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四神湯、回毒金銀花湯、四仙飲
處方 : 當歸8錢,綿黃耆5錢(生),金銀花(凈)5錢,甘草(生)3錢。
功能主治 : 腦疽背癰,毒盛焮腫;及虛人肛門發(fā)毒。瘡瘍作痛隱隱,氣虛不能焮發(fā),而色變紫黑者。
用法用量 : 四神湯(《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三)、回毒金銀花湯(《醫(yī)林纂要》卷十)、四仙飲(《成方切用》卷十一)?!冻煞角杏谩窡o酒。在上者,加升麻3分;在下者,加牛膝3錢。
摘錄 : 《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目錄1拼音2概述3《瘍醫(yī)大全》卷三方之四神湯 3.1四神湯的別名3.2組成3.3四神湯的用法用量3.4功能主治 4《仙拈集》卷一方之四神湯 4.1組成4.2功能主治4.3四神湯的用法用量4.4運用 5《普濟方》卷九十一引《衛(wèi)生家寶》方之四神湯 5.1組成5.2制備方法5.3功能主治5.4四神湯的用法用量 6《傳信適用方》卷四方之四神湯 6.1組成6.2制備方法6.3功能主治6.4四神湯的用法用量 7《圣濟總錄》卷十六方之四神湯 7.1組成7.2制備方法7.3功能主治7.4四神湯的用法用量 8《圣濟總錄》卷四十八方之四神湯 8.1組成8.2制備方法8.3功能主治8.4四神湯的用法用量 9《圣濟總錄》卷九十三方之四神湯 9.1組成9.2制備方法9.3功能主治9.4四神湯的用法用量 10《圣濟總錄》卷一八六方之四神湯 10.1四神湯的別名10.2組成10.3制備方法10.4功效主治10.5四神湯的用法用量10.6附注 11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四神湯 1拼音 sì shén tāng
2概述 四神湯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八首。
3《瘍醫(yī)大全》卷三方之四神湯 四神湯為方劑名,出自《瘍醫(yī)大全》卷三方,即《張氏醫(yī)通》卷十五方記載的歸芪飲的別名[1]。
4《仙拈集》卷一方之四神湯
5《普濟方》卷九十一引《衛(wèi)生家寶》方之四神湯
6《傳信適用方》卷四方之四神湯
7《圣濟總錄》卷十六方之四神湯
8《圣濟總錄》卷四十八方之四神湯
9《圣濟總錄》卷九十三方之四神湯
10《圣濟總錄》卷一八六方之四神湯
四神茶?
四神茶,有益氣補虛,清熱解毒的功效。 主治腦疽、背癰、毒盛焮腫、體虛神疲者。體虛之人患 肛門膿腫,久治不愈者。
中文名
四神茶
出處
《張氏醫(yī)通》
組成
當歸黃芪、金銀
用法
每服兌入黃酒一小盅。每日1劑
快速
導(dǎo)航
組成制法按語
出處?
《張氏醫(yī)通》
組成?
當歸24克 , 黃芪、金銀花各15克,甘草9克。
當歸
黃芪
制法?
上藥以清水適量煎沸,置保溫瓶中,泡悶15分鐘,分3~4次溫飲,每服兌入黃酒一小盅。每日1劑。
按語?
聚集在一起的多個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 化膿性感染,或由多個癤融合而成的一種體表瘡瘍,稱為“癰”或“疽”。由于這種局部炎癥浸潤范圍較大,并有多個膿頭,中醫(yī)稱為“有頭疽”;在背部的叫“背疽”。本病多見于年老體弱或某些慢性病(如糖尿?。┗颊?。本方原名“四神湯”,又名“歸芪飲”。以歸、芪益氣補虛;銀花、甘草清熱解毒。體質(zhì)增強、氣血旺盛癰瘡自能痊愈。藥理研究,黃芪能增強網(wǎng)狀 內(nèi)皮細胞的吞噬功能,并有降血糖作用;當歸、銀花對多種化膿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甘草有激素樣作用,能抗炎及 抗變態(tài)反應(yīng);在試管內(nèi)尚有抑菌作用。綜合中西醫(yī)理論,本方組合周密,臨床使用療效亦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61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歸耆湯
下一篇: 歸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