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葶藶子7兩,椒目3兩,茯苓3兩,吳茱萸2兩。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身面浮腫,或是虛氣,或是風(fēng)冷氣,或是水飲氣,或腫入腹,苦滿急,害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米飲送下,日3次。
摘錄 : 《雞峰》卷十八
目錄1拼音2《*辭典》:椒目 2.1出處2.2拼音名2.3椒目的別名2.4來源2.5性狀2.6炮制2.7性味2.8歸經(jīng)2.9功能主治2.10椒目的用法用量2.11注意2.12附方2.13各家論述2.14椒目的臨床應(yīng)用2.15備注2.16摘錄 附:1用到中藥椒目的方劑2用到中藥椒目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椒目 1拼音 jiāo mù
2《*辭典》:椒目
①陶弘景:"冷。"
②《藥性論》:"味苦辛,有小毒。"
③《唐本草》:"苦,寒,無毒。"
①陶弘景:"去水。"
②《唐本草》:"主水,腹脹滿,利小便。"
③《本草衍義》:"治盜汗。又治水蠱。"
④《本草蒙筌》:"定痰喘。"
⑤《本草備要》:"治脹,定喘,及腎虛耳鳴。"
②治腹?jié)M口舌干燥,此腸間有水氣:防己,椒目、葶藶(熬)、大黃各一兩。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金匱要略》己椒藶黃丸)
③治水泛于肺,肺得水而浮,故喘不得臥:川椒目(沉水者,略炒)為末,每一錢,姜湯調(diào)下。(《赤水玄珠》椒目散)
④治暴宿食留飲不除,腹中為患:椒目二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搗)。以棗膏丸如麻子。服二丸,下,痛止。(《補(bǔ)缺肘后方》)
⑤治腎氣虛,耳中如風(fēng)水鳴,或如打鐘磬之聲,卒暴聾:椒目、巴豆、菖蒲、松脂。以蠟溶為筒子,納耳中,一日一易。(《藥性論》)
⑥治久年眼生黑花不見者:椒目(炒)一兩,蒼術(shù)(炒)二兩。上藥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醋湯送下。(《續(xù)本事方》)
⑦治白帶:椒目末服之。(《金匱鉤玄》)
②朱震亨:"椒目下達(dá),止行滲道,不行谷道,能下水燥濕。世人服椒者,無不被其奉,以其久久則火自水中起,誰能御之?"
③《本草述》:"椒目治喘,似于水氣之喘更為得宜,他如相火上逆之喘,反為禁藥,蓋其補(bǔ)命門之陽,與椒諒無大異也。"
④《長沙藥解》:"椒目,泄水消滿,《金匱》己椒藶黃丸用之治腸間有水氣腹?jié)M者,以其泄水而消脹也。"
用到中藥椒目的方劑 牛黃桂枝丸 ,桂枝12銖(一方6銖),牡蠣12銖(熬,研),椒目12銖(一方海藻24銖,不須椒目),葶藶子半升(...
椒目丸 拼音:jiāomùwán《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椒目丸:處方:椒目45克(微炒去汗)漢防己45克消石...
茯苓椒目丸 fúlíngjiāomùwán處方:葶藶子7兩,椒目3兩,茯苓3兩,吳茱萸2兩。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
治黃神丹 兩,蒼術(shù)(米泔浸)6兩,甘草6兩,川椒(去閉口并椒目)10兩。主治:黃疸。用法用量:每服80丸,以酒...
水銀丹 dān《雞峰》卷十九:組成:水銀1兩,牙消1兩,椒目1兩,苦葶藶1兩。主治:水氣。用法用量:空心或臨...
更多用到中藥椒目的方劑
用到中藥椒目的中成藥 艾曲散 ǔsǎn處方艾曲1升(生),干姜1兩,細(xì)辛1兩,椒目1兩,附子1兩,桂1兩。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利...
強(qiáng)龍益腎膠囊 80697處方:牡蠣1500g龍骨1500g花椒目150g丁香50g黃芪500g陽起石500g鹿茸...
寧嗽丸 四:組成:瓜蔞仁(略炒熟)1兩,花椒1錢5分(去椒目),麥面1鐘(炒熟)。主治:咳嗽。用法用量:不時...
腎炎消腫片 、姜皮129g、大腹皮129g、關(guān)黃柏129g、椒目86g、冬瓜皮129g、益母草129g制法:以上...
四苓散 散,豬苓3錢,茯苓3錢,澤瀉1錢半,生于術(shù)1錢,椒目5分。各家論述:《醫(yī)方考》:濕勝則濡瀉。故濕生于...
更多用到中藥椒目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椒目 《臨證指南醫(yī)案》:[卷三]腫脹 司鼓動營運(yùn)。陰土宜溫。佐以制木治。生于術(shù)茯苓廣皮椒目濃樸益智仁良姜某(六七)左脈弦。脹滿不運(yùn)。便泄不...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二卷果之四]蜀椒 珍曰∶蜀椒肉濃皮皺,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仁,故謂之椒目。他椒子雖光黑,亦不似之。若土椒,則子無光彩矣。...
《雞峰普濟(jì)方》:[卷第十五]消渴水 食凡水氣已經(jīng)利下疾證往來不定附子木香石斛桂黃磁石椒目術(shù)當(dāng)歸鹿茸人參茯苓枳殼訶子上為細(xì)末以豬腎三對生研...
《雜病廣要》:[內(nèi)因類]水氣 。又曰∶腹?jié)M口舌干燥,此腹中有水也,方以防己葶藶椒目大黃丸主之。遂與服三丸,日三,少覺胸腹快。遂與《...
《普濟(jì)方》:[一百九十一水病門]十水(附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46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
下一篇: 茯苓橘皮杏仁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