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四味,依次第布在干熨斗內(nèi),用紙蓋覆,慢火煨久,候藥上有黃芽生起便止,傾乳缽內(nèi),閉氣,細(xì)研500-700下,用蒸餅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 傷寒厥逆。
用法用量 : 若傷寒脈候微細(xì),四肢冷逆者,及曾經(jīng)轉(zhuǎn)瀉者,煎艾湯約1盞,先熱吃艾湯一半,細(xì)嚼1丸,以湯下之。須臾汗出便愈,重者2丸必愈。
摘錄 : 《博濟(jì)》卷一
處方 : 硫黃半兩,太陰玄精石半兩,消石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干姜(炮裂,銼)半兩,桂心半兩。
制法 : 上藥取前三味同研,于瓷瓶?jī)?nèi)慢火熔成汁后放冷,重研令細(xì);后三味搗羅為末,與前藥同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陰毒傷寒,心神煩躁、頭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脹,脈沉伏者;或氣虛陽脫,體冷無脈,氣息欲絕,不省人事,及傷寒陰厥,百藥不效。
用法用量 : 破陰丹(《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九)?!度颉繁痉接梅ǎ荷嫌描F銚,先鋪玄精,次下消末各一半,中間鋪硫黃末,又將二石余末蓋上,以小盞合著,熟炭火三斤,燒令得所,勿令煙出,急取瓦盆合著地上,四面灰蓋,勿令煙出,候冷取出研細(xì),入后藥為末,同研勻,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煎艾湯送下,頓服,汗出為度。未退,乃大著艾炷,炙臍下丹田,氣海;更不退,則以蔥餡熨之。
摘錄 : 《圣惠》卷十一
丹
拼 音
dān
部 首?丿
筆 畫?4
五 行?火
繁 體?丹
五 筆?MYD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xì)釋義
1.紅色:~砂(朱砂)︱~桂。
2.中成藥劑型之一。多由數(shù)種礦物類藥物用升華或熔合等方法制成;也有用一般混 合方法制成的。常用以配制丸、散或錠等制劑:補(bǔ)心~。
相關(guān)組詞
丹心
[dān xīn]
赤心;忠心。例?:碧血~。
靈丹妙藥
[líng dān miào yào]
也說靈丹圣藥。迷信者認(rèn)為能治好各種病癥的藥。比喻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辦法。
丹墀
[dān chí]
古代宮殿前的石?階。用紅色涂飾,故名。墀(chí)。
丹田
[dān tián]
1.道家稱人體肚?臍下三寸的地方為丹田。
丹砂
[dān shā]
朱砂。
書丹
[shū dān]
刻碑前用朱筆書寫碑上的文字,泛指書寫碑上的文字。
丹方
[dān fāng]
同“單方”。
丹鳳眼
[dān fèng yǎn]
外眼角向上微翹的眼睛。
丹參
[dān shēn]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25—70厘米,綠色,間有紫色。葉對(duì)生,羽狀復(fù)葉,小葉卵形,邊緣有鋸齒?;ù叫?,淡紫色。根肥大,入中藥。有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臟功能和心肌供血的作用。也用于治療心肌梗死、腦缺氧、腦栓塞、神經(jīng)衰弱等。
陰丹士林
[yīn dān shì lín]
1.一種有機(jī)染料,有多種顏色,最常見的是藍(lán)色。耐洗、耐曬,能染棉、絲、毛等纖維和紡織品。
蔻丹
[kòu dān]
染指甲的油。[英Cutex]
丹觜
[dān zī]
紅色的鳥嘴。觜,同“嘴”。
丹轂
[dān gǔ]
猶丹輪。指華貴的車。
丹殿
[dān diàn]
帝王所居的宮殿。
陰丹
[yīn dān]
1.道士煉出的丹藥。
丹幬
[dān chóu]
紅色的帷幕。
返陰丹
[fǎn yīn dān]
一種藥名,主治傷寒厥逆。
丹掖
[dān yè]
宮殿。
丹鉛手
[dān qiān shǒu]
丹青手。指擅長(zhǎng)繪畫的人。
目錄1拼音2《蘭室秘藏》卷中:回陽丹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回陽丹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準(zhǔn)繩·幼科》卷五:回陽丹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回陽丹的用法用量3.5摘錄 4《圣惠》卷十一:回陽丹 4.1處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回陽丹的用法用量4.5摘錄 5《簡(jiǎn)易方》引桃溪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十):回陽丹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回陽丹的用法用量5.5摘錄 6《魯府禁方》卷二 6.1組成6.2主治6.3回陽丹的用法用量6.4制備方法 7《準(zhǔn)繩·幼科》卷五 7.1組成7.2主治7.3回陽丹的用法用量7.4制備方法 8《古今醫(yī)鑒》卷七 8.1組成8.2主治8.3回陽丹的用法用量8.4制備方法 9《奇方類編》卷下 9.1組成9.2功效9.3回陽丹的用法用量9.4制備方法 10《衛(wèi)生寶鑒》卷十五 10.1組成10.2主治10.3回陽丹的用法用量 附:1古籍中的回陽丹 1拼音 huí yáng dān
2《蘭室秘藏》卷中:回陽丹
3《準(zhǔn)繩·幼科》卷五:回陽丹
4《圣惠》卷十一:回陽丹
5《簡(jiǎn)易方》引桃溪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十):回陽丹
6《魯府禁方》卷二
7《準(zhǔn)繩·幼科》卷五
8《古今醫(yī)鑒》卷七
9《奇方類編》卷下
10《衛(wèi)生寶鑒》卷十五
古籍中的回陽丹 《醫(yī)學(xué)綱目》:[卷之二十二·脾胃部]腹痛 姜附御寒湯之類主之。少腹痛者,厥陰也,正陽散、回陽丹、當(dāng)歸四逆湯之類主之。雜癥而痛者,苦楝湯、酒煮...
《普濟(jì)方》:[卷一百三十五傷寒門]陰毒(附論) 。陰毒。甘草湯。及白術(shù)附子散。正陽散。肉桂散?;仃柕?。返陰丹。天雄散。正原散。退陰散。金液丹。皆可...
《中寒論辯證廣注》:[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局方)大已寒丸方 。附子湯之類主之。小腹痛。厥陰也。重則正陽散?;仃柕ぶ?。輕則當(dāng)歸四逆湯。(理中湯以見前。建中湯。...
《女科證治準(zhǔn)繩》:[卷之一調(diào)經(jīng)門]赤白帶下 各二分)麝香(少許)上為細(xì)末,同前法用制。又方回陽丹全蝎升麻甘松(各二分)草烏頭羌活(各三分)大椒...
《跌打損傷回生集》:[卷一]秘傳要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48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返陰丸
下一篇: 返魂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