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十二味,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 : 治黃疸,寒熱嘔吐,渴欲飲冷,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全不食,不得臥。
用法用量 : 用水30O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摘錄 : 《衛(wèi)生寶鑒》卷十四
功能主治 : 黃疸。嘔吐,寒熱,尿澀。
用法用量 : 水2鐘,煎7分,食前服。
摘錄 : 《證治寶鑒》卷十二
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濕熱發(fā)黃,汗黃尿赤,及寒熱嘔吐,而渴欲飲冷水,身目俱黃,小便不利,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水煎服。如飲食不思乃傷食,加砂仁、神曲、麥芽(炒)各3分。
摘錄 : 《壽世保元》卷三
功能主治 : 黃疸。寒熱嘔吐,渴欲飲冷,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全不食,不得臥。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作1服,水2盞,煎至1盞,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摘錄 : 《萬氏家抄方》卷二
功能主治 : 疹后因冷水沐浴,濕留皮膚,愈后發(fā)生痛癢毒瘡,常流濕水成片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治疹全書》卷下
制法 : 上細切,作1服。
功能主治 : 濕郁成黃疸,寒熱嘔吐而渴,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不思飲食,莫能安臥。
用法用量 : 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摘錄 : 《醫(yī)學正傳》卷二引東垣方
功能主治 : 濕熱內(nèi)郁,致成黃疸。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水2鐘,煎1鐘,溫服。
各家論述 : 上證治宜清熱勝濕。是以黃芩、黃連、梔子以清熱,陳皮、青皮、枳實以散郁,豬苓、澤瀉、赤苓利小便以滲濕,茵陳驅(qū)濕熱以退黃疸。
摘錄 : 《杏苑》卷三
功能主治 : 黃疸濕熱,嘔吐而渴,身目俱黃,小便不利,食少而熱。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景岳全書》卷五十七引《活人書》
功能主治 : 小兒食疸。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慈幼心傳》卷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46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茯苓消氣丸
下一篇: 茯苓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