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婦人病未平復(fù)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水4升
摘錄 : 《傷寒總病論》卷三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諸虛不足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目錄1拼音2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附子理中湯 2.1處方2.2功能主治2.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2.4摘錄 3《口齒類要》:附子理中湯 3.1處方3.2功能主治3.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3.4摘錄 4《醫(yī)學(xué)傳燈》卷上:附子理中湯 4.1處方4.2功能主治4.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4.4摘錄 5《回春》卷二:附子理中湯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5.5摘錄 6《麻癥集成》卷四:附子理中湯 6.1處方6.2功能主治6.3摘錄 7《良朋匯集》卷二:附子理中湯 7.1處方7.2功能主治7.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7.4摘錄 8《壽世保元》卷三 8.1組成8.2主治8.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8.4制備方法 9《三因》卷二 9.1附子理中湯的別名9.2組成9.3功效9.4主治9.5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9.6制備方法9.7附子理中湯的臨床應(yīng)用9.8各家論述9.9附注 10《不知醫(yī)必要》卷一 10.1組成10.2主治 11《鎬京直指》 11.1組成11.2主治 12《重訂通俗傷寒論》 12.1組成12.2功效12.3主治12.4各家論述 附:1古籍中的附子理中湯 1拼音 fù zǐ lǐ zhōng tāng
2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附子理中湯
3《口齒類要》:附子理中湯
4《醫(yī)學(xué)傳燈》卷上:附子理中湯
有汗
,宜加五味;自利,宜加茯苓,更加丹參。
5《回春》卷二:附子理中湯
6《麻癥集成》卷四:附子理中湯
7《良朋匯集》卷二:附子理中湯
8《壽世保元》卷三
9《三因》卷二
10《不知醫(yī)必要》卷一
11《鎬京直指》
12《重訂通俗傷寒論》
古籍中的附子理中湯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卷之二·諸傷門]傷風(fēng)寒 熱。仲景謂之反發(fā)熱
《張氏醫(yī)通》:[卷七大小府門]痢 用濃樸
《續(xù)名醫(yī)類案》:[卷八]痢 利
,此火衰不能生土,內(nèi)真寒而外假熱也。亟煎服附子理中湯,冰水與服,一劑而痛止,六劑而熱退食進(jìn)。兼服...《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二十]錦囊治療方論 其中寒之阻隔,則郁遏下極之火
,自能上升,大用附子理中湯,加五味子以斂之,二三劑后肚寒足熱俱減六七,...《續(xù)名醫(yī)類案》:[卷一]傷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52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