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8味,哎咀。
功能主治 : 治心氣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或獨語不覺,咽痛舌強,冷涎出,善忘恐,走不定,婦人崩中,面色赤。
用法用量 :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錄 :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制法 :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 心汗癥。
用法用量 : 加大棗2個,烏梅1個,浮小麥1撮,水煎,食遠服。
摘錄 : 《回春》卷四
功能主治 : 心氣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或獨語不覺,喉咽痛,舌本強,冷涎出;善忘,恐走不定;婦人崩中,面色赤。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服。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人參、茯苓補手少陰氣分;石英、桂心補手少陰血分;甘草、大棗乃參、苓之匡佐;麥門冬、赤小豆乃英、桂之報使,并開泄心包旺氣,以療喉舌諸疾;石英兼行足厥明,而主婦人崩中,以其能溫經散結也。
摘錄 : 《千金》卷十三
功能主治 : 血虛,肺燥金枯,經來常咳嗽。
用法用量 : 空心服。
摘錄 : 《女科秘要》卷三
功能主治 : 孕婦虛熱。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三
功能主治 : 男子、婦人虛勞發(fā)熱,或五心煩熱,并治吐血、衄血、便血并婦人下血過多致虛熱者。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7片,棗子1個,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服。感冒風寒,頭目昏重,鼻流清涕,加川芎半兩煎服;疝氣初發(fā),必先憎寒壯熱,甚者嘔逆惡心,加木香半兩服之,2日寒熱必退;或陰(疒頹)尚腫,牽引作楚,再于此藥,每服加燈心20莖煎,下青木香。
摘錄 : 《易簡方》
功能主治 : 思慮過多,心神潰亂,煩躁不寐。心氣為邪所傷吐血。
用法用量 : 加竹葉、燈心,水煎服。
摘錄 : 《醫(yī)統》卷七十引《局方》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心虛寒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渴,獨語不覺,咽喉痛,舌本強,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婦人懷孕,惡阻吐嘔,眩暈,四肢怠惰,全不納食。
用法用量 : 每服4大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大棗1個,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 : 《三因》卷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46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茯苓蠲暑飲
下一篇: 茯苓調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