(去蘆)5分,甘草(生)5分,犀角2分(另磨入)。
22.3主治
麻疹熱甚紫黑者;或痘未出時(shí)。
22.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煎,熱服。
23《準(zhǔn)繩·瘍醫(yī)》卷四
23.1方名
消毒飲
23.2組成
木鱉子、大黃、瓜蔞、桃仁、草龍膽。
23.3主治
便毒初發(fā)。
23.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濃煎,露1宿,清晨溫服。
24《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六
24.1方名
消毒飲
24.2組成
歸尾3錢,粉草3錢,熟大黃3錢,黑丑(搗碎)3錢,僵蠶2錢,貝母2錢。
24.3主治
便毒單生腫硬,大作痛者。
24.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用水、酒各1大鐘,煎8分,空腹服。渣煎7分服。
25《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25.1方名
消毒飲
25.2組成
當(dāng)歸3錢,白芷3錢,青皮(炒)3錢,天花粉3錢,貝母3錢,柴胡3錢,僵蠶(炒)3錢,銀花3錢。
25.3主治
吹乳、乳癰,憎寒壯熱頭痛者。
25.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先服人參敗毒12劑,方可服此藥。如無前證,即服本方23劑,或腫不消,宜服托里藥。
25.5制備方法
上銼1劑。
26《片玉心書》卷五
26.1方名
消毒飲
26.2組成
羌活、防風(fēng)、黃芩、連翹(去心格)、桔梗、甘草、人參、川芎、當(dāng)歸、柴胡。
26.3主治
耳旁熱毒赤腫者。
26.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外用敷毒散。
27《痘疾傳心錄》卷十五
27.1方名
消毒飲
27.2組成
防風(fēng)、元參、連翹、牛蒡子、荊芥、桔梗、知母、山梔仁、甘草。
27.3主治
咽喉腫痛,上膈熱甚。
28《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28.1方名
消毒飲
28.2組成
當(dāng)歸、川芎、生地、赤芍、連翹、山梔、黃連、甘草。
28.3主治
熱客心脾,熏逼上焦成口瘡,或疳生走馬,其致齒齦黑爛,腮頰穿破。
28.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9《增補(bǔ)內(nèi)經(jīng)拾遺》卷四
29.1方名
消毒飲
29.2組成
起痔湯去芒消。
29.3主治
痔瘺,四下根裂開。
29.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每日煎水洗3次,上生肌散3次。10日內(nèi)全愈。
30《不知醫(yī)必要》卷一
30.1方名
消毒飲
30.2組成
羌活1錢5分,防風(fēng)1錢,5分,黃芩1錢5分,白芷1錢5分,黃連1錢,射干1錢,玄參1錢5分,甘草1錢。
30.3主治
大頭瘟?xí)r疫,憎寒壯熱,頭面頸項(xiàng)俱腫,目不能開,口干舌燥。
30.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30.5加減
如有痰,加竹瀝,姜汁各半酒杯服;大便熱結(jié)者,加生大黃3錢;小便赤澀,加澤瀉、木通各1錢5分。
31《眼科臨癥筆記》
31.1方名
消毒飲
31.2組成
大黃4錢,黃芩3錢,黃柏3錢,木通3錢,牛蒡子3錢(炒),大貝3錢,銀花1兩,膽草3錢,花粉3錢,甘草1錢,蒲公英5錢,全蝎5個(gè)。
31.3主治
脾經(jīng)濕熱,肝火旺盛,眼胞腫脹堅(jiān)硬,氣輪之上起紅泡,熱淚長(zhǎng)流。
31.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2《杏苑》卷七
32.1方名
消毒飲
32.2組成
大黃看人虛實(shí)酌用,白芷1錢,貝母1錢,牡蠣1錢,瓜蔞仁1錢,當(dāng)歸1錢,甘草4分,金銀花7分,山梔仁7分。
32.3主治
瘡毒堅(jiān)大者;便毒或單生或雙生。
32.4消毒飲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服。
32.5加減
便毒已清有膿。去大黃,加黃耆。
古籍中的消毒飲 《醫(yī)學(xué)入門》:[外集·卷五小兒門]附∶小兒病機(jī) 子、麥門冬、竹葉煎服;水漿不入者,紫雪抱龍丸、消毒飲。如能食便溏者,又當(dāng)清上溫下,不可純用涼藥。多...
《醫(yī)學(xué)正傳》:[卷之八小兒科]痘疹 之患。凡痘瘡初出之際,須看胸前,若稠密,急宜服消毒飲加山楂、黃芩、酒洗紫草。減食者,加人參。凡痘瘡...
《痧疹輯要》:[卷三]論治(下) ,其勢(shì)雖盛,而熱已發(fā)泄,必?zé)o他變,宜大青湯,或消毒飲加玄參、石膏、麥冬、竹葉。若發(fā)熱時(shí)遍身汗出或衄...
《證治準(zhǔn)繩·幼科》:[集之五·心臟部三痘瘡(中)]起發(fā)證治 之。如腫色帶紅紫者,血熱也,用四物湯(失血)合消毒飲(見形)加燒人屎治之。如不潤(rùn)澤而干者,此血弱也...
《麻科活人全書》:[卷之四]咽喉痛第八十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39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敷故散
下一篇:
敷涎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