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治久風(fēng)邪入肝脾二經(jīng),言語不轉(zhuǎn)。
用法用量 : 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入竹瀝地黃汁各一盞,生姜自然汁半盞,和勻溫服之,日三四。
摘錄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功能主治 : 風(fēng)濕,四肢疼痹,攣急浮腫。
用法用量 : 以水1斗2升,煮麻黃,減1升,納藥煮取3升,分3服。漸汗出,令遍身,以粉粉之。
注意 : 慎風(fēng)冷。
摘錄 : 《千金翼》卷十七
功能主治 : 風(fēng)溫,身重汗出。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服。
摘錄 : 《傷寒全生集》卷四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伏暑吐瀉,陰陽不分。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新汲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三
功能主治 : 水氣。
用法用量 : 分8服。每服以水1升半,煮取強半升,分2次溫服,明日準(zhǔn)此。1劑盡,更作1劑,揆度多少。
注意 : 不得聞燈油煙氣及食鹽。
摘錄 : 《元和紀用經(jīng)》
功能主治 : 小兒感冒風(fēng)濕之氣,失于解表,流注兩足疼痛,至兩膝浮腫,不能屈伸,轉(zhuǎn)成癱瘓。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2片,蔥1根,煎7分,空心熱服?;蛉朕淄濉?/p>
摘錄 : 《活幼心書》卷下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濕氣浮腫。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服。
摘錄 : 《普濟方》卷一九三引《鮑氏時后方》
功能主治 : 風(fēng)溫,脈浮,身重,汗出。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水1盞半,煮取1中盞,去滓,飲訖,仍坐被中,汗出如蟲行,或被臥取汗出。
摘錄 : 《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三
制法 : 上為細末,用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炒黃),研細拌勻。
功能主治 : 小兒中風(fēng),口眼斜,視不能平,語不能正。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水1盞,加生姜3片,薄荷3片,同煎至5分,去滓稍熱,時時與服。
摘錄 : 《衛(wèi)生總微》卷六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久風(fēng),邪入肝脾二經(jīng),言語不傳。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水1盞,以竹瀝、荊瀝、地黃汁各1盞,姜汁半盞為引,和勻用,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4次。
各家論述 : 《本事方釋義》:漢防己氣味辛平,能行下焦,祛風(fēng)利濕,入足太陽;防風(fēng)氣味辛甘溫,入足太陽;桂心氣味辛甘大熱,入足少陰,厥陰;附子氣味咸辛大熱,入手足少陰;威靈仙氣味苦微辛咸平,通利諸經(jīng)絡(luò);麻黃氣味辛溫,入手太陰、足太陽,表散藥中之峻者也。肝脾二經(jīng)之風(fēng)邪久不能去,得群藥之疏利,猶慮留邪,佐以竹瀝、荊瀝之甘寒而滑,生地黃汁之苦寒而潤,生姜汁之辛溫而通,邪豈能留耶?
