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末。再入乳缽內(nèi),研令極細,用糯米飯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解壅毒,退風熱。主風壅痰熱,心膈煩燥,夜臥不安,譫語狂妄,目赤鼻衄,口燥咽干;中暑。
用法用量 : 每服半丸,食后以新汲水磨下。
摘錄 : 《圣惠》卷三十六
制法 : 上為極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赤白痢,腸風臟毒,酒積下血便血。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或50丸,用新汲水送下。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一一
制法 : 上為細末,熔黃蠟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眼漏、鼻漏、耳漏、牙漏、肘漏、腕漏、乳漏、胸漏、臍漏、大腸漏、小腸漏、臀漏、膝漏、踝漏,或周身,或一處不等及諸瘡年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 每服24丸,槐花煎湯沖黃酒空心送下。藥內(nèi)加白頸蚯蚓、槐花更妙。
注意 : 服藥后忌醋、葷腥、氣惱。
摘錄 : 《回生集》卷下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肺臟氣極,風熱所傷,津液不通。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姜蜜湯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九十二
制法 : 上為末,糯米粥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 暑毒燥悶。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生姜蜜水磨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三十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72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甘醴
下一篇: 甘露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