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柴胡湯
處方 : 柴胡3兩,升麻3兩,黃芩3兩,澤瀉4兩,細辛3兩,枳實3兩,淡竹葉(切)1升,梔子仁3兩,生地黃(切)1升,芒消3兩。
功能主治 : 其人所稟偏陽,壯火食氣,肝熱髓實,勇悍過甚,或熱遺精竅,痛楚不寧。
用法用量 : 柴胡湯(《圣濟總錄》卷五十三)。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髓臟有虛無實,有補無瀉,而此專用發(fā)泄以折強暴之威。升麻、柴胡發(fā)之于上,枳實、芒消泄之于下,黃芩、梔子佐升、柴為開發(fā)之上使,竹葉、澤瀉佐枳、消為分泄之下使,獨取地黃保護真陰以制亢陽,細辛引入中精以通疏泄。
摘錄 : 《醫(yī)心方》卷六引《刪繁方》
中醫(yī)認為柴胡味辛、苦,性微寒, 歸肝、膽、肺經(jīng)。
1、舒肝解郁
柴胡味苦性涼,入肝經(jīng),疏肝解郁的效果非常不錯。
《四聲本草》曰:“主痰滿,胸脅中痞?!薄兜崮媳静荨吩疲骸靶懈谓?jīng)逆結(jié)之氣,止左脅肝氣痙痛,治婦人血熱燒經(jīng),能調(diào)月經(jīng)?!?《藥品化義》則曰:“味微苦,主疏肝?!惫什窈苷{(diào)達肝氣而疏肝解郁??捎弥斡糇C,經(jīng)水不調(diào),熱入血室等證。
2、清泄相火
柴胡苦涼,則能清熱瀉火,入肝膽三焦經(jīng),則能清泄相火。常用于頭痛、眩暈、目昏障翳、耳鳴耳聾等證。
3、祛風除痹
柴胡為風藥,風為百病之長,風去則濕去?!睹t(yī)別錄》載:“除濕痹拘攣?!惫视徐铒L除痹之功效。
若癥見肢體重著,肌膚頑麻,或肢節(jié)疼痛,痛處固定,陰雨則發(fā),此乃風寒濕邪侵襲肢節(jié),經(jīng)絡(luò),而以濕邪為甚的痹證??蛇x用柴胡,祛風勝濕而除痹。
4、苦泄辛散,疏散退熱
服用柴胡還可以治療感冒發(fā)熱,可與甘草同用,即柴胡散。本品尤善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為治少陽證的要藥,用治傷寒邪在少陽,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目眩等癥,常與黃芩、半夏等配伍應用,如小柴胡湯,都是不錯的藥膳方。
1、出現(xiàn)肝陽上亢,肝風內(nèi)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禁止服用柴胡。
2、柴胡合理地搭配一些藥材,可以使藥性更好,但是切記不可與皂莢、女瓜、藜蘆搭配。
3、柴胡的選擇也是很有講究的,如果是大葉柴胡的干燥根莖,表面密生環(huán)節(jié),有毒,不可當做柴胡使用。
1、柴胡厚樸湯
材料:選用柴胡、厚樸各三克、兩克茯苓、兩克橘皮、兩克紫蘇、三克生姜、兩克檳榔。
用法:把最好的這些食材全部洗凈后放入鍋中,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絞去滓,分三次溫服,相隔一小時許服一次。服后微利。
功效:服用本方可以理氣化濕,能夠用于治療滯濕阻,心腹脹滿的病癥,療效顯著。
2、柴胡鱉甲湯
材料:準備柴胡、鱉甲各三十克、四十五克地骨皮、三十克知母。
用法:把上述的藥材全部粗搗篩。每次服用九克,用水150毫升,烏梅半個,青蒿少許,同煎至90毫升,去滓,食后,在睡覺前溫服。
功效:柴胡鱉甲湯可以滋陰補虛,對于出現(xiàn)虛勞夜多盜汗,面色萎黃,四肢無力,不思飲食,咳嗽不止的病癥患者非常適合服用,可以有效改善這些病癥。
3、柴胡補中湯
材料:選用十克柴胡、十克青皮,二十五克黃芪,十五克黨參,白術(shù)、白芍、茯苓、枳實、炒葛根各十五克,三十克淮山藥,五克炙甘草。
用法:把上述藥材加水適量煎煮,連煎2次,取藥汁300毫升。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
功效:本方能夠起到疏肝行氣,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用于輔助治療胃下垂的病癥。
〖方源〗《金匱要略》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組成〗 柴胡 半斤 [12g] 黃芩 三兩 [9g] 芍藥 三兩 [9g] 半夏 半升,洗 [9g]
生姜 五兩,切 [15g] 枳實 四枚,炙 [9g] 大棗 十二枚,擘 [4枚] 大黃 二兩 [6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歌〗 大柴胡湯用大黃,枳實芩夏白芍將,煎加姜棗表兼里,妙法內(nèi)攻并外攘。
〖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鞕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下利,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者。
〖功用〗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
大柴胡湯原方劑量是:柴胡12g,黃芩、芍藥、半夏、枳實各9g,生姜15g,大棗4枚,大黃6g。
主要用于: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
加減化裁:兼黃疸者,可加茵陳、梔子以清熱利濕退黃;脅痛劇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氣活血止痛;膽結(jié)石者,可加金錢草、海金沙、郁金、雞內(nèi)金以化石。
大柴胡湯方義理解
【功效配伍】大柴胡湯和解少陽,通下熱結(jié)。本方是小柴胡湯去人參、炙甘草,加芍藥、枳實、大黃組成。方用柴胡、黃芩和解少陽,清瀉郁火;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嘔;大棗甘緩和中;去小柴胡湯中的人參、炙甘草,以防補中戀邪。
加芍藥斂陰和營止痛,緩心下急迫;加枳實、大黃行氣消痞,瀉下熱結(jié)。諸藥合用,共奏和解少陽、通下陽明熱結(jié)之功。
以上內(nèi)容參考 -大柴胡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395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柴胡半夏湯
下一篇: 柴胡地骨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