摘錄 : 《本事》卷一
制法 :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偏風(fēng),半身不隨,口眼斜,不能言語,筋脈拘急,不得轉(zhuǎn)側(cè)。
用法用量 : 每用10錢匕,以水3盞,加生姜10片,煮取2盞,去滓,分溫3服,日2夜1。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九
功能主治 : 嬰孩傷寒喘促,及久年喘急。
用法用量 : 水煎,臨熱入臘茶少許,再沸去滓服。
摘錄 : 《普濟方》卷三六九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風(fēng)濕痹,肌膚不仁,體重。汗出惡風(fēng)。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茵芋散”。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二十
制法 : 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腫滿,不能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六五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通身腫滿,氣喘煩悶。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棗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溫服。以疏利腫消為度。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六五
制法 : 上先將7味為粗末。
功能主治 : 中風(fēng),半身不隨,口面斜,語不得轉(zhuǎn)。
用法用量 : 每用藥12錢匕,以水4盞,煎至2盞,去滓,入竹瀝2合,更煎3沸,分3次溫服,空心、午時、夜深各1服。常服,加獨活1兩半;若手足逆冷,加干姜1兩(炮裂)。若不即除,更服麻黃防風(fēng)湯。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九
功能主治 : 風(fēng)歷節(jié),四肢疼痛如錘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 以苦酒1升,水1斗,煮取3升半,每服8合,日3夜1。當(dāng)覺焦熱,痹忽忽然,慎勿怪也。若不覺,復(fù)令服,以覺乃止。
注意 : 凡用烏頭,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宜慎之。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金匱》防己黃耆湯本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腰下疼重,自汗惡風(fēng),取2味合用,以司開合而祛濕著?!肚Ы稹酚挚贮S耆之助衛(wèi),乃摒去不用;易入烏頭,專開痹著;桂心、茯苓2味,又于防己茯苓湯中采入;加人參者,助防己逐痹之力也。煎用苦酒,取辟惡毒之氣耳。
摘錄 : 《千金》卷八
處方 : 防己1兩,大戟1兩,木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海蛤1兩,犀角屑1兩,胡椒1兩,白術(shù)1兩,葶藶1兩,防風(fēng)(去叉)1兩,木通1兩,桑根白皮1兩,紫蘇1兩,陳橘皮(炙)1兩,牽牛子1兩,訶黎勒(去核)1兩,郁李仁1兩,白檳榔1兩,大黃2兩,麝香少許(湯成下,不用研)。
功能主治 : 膜外氣水病,不限年月深淺,洪腫大端。亦治腳氣,時時沖心。
用法用量 : 防己飲(《圣濟總錄》卷七十九)。同書防已飲中胡椒,作“胡黃連”。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八十引《膜外氣方》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腳氣痹弱。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衣覆出汗。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八十一
功能主治 : 腳氣,通身體滿,小便澀,上氣,不能食,食則脹者。
用法用量 : 上切。以前件藥汁煮取3升,去滓,分為3服,力弱者分為5服,相去6-7里久。微覆當(dāng)大汗,小便利,腫氣消下。冷多,加茱萸4兩;熱多,加玄參4兩。
注意 : 忌酢物。
摘錄 : 《外臺》卷十九引《蘇恭方》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妊娠咳嗽,喘滿短氣。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未效再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六
功能主治 : 腎氣游風(fēng)。
摘錄 : 《醫(yī)門補要》卷中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濕腳氣,小便不利,氣壅煩悶,脅腹連膀胱氣虛脹,上氣喘促,坐臥不得,腳膝腫滿。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功能主治 : 腳氣下焦冷,腫滿胸塞,吐不下食者。兼去溫毒。
用法用量 : 上切。以水9升,煮取3升,分4服,相去8-9里久,中間食少粥。
注意 : 忌羊肉、餳、生蔥。
摘錄 : 方出《外臺》卷十九引《蘇恭方》,名見《普濟方》卷四十三
處方 : 防己3分,桑白皮1兩,紫蘇莖葉1兩,赤茯苓1兩,木香1分。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妊娠脾虛,通身浮腫,心腹脹滿,喘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 防己飲(《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五)、防己散(《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摘錄 : 《婦人良方》卷十五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腳氣風(fēng)毒,冷痹腫滿,胸膈噎塞,嘔逆不下食,兼去濕毒。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服訖良久吃粥,日3次。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結(jié)瘕氣結(jié),腹?jié)M如石,氣急少臥,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七十三
制法 : 上除郁李仁、大麻仁外,為粗末,再同搗勻。
功能主治 : 下氣。主肺積息賁。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加生姜半分(拍碎),以水1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空心、午時各1服。以利為度。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七十一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風(fēng)濕痹,脈浮身重,汗出惡風(fēng)。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大棗2枚(擘破),生姜3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1服,夜臥并2服。服訖用椒蔥湯小浴,繼以生姜酒粥投之。藥后汗出,慎外風(fēng)。皮膚中當(dāng)如蟲行。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二十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皮水。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摘錄 : 《全生指迷方》卷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04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防己檳榔丸
下一篇: 防己膏