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用清水洗凈,掏出控干后,入夾布袋子內(nèi),于凈砧上取自然汁,澄1宿,去其清水,入石器內(nèi),慢火煎成膏子,取出,入瓷器內(nèi)收貯。
功能主治 : 明目駐顏,行步康健,壯元氣,潤悅肌膚。主
用法用量 : 每服半匙,以溫酒調(diào)下。久服大有所益,如合時天暖,其榨下之汁,更不用經(jīng)宿,其管煎下,2-3載并不損壞。如久遠服,多煎亦無妨。
摘錄 : 《博濟》卷五
制法 : 上以微火煎取5升,去滓,收瓷盒中。
功能主治 : 頻遭重病,虛羸不可平復。
用法用量 : 每取1合,與酒1小盞,合暖,食前溫服。
摘錄 : 《圣惠》卷九十七
制法 : 上相和,入銀鍋內(nèi),以文火煎如稀飴,用瓷器盛,密封蓋。
功能主治 : 大補益,令人充悅,久服延年。主諸風。
用法用量 : 每服半匙,空心時以酒調(diào)服,晚再服。
摘錄 : 《圣惠》卷九十五
制法 : 生取枸杞自然汁,于銀石器內(nèi)熬成膏,入白茯苓末、白沙蜜、黃蠟少許。
功能主治 : 明目。主
用法用量 : 每服1匙,溫酒鹽湯化下。
摘錄 : 《傳信適用方》卷二引蘇連叟方
制法 : 上以清酒6升,煮5沸,出取研之熟,濾取汁,令其子極凈,曬子令干,搗為末,和前汁微火煎,令可丸。
功能主治 : 補虛羸,久服輕身不老。主
用法用量 : 每服2方寸匕,1日2次,加至3匕,酒調(diào)下。亦可丸服,每服50丸。
摘錄 : 《千金》卷十二
制法 : 上先將枸杞根,以水5斗,煎去1斗,去滓澄清,納銅鍋中,煮取汁3升;納地黃汁、鹿髓、棗膏,以慢火煎如稀飴。
功能主治 : 填骨髓,補虛勞,益顏色;久服延年,老者返少,身輕目明。主
用法用量 : 每服半匙,溫酒調(diào)服,1日3次。
摘錄 : 《圣惠》卷九十五
制法 : 上以水大3斛,入枸杞根,煮取5斗汁,去滓,加薯蕷、藕根,煮取1大斗;次以牛膝、茯苓、石斛、杜仲,加水5斗,煮取1大斗;次以茅根,蘆根,入水1斛,煮取1斗,加棗膏,煮令減半,混合3汁,煎令減3分之2;次加地黃煎大2升,麥冬煎大2升;次加蜜大1升;千歲葛汁煎大2升;冬時蘇大2升,稍煎令如飴,稍冷,納漆器,密封。
功能主治 : 補虛羸,除寒熱,益氣力,長肌肉,止腰痛,充五臟,利小便,益精氣,止泄精。久服耳目聰明,陰氣長強,堅筋骨,填腦髓,養(yǎng)神安魄。主五內(nèi)邪氣,熱中消渴,周痹風濕,胸腹游氣,客熱頭痛,內(nèi)傷大勞虛損,頭面游風,風頭眼眩,五癃,腳弱痿,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傷中少氣,陰消腦疼,憂患驚邪恐悸,心下結(jié)痛,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好唾,胸中痰水,水腫,陰下濕癢,小便余瀝,腳下酸痛,不欲踐地,身中不足,四肢沉重,時行嘔噦,折跌絕筋,積聚,五勞七傷,目暗清盲熱赤痛。
用法用量 : 始服如彈子大1丸,1日3次。(一方加生姜汁煎5合)。
摘錄 : 《大清經(jīng)》引賀蘭方(見《醫(yī)心方》卷十三)
制法 : 上以水1石,煮取5斗,去滓,將滓更入釜與水依前煮取5斗,并前為1斛,澄之去淀,釜中煎之,取2斗許,更入小銅鍋子煎,今連連如飴,或器盛重湯煮更好。
功能主治 : 輕身益氣,令人有力;預防癰疽。主虛勞。
用法用量 : 每日早朝服1合半,日再服。初服1合,漸漸加之。
摘錄 : 《千金》卷二十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63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枸杞浸酒
下一篇: 枸杞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