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枳殼4.5克(麩炒)青皮4.5克 厚樸3克 干姜1.5克 谷芽6克(炒)當歸6克 茯苓6克 白術3克 木香1.5克 白蔻1.8克 橘餅9克(切片)
功能主治 : 溫中健脾,理氣消脹。治大腸脹。腹脹腸鳴而痛,冬日重感于寒,則飧泄不化。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醫(yī)醇剩義》卷四
目錄1拼音2概述3《*辭典》:橘餅 3.1出處3.2拼音名3.3來源3.4性味3.5功能主治3.6附方3.7摘錄 4橘餅的營養(yǎng)價值5橘餅適合的人群6橘餅的食療功效7橘餅的食用建議附:1用到中藥橘餅的方劑2用到中藥橘餅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橘餅 1拼音 jú bǐng
2概述 橘餅為橘肉用蜜釀腌制后,干燥而成,直接食用。色澤黃紅,皮質細緊,果肉結實,甜酸適口,開胃通氣,具有天然橘香味。
3《*辭典》:橘餅
②《隨息居飲食譜》:"甘辛而溫。"
①《經驗廣集》:"治黃疸臌脹,除隔,止消。"
②《食物宜忌》:"下氣寬中,消痰運食。"
③《隨息居飲食譜》:"和中開膈,溫肺散寒。治嗽化痰,醒酒消食。"
②治傷食生冷瓜果,泄瀉不休:橘餅一個(切薄片),放碗內,以沸湯潑,蓋住,泡汁出,飲湯食餅,一餅可作數次服。(《經驗廣集》橘餅湯)
4橘餅的營養(yǎng)價值 橘餅為橘肉用蜜釀腌制后干燥而成,可以直接食用。有健脾和胃,止咳化痰,理氣寬中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咳嗽多痰,胸腹脹悶等癥。
5橘餅適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6橘餅的食療功效 橘餅味甘,性溫;
有健脾和胃,止咳化痰,理氣寬中的功效;
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咳嗽多痰,胸腹脹悶等癥。
7橘餅的食用建議 1. 將橘(約500克)沖洗干凈,在其四周用小刀割縫5~7條;
2. 取2克左右的明礬與600克水混合溶解,將割縫的橘倒入明礬水中浸泡半天;
3. 然后撈入沸水中燙漂5分鐘左右,隨后放入清水中洗凈瀝干;
4. 取150克糖和350克水加熱溶解成糖液,將瀝干水分的橘倒入糖液中浸泡半天;
5. 將糖液濾出加熱,添加200克糖,與橘一起加熱煮沸,待糖液濃度達到滴入水中能夠結成球狀時,即將橘取出;
6. 瀝去糖液,稍冷卻后,用手將橘逐個壓扁;
7. 將100克糖加水少許,加熱溶解后,澆在橘上,澆時要邊澆邊攔,冷卻后即為成品。
用到中藥橘餅的方劑 橘餅茶 拼音:júbǐngchá處方:橘餅1~2個制法:把橘餅1個,切成薄片,放入茶壺內,用剛燒沸的開水沖泡...
顧母理臟湯 當歸6克茯苓6克白術3克木香1.5克白蔻1.8克橘餅9克(切片)功能主治:溫中健脾,理氣消脹。治大腸...
百果酒 2,佛手2個,核桃肉半斤,龍眼肉半斤,蓮肉半斤,橘餅半斤,柏子仁4兩,松子3兩,紅棗20兩,黑糖3斤...
橘餅湯 拼音:júbǐngtāng處方:橘餅。功能主治:除膈止消。主傷食生冷瓜果,泄瀉不休。用法用量:細嚼,...
清燥潤腸湯 ,枳殼1錢(蜜水炒),青皮1錢5分(蜜水炒),金橘餅1枚。主治:大腸受燥熱,臟陰枯搗,腸胃不通,大便...
更多用到中藥橘餅的方劑
用到中藥橘餅的中成藥 艾茱丸 處方艾葉1斤,蒼術4兩,香附子4兩,吳茱萸4兩,橘皮4兩。制法上用米醋5升,慢火煮至醋干為度,曬干...
橘核疝氣丸 茴香(鹽制)50g延胡索(醋制)50g炮姜50g橘核(炒)50g荔枝核(炒)50g附子(制)50g...
橘紅丸 藥典標準。《圣濟總錄》卷一七五之橘紅丸:組成: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胡椒100粒,黑牽牛1...
茴香橘核丸 丸為中成藥,主要成分為小茴香(鹽炒)、八角茴香、橘核(鹽炒)、荔枝核、補骨脂(鹽炒)、肉桂、川楝子...
止咳橘紅顆粒 拼音:zhǐkéjúhóngkēlì英文:止咳橘紅顆粒說明書:藥品名稱:止咳橘紅顆粒藥品漢語拼音:z...
更多用到中藥橘餅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橘餅 《本草綱目拾遺》:[卷七果部上]橘餅 閩中漳泉者佳,名麥芽橘餅,圓徑四、五寸,乃選大福橘蜜糖釀制而成,干之,面上有白霜,故名,肉濃味重,為...
《三家醫(yī)案合刻》:卷二 倦傷中,用建中法極合,當即以此加減。桂枝當歸肉桂橘餅炙草煨姜南棗手足指癢,肝乘脾虛而風動,以脾主四肢...
《王旭高臨證醫(yī)案》:[卷之三]脘腹痛門 去草,加干姜、烏藥、白芍、熟地、紫石英、代赭石、橘餅。淵按∶土虛水盛,用熟地未合。若欲扶土,不去草可...
《王旭高臨證醫(yī)案》:[卷之二]虛勞門 防劇。懷山藥茯苓棗仁川貝黨參五味子扁豆苡仁款冬花橘餅又脈軟數為氣虛,骨蒸心跳為血虛,咳嗽頭眩,面色萎...
《知醫(yī)必辨》:雜論(十一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77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顧步湯
下一篇: 顧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